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299更新:2025-07-30 18:01:29
由广东优创合影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花拾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抢救性纪录片《中国民居》第三季,经过两年创作周期后正式面世。该片由莫政熹、刘俊生担任导演,将于7月22日在腾讯video率先上线,随后央视、爱奇艺、优酷及B站等平台也将陆续推出。
房子与家,贯穿中国人一生的永恒主题。《中国民居》第三季由莫政熹、刘俊生导演带领摄制团队,跨越山海深入贵州黔东南、青海三江源、广东侨乡江门及中国香港四大地区进行实地记录。延续"知识科普 人文情感"的创作理念,该季节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传统民居蕴含的生存智慧。前两季在网平台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豆瓣评分达8.2分,不仅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更作为开源教材被纳入全国多所中学课堂。今年5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推荐该系列纪录片片段,彰显了传统民居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传播价值。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这部作品通过影像形式引领观众开启寻根溯源的文化之旅。
侗寨建筑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以独特的木结构建筑和精湛的营造技艺闻名。其典型代表包括飞阁流檐式的鼓楼、形似长廊的风雨桥以及干阑式民居,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鼓楼多采用悬空挑梁、榫卯拼接的建筑方式,层层叠叠的飞檐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常作为村寨的公共活动中心;风雨桥则巧妙融合了廊桥与石拱桥的特点,既可遮风避雨,又以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装饰彰显民族风情。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侗族的集体记忆,更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和装饰语言,诠释了"以木为骨,以桥为魂"的建筑哲学,成为中华建筑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据《中国民居》第三季的报道,该纪录片不仅呈现了技艺精湛的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传承千年的黑牦牛帐篷制作工艺,还引入了国际化的建筑遗产保护理念。该系列通过真实无滤镜的叙事方式,揭示传统民居在美好背后的不完美,如传统建造方式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华裔归国寻根的现实困境以及高原游牧生活的艰辛挑战。更重要的是,节目展现了在情怀与现实交织中依然选择坚守、回归的群体,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如何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
在历时六年的深入调研中,摄制团队走访了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与村落,捕捉了丰富多彩的“家”与人生故事:从地坑院的蔡大爷到丹巴大嫂的教育期盼,再到清华学者陈志华对乡土建筑的守护。这些纪实画面不仅呈现了传统村落的兴衰变迁,更引发对建筑遗产保护路径的深层思考,以及关于文化根脉传承的哲学探讨。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自古以来便是移民聚集地,保存着大量宗族祠堂与家谱,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家族记忆。每逢清明时节,众多海外游子踏上回乡之路,沿着祖先的足迹探寻根脉,感受侨乡文化独特的历史回响。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的寻根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遗存中,更流淌在方言俚语、传统节庆与民俗技艺的传承里,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为《中国民居——江门华裔寻根》项目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作为该片的出品方,优创合影始终秉持"精品内容守护文化根脉"的创作理念。在"数字中国"战略指引下,该机构持续深耕传统文化内容制作,致力于通过影像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民居》系列自2024年起首次进入台湾地区市场,其第三季更将于2026年在台湾地区正式播出,以影像为媒介促进两岸文化记忆的深度交流,让承载着历史温度的传统故事,通过真实细腻的呈现触动每位观众的文化共鸣。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