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295更新:2025-07-29 18:19:42
71岁的陈佩斯正致力于其自编自导并主演的电影《戏台》在全国范围内的巡映。影片主创团队亮相影院时,观众反响热烈,现场座无虚席。前来支持的粉丝群体中,既有中年观众也有年轻群体,年龄跨度覆盖六十年代至二十年代,跨越多个世代。尽管陈佩斯已远离春晚舞台多年,且距离其上一部电影作品已过去32年,但他作为中国喜剧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依然深受观众喜爱。自新世纪以来,他逐渐减少小品创作,转而深耕话剧领域,相继推出《阳台》《戏台》《惊梦》等作品,引发广泛关注。即将于7月25日上映的《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讲述民国初期京城戏班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抉择。面对强权与现实的冲突,戏班班主、戏院经理、京剧名角等角色在“戏比天大”与“活命要紧”之间做出不同选择,命运也因此分道扬镳。2015年话剧首演便获得成功,累计演出超360场,吸引超35万人次观演,并在社交平台获得高度评价。此次将话剧改编为电影,恰逢其十周年纪念,陈佩斯坦言:“剧场难以容纳所有观众,因此选择将其搬上大银幕。”对于年过七旬的导演来说,这既是技艺的延续,也是对现代电影工业的全新挑战。他提到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胶片已转为数字,这或许是我新的起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22日12时,《戏台》在点映期间已实现票房破5000万元(含预售),开局成绩亮眼。然而,在竞品影片密集上映的背景下,影片面临不小竞争压力。面对观众的热情,陈佩斯多次表达感谢,并希望以喜剧形式再次为观众带来欢笑。
陈佩斯与喜剧艺术的渊源始于电影领域,其职业道路深受父亲陈强的影响。1979年,他凭借主演的《瞧这一家子》正式开启演艺生涯,这部影片不仅是他与父亲首次合作的作品,更是文革结束后中国首部喜剧影片。如今,其子陈大愚也投身喜剧创作,父子二人先是在话剧《惊梦》中携手演出,后又共同出现在电影《戏台》中。在影片路演现场,陈佩斯谈及家庭喜剧传承时表示,五十年前父亲拍戏归来时曾立下心愿——希望退休后能开创喜剧之路,为大众带来欢笑。1974年,陈强在拍摄《 海霞》期间深入福建渔村,目睹渔民艰苦生活后萌生了这一想法。
陈氏父子先后合作《父与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等作品,开创了中国首个喜剧电影系列"二子系列"。该系列以市井小人物"二子"为主角,通过父子矛盾构建喜剧情境,采用颠覆传统权威的叙事方式展现独特喜剧魅力。陈佩斯回忆道:"父亲始终手把手教导我,陪我成长,每一步都指引着我,这种传承一直延续至今。"在父亲的陪伴下,陈佩斯不仅在喜剧电影领域崭露头角,更成为上世纪八九年代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明星。
1984年春晚,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的《吃面条》一鸣惊人,成为观众心中难以逾越的经典。节目中陈佩斯演绎的无实物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他歪戴帽子、捧碗吃面的场景至今广为流传。自此,两人成为小品舞台的黄金搭档,共同创作了《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戏台》首映礼上,朱时茂表示:"我从未为你的表演落泪,这是第一次。"他担忧电影票房不佳,甚至提出"每天带着板凳守在影院看戏"的设想。
电影《戏台》由陈佩斯担任导演、编剧及主演,黄渤、姜武、尹正等实力派演员加盟。故事设定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洪大帅攻占北平后强行介入五庆班的《霸王别姬》演出,制造出"项羽不能死"的荒诞指令。陈佩斯饰演的侯喜亭作为戏班班主,在强权压迫下被迫妥协,而黄渤饰演的大嗓儿则意外获得出演机会,尽管唱腔不标准却赢得观众喝彩。尹正与余少群分别饰演的金啸天和凤小桐坚持"戏比天大"的理念,在戏台即将坍塌的危机中仍坚持演出,展现了乱世中艺术精神的坚守。
在影片中,陈大愚饰演的徐明礼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周旋于权贵之间的官场角色。他表示,《戏台》本质上是一则寓言式的作品,其创作初衷并非回避现实,而是深入挖掘生活的复杂性,探索在混沌现实中寻找精神救赎的可能性。剧中“戏台”被赋予象征意义,代表人们内心追求纯粹与秩序的场所,当这一空间遭遇侵扰时,不同人物面对困境时的抉择成为故事核心。陈佩斯指出,电影版结局与话剧版存在差异,故事从金啸天苏醒后产生新的走向——他目睹戏班遭受屈辱后,选择登台完成演出,这种转变使影片在喜剧技巧上实现突破,在多重误会中构建更尖锐的戏剧冲突。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陈佩斯今年主演的《戏台》和《惊梦》在全国多城巡演,票房持续走高且开票即售罄。其中《惊梦》以2024年话剧市场票房冠军的成绩引发关注。作为“戏台三部曲”的组成部分,《戏台》聚焦京剧戏班生态,《惊梦》则依托昆曲艺术,讲述战乱时期戏班为求生存展开的艰难历程。陈佩斯认为《惊梦》更适合作为电影呈现,因其叙事空间更为开阔——故事围绕一座城市展开争夺,这种宏大格局需要更高的制作成本,而演员年龄已71岁,创作团队需谨慎权衡,这绝非易事。
当被问及是否将经典小品改编为电影时,陈佩斯明确回应称“小品不能做”。他解释道,小品的创作结构决定了其体量仅能容纳15分钟时长,强行扩展为电影如同制造一个虚幻的大泡沫,既不现实也不恰当。这种对艺术形式本质的坚持,体现了他对舞台与银幕创作差异的深刻认知。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