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告急,都在赌这片票房能破10亿! -

来源:人气:737更新:2025-07-28 12:50:05

暑期档票房表现持续承 Press!随着7月已过半,目前尚未有国产影片突破10亿票房大关。数据显示,自6月1日暑期档启动至7月24日,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到44.33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差距达19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更是减少65.4亿元。然而,《南京照相馆》的上映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该片在点映及预售阶段已实现1亿元票房成绩,成为当下暑期档的一抹亮色。

申奥导演此前执导的《孤注一掷》凭借38.49亿票房成绩,成功摘得2023年暑期档冠军桂冠。而他即将推出的全新作品《南京照相馆》则聚焦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留下的真实罪证影像,这一题材突破了传统历史战争片的创作框架。影片通过回归现实主义叙事,以细腻真实的故事呈现为切入点,实现了主旋律作品与市场规律的有机统一,被业界视为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影片以七位普通平民的视角展开,辅以一组组珍贵的历史影像,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娓娓道来。这些人物并非毫无瑕疵,他们面对绝境时展现出的本能反应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但更令人动容的是其鲜活的生命力与触手可及的生存细节,在影像与故事的交织中构筑出震撼人心的战争图景。

该影片并未过分渲染苦难,而是以普通民众的视角深入挖掘并真切体悟那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展现出对人类悲剧的独特人文关怀。

平凡个体的生存挣扎与人性光辉往往最能触动观众内心。在《南京照相馆》中,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人物,甚至对立面的日本军官,都被赋予了立体的群像特征。导演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战争中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精神蜕变:邮差阿昌(刘昊然 饰)最初只为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以学徒身份伪装身份逃避战火。在被迫为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处理胶卷的过程中,他逐渐在压迫与挣扎中觉醒,最终迸发出深藏的民族气节。

照相馆经营者金承宗(王骁 饰)凭借精湛的洗相技艺支撑起整个家庭。他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坚守体面,却不幸陷入残酷的战争漩涡。面对日军的暴行,一家人本只想苟且存活,却因意外冲洗出大量揭露屠杀真相的影像证据,命运由此发生巨变。

在南京大屠杀的黑暗背景下,林毓秀(高叶 饰)目睹了同胞在照片中遭受的暴行,最终将浸染鲜血的相片底片作为证物传递给世界。这位曾以时尚装扮活跃于舞台的跑龙套演员,在动荡时代被迫屈身于日军的娱乐体系,成为被迫为侵略者献歌的歌女。当昔日恋人堕为汉奸,当无辜百姓在眼前接连罹难,她发出悲愤控诉:"我从小学戏,演绎的是穆桂英、梁红玉的忠勇。若我竟沦为秦桧的宠妾,恐怕远比此刻更凄惨。"

常有人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但在这部影片中,卖艺的女子却展现了非凡的坚韧与反抗精神。汉奸王广海(王传君 饰)作为日本殖民者的工具,表面为日军翻译、驱使同胞,实则内心充满矛盾。这位打着自保旗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最终在人性与生存的挣扎中觉醒,意识到自己的背叛换来的不仅是尊严的丧失,更是对所有人的伤害。

宋班长(周遊 饰)原本是叛逃者,按理應是相館中最令人憎惡的存在。然而他卻率先以旁觀者身份喚醒阿昌,怒吼「你這樣做就是漢奸!」。從最初的怯懦到後來的無畏,他的轉變源於對弟弟的思念,最終因肩負同胞命運而選擇抗爭。這些角色並非非黑即 white 的立場,而是在生死危機中展現出濃厚的人性灰度。起初,他們彼此算計争夺,連日軍寫的「保命符」都被撕成碎片。但當生存希望成為爭議焦點時,他們該將這微弱的機會讓給誰?僅憑手中照片與無 weapons 的弱小身軀,如何在壓迫中尋求出路?這群小人物的蛻變軌跡,勾勒出人性在絕境中既矛盾又堅韌的真實面貌。

照片作为历史的见证与血色印记,在日军攻陷南京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侵略者以"亲善"为名拍摄的影像,试图掩盖其暴行;而城中照相馆里百姓洗印的屠杀现场底片,却成为揭露战争罪恶的铁证。其中日军摄影师伊藤的伪善面孔令人印象深刻,他一方面装作与中国人友好相处,甚至喂食路边流浪狗,另一方面却对平民生命漠然置之,暴露出侵略者虚伪的双重人格。

在电影画面中,伊藤举起相机与日本军官开枪的场景往往同步呈现。二者皆承载着权力的隐喻:影像能够重塑历史记忆、操控舆论走向,而武器则直接剥夺生命。伊藤的记录行为,其本质却构成了对历史真实性的遮蔽。

一张张真实的照片,化作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既能被侵略者篡改利用以扭曲事实,也能被正义之士珍藏保存以还原真相。每张照片背后都镌刻着一个人的名字,一个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份难以抹去的罪证。伊藤凝视着被调包后的底片,那些中国人的面容在光影中逐渐清晰,与《波斯语课》中德国军官背诵数千犹太人姓名的桥段形成微妙呼应。这种从最初的愉悦记录,到被剥夺的残酷工具,最终升华为揭开真相的利器的转变,正是影片通过影像直击历史本质的核心所在。

照片作为贯穿全片的小人物命运纽带,将他们卷入危险与团结的双重境遇。金老板在暗房中教导阿昌冲洗照片,而宋班长则为守护这些珍贵影像不惜生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众人齐聚照相馆拍摄合影,面对背景墙上的中国大好河山,不禁热泪盈眶。小人物内心的抗争意识在一次次生死交集中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位于南京贡院街的吉祥照相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导演申奥曾感慨道:"这条街承载着南京人一生的轨迹——毕业、婚嫁、生育、就职,每个重要时刻都有相机定格的瞬间。"老式相机捕捉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片段,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美好未来的希冀。而今日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生活,正是当年在战火中求存的南京民众最珍视的日常。铭记历史的意义不在于延续仇恨,而在于让后人汲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南京大屠杀的伤痛如同刻在民族基因中的印记,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在历史题材与影像叙事的交汇点上,《南京照相馆》与《八佰》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小万指出,这两部作品不仅在主题深度上相互映照,更在艺术表达层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共性。《八佰》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蓝本,通过微观视角展现民族抗战的悲壮史诗;而《南京照相馆》则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影像记录为切入点,揭示历史记忆的建构与传承。两部影片都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在细节刻画中传递宏大历史命题,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洪流,形成对历史创伤的双重叩问。

与同期在暑期档上映的其他抗战题材影片相比,《八佰》以小人物视角切入,生动呈现战争的残酷现实。该片采用“隔岸观火”的叙事手法,为观众构建出如临战场现场的沉浸式体验,将历史瞬间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视觉盛宴。

苏州河两岸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一侧是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纸醉金迷,另一侧却弥漫着战争硝烟与血肉横飞的惨状。观众不仅目睹了四行仓库里普通士兵们誓死抵抗的悲壮场景,更透过历史的棱镜折射出社会各阶层在战火中展现的人性光谱。《南京照相馆》以静态影像捕捉历史瞬间,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景永久凝固在胶片之上,用镜头语言构建起跨越时空的证言。

在人物塑造层面,两部影片均突破传统英雄叙事框架,转而聚焦于平凡个体的真实命运。《八佰》中八百壮士的群像刻画尤为深刻,他们从最初的逃兵与怯懦者,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逐渐觉醒,最终蜕变为誓死守卫家园的铁血战士。而《南京照相馆》则通过普通市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展现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演变——从最初的恐慌逃避,到后来的隐忍抗争,最终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勇气。这种对小人物命运的细腻描摹,使两部作品在历史叙事与人性探讨上形成独特的互文关系。

2020年夏秋之交,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影院停业长达半年后,市场亟需一部能够提振信心的国产影片。当年8月21日,《八佰》在上座率仍受限制的环境下上映,冯小刚导演曾表示:"全球影院行业都面临严峻挑战,若该片能突破20亿甚至30亿票房,不仅将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更能鼓舞世界电影界。"影片最终以31.1亿票房圆满实现这一目标,不仅登顶2020年度票房冠军,更占据暑期档(总票房36.16亿)8成以上份额。2025年暑期档再度面临市场提振需求,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的推出完美契合这一历史时刻。该片在提前点映的两周内已收获广泛好评,为年度票房冲刺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京照相馆》能否成为今年暑期档的现象级作品?就创作层面而言,它与《八佰》并非同类作品,而是今年夏天独有的影像表达。但就市场定位而言,小万团队则寄望于其能够实现类似票房突破。若影片能维持口碑与热度的双重加持,或许将实现逆袭,推动暑期档电影市场回暖,并缔造新的票房纪录。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