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新生》开播即火,探索“短剧 非遗”题材新边界 -

来源:人气:546更新:2025-07-29 12:40:09

红果短剧旗下的“果燃计划”自上线以来已历时八个月,期间不断涌现优质短剧作品。近日,由红果短剧与央视频携手打造的《墨韵新生》正式开播,这是国内首部以古画修复为题材的短剧。作品通过展现吴墨林这位民间修复师与刘定之这位宫廷文官之间的理念冲突与协作,呈现了技艺较量与文物保护的双重主线。两位主角以“民间匠人与耿直文官”的特殊组合形式,共同演绎守护国宝的精彩故事。

《墨韵新生》作为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的重要作品,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李屹东创作的同名小说,聚焦古画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守护历程。该剧通过短剧形式深入挖掘文旅非遗题材,生动呈现拓印、古画修复等传统工艺,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视听体验。在近日举行的《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中,《墨韵新生》荣获“总台年度期待微短剧上新”推介,标志着其在非遗传承传播领域的创新价值得到认可。自去年12月“果燃计划”启动以来,该计划已扶持推出60余部精品短剧,累计播放量突破50亿次,持续探索多元化内容创作与文化内涵表达的新路径。

短剧《墨韵新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核心,改编自同名原著小说《纸上烟云》。该作品在豆瓣获得7.9分评价,番茄小说则以9.2分展现其独特魅力。作为一部25万字的佳作,原著深入剖析了书画修复与艺术鉴赏的精髓,短剧在延续传统文化底蕴与悬疑叙事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的分镜架构对故事进行了深度重构。

剧情以清康熙晚期至雍正初年为历史背景,围绕书画修复师吴墨林与文官刘定之展开。吴墨林本是因技艺出众而被康熙帝从死牢中赦免的囚徒,却在完成康熙御用古画修复后遭遇帝王驾崩,再度陷入囹圄。雍正帝登基后,因涉及圣旨真实性疑案,征召二人承担修复重任。在成功完成修复工作后,二人又受命破解一幅暗藏国家机密的古画,最终判定其指向杭州西湖,由此开启寻找宝藏的新篇章。

刘定之师承北派古画修复大师,而吴墨林则深造于南派门下。两人初时互不买账,却因共同寻宝目标被迫联手,组成由吴墨林、刘定之与侍卫李双双组成的探险小队。在南下寻宝的旅途中,三人从最初的针锋相对逐渐建立起深厚默契,携手克服重重险阻后成功抵达鸡冠洞,揭开唐伯虎遗留的珍贵藏品之谜。剧集《墨韵新生》巧妙将文物修复技艺融入历史语境,通过悬疑叙事展现文化传承的艰辛历程。在寻找真迹的过程中,三人不仅遭遇八爷党派出的暗杀危机,更经历了从敌视到信赖的情感蜕变——尽管身份地位悬殊,但他们在守护文化瑰宝的信念上产生共鸣。相比原著小说《纸上烟云》对古画谜题的深度剖析,短剧以更具戏剧性的方式呈现文物修复过程,通过人物命运的交织让历史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精品短剧已成为行业内的共同发展方向。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红果短剧的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99亿大关,2023年上半年更是诞生了20部播放量超10亿的佳作。从内容质量到用户数据,红果短剧作为头部平台持续刷新行业纪录。以《墨韵新生》为代表作,该剧通过组建专业电影制作团队,开创性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叙事,其中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刘天池首次跨界担任监制,导演张恒凭借电影《热带往事》摄影指导经验主导视觉呈现,编剧伍子豪则以网剧《名侦探狄仁杰》的创作背景为作品注入文化内涵。

在《墨韵新生》的拍摄中,张恒运用电影级场面调度技巧,通过微观镜头展现古画修复的工艺细节。当马蹄刀在毫米级锥子上提取纤细纤维、吴墨林以呼吸水汽软化骨化表层、面团吸附画心污渍产生物理变化等场景,均以高精度影像技术强化视觉表现。张恒表示:"我们致力于用电影级的叙事语言,让古画修复过程在银幕上焕发生命力。"作品在叙事结构上创新性地采用轻喜剧形式搭配悬疑探宝情节,通过年轻态表达消解历史题材与当代观众的时空隔阂。

对于传统修复技艺,《墨韵新生》特别邀请小说作者李屹东担任技术顾问,完整呈现古画修复的多重工艺。其中还原了历史上处理返铅污渍的"火烧法"——用湿纸包裹铅粉变黑区域,注入白酒后实施点火,使铅粉恢复白色并清除污渍。这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影视技术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成功让观众在轻松观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值得关注的是剧中演员的表演呈现。短剧领域的兴起为年轻演员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作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刘天池凭借扎实的表演指导经验,在《墨韵新生》的创作中实现了从剧本深度打磨到演员演绎的全方位掌控。谈及此次跨界参与短剧制作,刘天池指出:科技革新虽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载体,但核心的审美逻辑始终未变。无论故事篇幅长短,角色必须具备真实的情感厚度与人性温度,唯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才能让作品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跨越媒介始终不变的艺术准则。

红果精品短剧通过“果燃计划”推动微短剧精品化进程,突破传统内容边界。据红果短剧负责人魏钦涛介绍,当前行业仍面临内容质量提升的挑战,该计划从资金扶持、流量运营到制作全流程提供系统支持。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1月4日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 ”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要求创作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非遗题材作品,1月11日“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短剧正以青春语态创新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结合,借助新技术激活非遗生命力。在“果燃计划2.0”升级后,红果短剧与北京广播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台等机构深度合作,推出《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神兽河行纪》《梦笔不能停》等聚焦传统文化的精品剧集。7月公布的“果燃计划”片单包含21部作品,涵盖现实主义、科幻悬疑等多元题材,既有《怒刺》展现抗战家国情怀,也有《山河回响》致敬红色电波,科幻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由雨果奖提名作家王晋康监制,更有《姐姐的三条簪》演绎闽南抗倭传奇及《志明与春娇》等经典IP焕新呈现。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