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新生》开播即火,探索“短剧 非遗”题材新边界 -

来源:人气:47更新:2025-07-28 18:05:56

上线八个月以来,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持续推出多部高质量短剧作品。近日,该平台携手央视频推出首部古画修复题材作品《墨韵新生》,以民间修复师吴墨林与宫廷文官刘定之的矛盾交织与协同合作为主线,展现古画修复领域鲜为人知的技艺传承。该剧通过两位主角组成的"民间匠人 耿直文官"特殊搭档,演绎修复技艺的较量与守护国宝的动人故事。

《墨韵新生》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李屹东创作的同名小说,聚焦古画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守护。作为红果短剧“果燃计划”重点打造的文旅非遗题材短剧,作品通过拓影、古画修复等传统技艺的生动呈现,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具有沉浸感的视听体验。该剧不仅位列“果燃计划”首批上线片单,更成为该计划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持续输出的精品力作。在8个月的时间内,红果短剧已累计上线60余部作品,播放量突破50亿次,持续探索多元化内容创作与创新传播路径。近日在《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上,该剧荣获“总台年度期待微短剧上新”专项推介,标志着其在非遗文化传播领域的突出价值。

短剧《墨韵新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核心,改编自同名原著小说《纸上烟云》,凭借精湛的叙事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斩获豆瓣7.9分、番茄小说9.2分的高分评价。作为一部25万字的文学作品,原著深入探讨了书画修复与艺术鉴赏的奥秘,短剧在保留这些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双线叙事结构,以吴墨林与刘定之两位主角的视角重新演绎故事。

刘定之师承北派古画修复宗师,吴墨林则追随南派大师。两人曾因理念分歧互不相认同,却因共同寻宝任务被迫联手。在南下探秘的旅途中,吴墨林、刘定之与侍卫李双双组成特殊搭档,彼此扶持中逐渐建立起深厚羁绊。历经重重考验,三人最终在鸡冠洞揭开唐伯虎遗留的千古之谜。短剧《墨韵新生》将文物修复技艺融入历史脉络,通过扣人心弦的冒险历程展现悬疑色彩,尤其在遭遇八爷党刺客围困、洞中危机四伏的情节中,吴墨林舍身救伙伴的壮举令观众屏息凝神。剧中人物从敌视到默契的情感蜕变,更凸显了文化守护者跨越身份差异的精神共鸣。相比原著小说《纸上烟云》对古画谜题的深度剖析,短剧以更具张力的叙事方式呈现文物修复,通过人物命运交织赋予文化传承鲜活的历史质感。

通过组建专业电影制作团队,红果短剧正致力于打造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深度的精品短剧内容。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平台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99亿大关,今年上半年更诞生20部单部播放量超10亿的优质作品,从内容质量到用户数据等多维度持续突破行业天花板。以《墨韵新生》为典范,该片由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刘天池担任监制(首次跨界短剧领域),导演张恒曾参与电影《热带往事》摄影指导工作,编剧伍子豪则创作过网剧《名侦探狄仁杰》。在呈现古画修复场景时,张恒通过精准的场面调度,将毫米级修复动作转化为富有张力的视觉语言——当马蹄刀在锥子上提取纤维、吴墨林用水汽软化画表、面团吸附污渍产生物理变化等细节,均以电影级影像技术进行极致展现。张恒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电影化的视觉表达,让古画修复过程在镜头前自然呈现艺术生命力。"在叙事创新方面,《墨韵新生》采用年轻态故事架构,将轻喜剧元素与悬疑探宝情节融合,有效弥合历史题材与现代观众之间的时空距离。当角色引发观众会心一笑,谜题设置令观众屏息凝神时,传统文化智慧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价值传递。对于传统修复技艺,该剧特别邀请小说作者李屹东担任技术指导,系统还原古画修复全流程,其中最具挑战性的"火烧法"——通过湿纸包裹铅粉污渍、白酒助燃使其还原成白色,既去除表层污渍又修复画作,成为展现传统工艺精髓的重要段落。

值得关注的是剧中演员的表演呈现。随着短剧形式的兴起,新生代演员获得了更多实践平台。身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刘天池在《墨韵新生》创作中展现出卓越的指导能力,从剧本核心的深度打磨到演员演绎的精准把控均具有专业水准。谈及此次跨界尝试短剧,刘天池指出,技术进步推动了艺术欣赏载体的演变,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改变,故事本身与角色塑造的生动性始终是观众情感共鸣的核心要素。她强调:'缺乏有血有肉的角色,即便故事形式长短不一,也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同与情感满足。'

红果精品短剧通过“果燃计划”拓展内容边界,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方向迈进。面对行业难题,该计划不仅深化与文旅、非遗的融合,更致力于打造更具市场活力、内容多元的短剧生态。据红果短剧负责人魏钦涛介绍,通过资金扶持与流量赋能,短剧创作正探索新技术、新场景下的文化表达方式。国家广电总局于今年1月4日发布的《关于实施“微短剧 ”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创作具有思想深度、艺术价值和制作水准的非遗题材作品。1月11日启动的“微短剧里看非遗”计划,则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介的重要桥梁。在“果燃计划2.0”中,红果短剧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台等机构,推出《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神兽河行纪》《梦笔不能停》等多部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同时布局“短剧 ”模式,涵盖现实主义、科幻悬疑等多样化内容。7月公布的21部作品片单,将在下半年陆续上线,其中《怒刺》呈现抗战家国情怀,《山河回响》以双时空叙事致敬红色电波,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由雨果奖提名作家王晋康监制,聚焦月球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姐姐的三条簪》讲述闽南女子抗倭传奇,而《志明与春娇》等经典IP则通过创新改编焕发新生。红果短剧持续深化精品化战略,以多元内容探索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