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告急,都在赌这片票房能破10亿! -

来源:人气:668更新:2025-07-27 18:12:18

暑期票房表现令市场担忧!随着7月上半月的过去,国产电影中尚未出现单片票房突破十亿大关的佳作。从6月1日暑期档启动至7月24日,全国电影总票房累计达44.33亿元,较2024年同期少收19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更是差距65.4亿元。然而,《南京照相馆》的上映为低迷的暑期档注入了新活力。据最新数据,该影片在点映及预售阶段已实现超1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申奥导演此前执导的电影《孤注一掷》凭借38.49亿的票房成绩,荣获2023年暑期档冠军。其最新力作《南京照相馆》则以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遗留的历史影像为素材,展现出与常规战争题材截然不同的视角。该片摒弃了传统主旋律影片中常见的概念先行模式,转而聚焦于构建一个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实现了对历史题材的创新突破。

影片以七个普通人的第一视角展开叙事,配合一组组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聚焦于战火纷飞中艰难求生的平民群体。尽管每个人都在本能求生的驱使下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但影片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真实鲜活的生存细节所传递的震撼力量。

该影片并未简单地将苦难作为卖点,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深入展现那段黑暗历史,让观众通过个体命运真实感受到大屠杀的残酷与人性光辉。

聚焦普通个体所展现的真实人性,往往能引发观众最深刻的共鸣。在《南京照相馆》中,无论是核心角色还是次要人物,甚至对立面的日本军官,都以鲜活的个体姿态呈现。导演通过这些在战火中挣扎的平凡生命,展现战争阴影下人性的复杂光谱——男主角邮差阿昌(刘昊然 饰)最初仅寻求在动荡年代保全性命,他借由照相馆学徒身份苟活,却不得不协助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处理胶卷,在压迫与恐惧中逐渐觉醒。

照相馆主金成宗(由王骁饰演)精通照片显影技术,他独自肩负起抚养家人的重担。在经营着一间小小的照相馆时,这位坚守尊严的普通人原本只想在战火中守护家人平安,却因意外冲洗出大量揭露日军暴行的影像证据,被迫卷入那场惨烈的战争。

目睹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滔天暴行,他们亲眼见证了同胞在照片中遭受的非人待遇,最终决定将浸染中国人鲜血的相片底片送往海外,让世界看清侵略者的罪行。林毓秀(高叶 饰)曾是风华正茂的跑龙套艺人,却在战火中失去了原本的生存轨迹,被迫成为为日军表演的歌女。当昔日恋人沦为汉奸,当身边无辜者接连遇难,她说出震撼人心的话语:"我自幼学戏,唱的是穆桂英挂帅、梁红玉击鼓退敌。若我竟成了秦桧的老婆,今日之死恐怕比惨遭屠戮更不堪。"

传统观念中,商女常被视为麻木不仁的象征,但影片却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展现出她们在动荡年代中所蕴含的坚韧与反抗精神。反派角色王广海(王传君 饰)作为汉奸,既是日本侵略者的帮凶,也是被权力操控的傀儡,他以保命为由为日军担任翻译,驱使同胞为虎作伥。然而这个表面圆滑的利己主义者,在关键抉择时刻暴露了内心的挣扎,最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所依附的权力体系终将崩塌,而所有依附于其上的人也难逃厄运。

宋班长(周游 饰)本是逃兵出身,按理应是照相馆里令人憎恶的角色,却率先以旁观者视角质问阿昌,“你这样做就是汉奸!”起初他因牵挂弟弟而隐忍,后为守护同胞甘愿赴死。这些人物并非非黑即白的标签,而是浸染着人性灰度的复杂存在。当一张日本人写的“保命符”在众人手中流转,甚至被撕成两半时,他们也曾为生存争抢、暗中算计。但最终,面对生的抉择,他们该如何在绝望中抉择?手无寸铁,只凭一张张照片,这群小人物以悲壮的姿态展开抗争,用微弱的希望点燃人性的光辉。他们的蜕变轨迹勾勒出独特的人物弧光,让观众深切体会到在极端环境下,人类内心的挣扎与坚韧。

照片本应承载美好记忆,却在1937年日军攻陷金陵后,成为侵略者彰显武力的媒介。彼时,日本军方通过拍摄"慰安照"试图粉饰其暴行,而城中照相馆里,中国民众冲洗出的屠杀现场底片,则化作控诉战争罪恶的铁证。令人发指的日本摄影师伊藤,表面上以友好的姿态与中国人周旋,甚至为街头流浪狗投喂食物,实则用镜头记录下无数无辜生命的惨状,其伪善面具下暴露出对人性的漠视与践踏。

在电影场景中,伊藤举起相机的画面往往与日本军官开枪的瞬间交织呈现。相机与枪作为权力的双重象征,前者通过影像重塑历史叙事,后者以暴力决定生死存亡。伊藤的影像记录行为,实则成为扭曲历史真相的隐喻性暴力。

一张张真实的照片,成为历史的无声见证。它们既能被侵略者篡改利用以扭曲事实,也能被正义之士妥善保存以还原真相。每张底片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姓名,一个具体的人,更是一段罄竹难书的罪行。当伊藤凝视那些被替换后的影像,中国人的面容从朦胧渐次清晰,这种通过影像重构记忆的过程,与《波斯语课》中德国军官背诵数千犹太人姓名的场景形成微妙呼应。影片正是借助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罪证,最终回归真相的影像叙事,直面历史的复杂性与沉重感。

照片作为贯穿全片的小人物命运交汇点,既将他们引入险境,也促使众人凝聚成共同力量。金老板在暗房中传授阿昌冲洗技艺,宋班长为保护影像不惜殊死一搏,最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有人齐聚照相馆的背景墙前拍摄"全家福"。当他们凝视背景中壮丽的山河画卷,不禁热泪盈眶。这些平凡角色内心的斗争意志,在生死考验中逐渐凝聚成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

电影《吉祥照相馆》以南京标志性建筑贡院街为背景,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符号。申奥导演曾表示:"这条街见证了南京人人生的重要节点——从求学毕业到婚姻诞生,从为人父母到职业启程,每个时刻都曾在此凝固成影像。"相馆里定格的不仅是平凡人的生活光影,更凝结着那个动荡年代中国人对安稳与温情的深切渴望。而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烟火,正是彼时南京百姓在战火硝烟中最为珍视的生存图景。铭记历史的意义不在于仇恨延续,而在于以史为鉴,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尊严。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在历史题材与人性刻画层面,《南京照相馆》与《八佰》呈现出令人玩味的关联。这两部作品虽以不同视角切入抗战时期的历史现场,却在叙事结构与人物命运上形成巧妙的交集,仿佛通过时空折叠的方式,让观众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光芒。

《八佰》与其他暑期档抗战题材影片同样聚焦于小人物视角,但其独特的“隔岸观火”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现场直播体验。通过微观视角切入,影片将残酷的战争现实与人物命运交织,形成强烈的沉浸感。

苏州河两岸呈现鲜明对比,一侧是繁华都市的歌舞升平,另一侧却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与鲜血。观众不仅目睹了四行仓库守卫者们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更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社会各阶层在战火中展现的人性复杂。而《南京照相馆》以静态影像还原历史瞬间,通过一组组真实的照片,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画面凝固成永恒的血色记忆。

两部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均突破传统英雄叙事框架,聚焦平凡个体的命运。《八佰》中的士兵群体并非皆为无懈可击的战士,他们在战火中逐渐唤醒民族精神,最终蜕变为誓死捍卫家园的战士。《南京照相馆》里普通市民在极端压迫下,经历从怯懦躲避到挺身而出的精神转变,展现出人性在绝境中的升华。这种对小人物心理蜕变的深刻描绘,使两部作品在现实层面也形成独特的精神共鸣。

2020年盛夏,新冠疫情导致全国影院暂停营业长达半年,市场陷入低迷。在这一背景下,国产电影《八佰》于8月21日在全国影院上座率仍受限在50%的情况下上映。冯小刚导演曾表示:"若该片能实现20亿至30亿票房,不仅将成为中国电影的骄傲,更能激励全球电影人。"影片最终以31.1亿票房成绩圆满达成目标,不仅摘得年度票房桂冠,更贡献了暑期档总票房36.16亿中的八成以上。时光流转至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暑期档再度面临需要强片提振市场的关键节点。新作《南京照相馆》的上映恰逢其时,在提前点映的两周内便收获了业界一致好评。

《南京照相馆》是否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八佰》?从创作层面看,它注定与《八佰》不同,因其独有的历史叙事与艺术表达,是今年夏季独一无二的存在。但从市场期待而言,主创团队对影片寄予厚望。若其口碑热度能持续发酵,或有望如《八佰》般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重逆袭,进而成为拯救暑期档的救世之作,创造新的观影奇迹。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