来源:人气:649更新:2025-07-29 18:15:58
今年盛夏,我几乎将荔枝当作每日必需品,无论是阅读时、观影时,还是看完电影后,都迫不及待地下单购买。当我在家收到快递时,荔枝也正好送达——这得益于当代的李善德们不再需要用性命冒险,如今我们普通人都能轻松享用新鲜如刚从枝头摘下的仙进奉荔枝。荔枝的甜美不言而喻,《长安的荔枝》这部长篇小说同样令人着迷。不论是被指过度改编的剧版,还是99%还原原著的电影版,两者的制作水准都相当出色,尤其是电影版,自点映以来至7月18日正式上映,累计票房已突破3亿元,每日票房占比超三成,成为暑期档的票房黑马。
荔枝煎是一道以新鲜荔枝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小吃,通常选用荔枝果肉与糖浆混合制成馅料,外裹糯米粉后蒸制而成。其外皮软糯香甜,内里充满荔枝的天然果香,是夏日消暑的经典甜品,尤其在江南地区备受青睐。
荔枝鲜新鲜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在无空运无冷链的古代,这运输任务堪比“碟中谍”般的高难度挑战。为让杨贵妃在寿辰前品尝到新鲜荔枝,李善德毅然踏上从岭南至长安的险途。途中历经艰险、生死一线,他紧悬崖边时仍奋力将荔枝罐罐抛向空中,怒吼“救荔枝”!观众瞬间领悟,这绝非“救荔枝”,而是“救猫咪”——布莱克·斯奈德在《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中提出的三幕结构、15个节拍理论,显然被导演大鹏熟练运用。创作者是否真关注观众,只需一瞥便知。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长安的荔枝》严格遵循创作规律,节奏把控得当。表面为古装权谋题材,实则融合《年会不要停》式的轻喜剧与职场元素,主角团四人(大鹏、白客、庄达菲、王迅)皆有“年会”戏路,让职场人产生强烈共鸣,口碑自然水到渠成。目前电影在淘票票与豆瓣的评分分别为9.5和7.7,印证了其市场认可度。
原著中,荔枝运输仅为线索,真正的高潮在于“荔枝使”李善德怒斥杨国忠的壮举。令人欣慰的是,电影并未削减这一关键情节。而“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经典场景,则被简化为模糊的半张侧脸。这种处理既规避了历史人物被污名化的传统,也凸显了电影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圣人个人喜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对百姓的压榨与漠视。此格局堪称格局宏大,值得为导演加鸡腿。
电影海报中李善德在地图终点处放置的花朵,初以为是白玉兰,细察后竟是鲜红木棉花——实为李善德妻子托他从岭南带回的信物。不禁感慨,优秀男子不仅忠于承诺,更以行动诠释担当,无论对至高权贵还是对烈性妻子。当李善德妻子在木棉花瓣纷飞中笑看结局时,观众终理解:她才是贯穿全剧的真正主角。
原著中李善德夫人的戏份相对隐晦,但电影将其具象化后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魅力。这位敢请人吃耳光的夫人,实为李善德敢言敢行的底气来源。他的冒险不仅是为完成任务,更是为守护这份承诺,而非代家族做决定。相较于原著,《长安的荔枝》电影版在改编中略显保守,但依然保留了关键精神内核。原著中李善德调配驿站、协调官府、研究插枝术、探讨隔热瓮等情节,展现其如现代项目经理般的统筹能力,即便放在今天也令人惊叹“真是人才”。
张若昀饰演的杜甫(这个角色似乎带着几分俏皮)在电影中,尽管融入了原著中的诸多元素与手法,却呈现出一种近乎李善德“灵光一现”的轻率感,削弱了原著中智者在反复试错中运筹帷幄的克制与锐气。当回忆起《嫌疑人X的献生》中石神被囚禁时,仰望天花板上流动的色块思索四色问题的场景,那种在绝境中仍坚守理性的孤傲令人动容。李善德同样具备这般特质,毛姆曾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数学则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当现实困顿时,荔枝转运图便化作拯救的符号。然而电影过度强调底层奋斗者的坚韧,反而弱化了智慧本身的魅力,也模糊了主人公与杨国忠对质时应有的反差张力。
更令人心痛的是,原著中那些催人泪下的片段在改编后失去感染力。固然林邑奴被虎噬的故事虽老套,但真正令读者揪心的,是功成名就时李善德回望来路的空虚:那些曾在他最艰难时刻给予援手的人——峒女阿僮的果园被毁、商人苏谅的积蓄流失——最终反而成为他最深的负累。这些被辜负的至亲在电影中却过早获得宽恕,情感的重量未能充分沉淀。若能在情感浓度与思想深度上再下功夫,或许能让这部改编作品更接近原著的精髓。毕竟马伯庸笔下,那个被发配岭南的主人公最终获得的不仅是生存,更是对善意的肯定:当他与妻女平安度日时,小说家用最温柔的笔触写道——你是个好人,你配活着。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