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用谣言毁掉成龙大哥?对不起,有我在,他们别想!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14更新:2025-09-05 00:45:42

近日,成龙主演的新作《传说》引发热议。该片定于7月12日在全国上映,而早在7月5日便已开启点映活动。这一安排本应让期待已久的观众提前感受影片魅力,却因某些意外情况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首先,成龙凭借其无可匹敌的票房吸引力,有望为当前相对平淡的暑期档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其次,观众期待能在影院再度观赏到高质量的动作题材影片,而《传说》作为《神话》的续集,正为这一期待提供契机。二十年后,观众对《神话》的怀念,也将通过这部续作找到新的寄托。据悉,在点映期间,《传说》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显示出其不俗的市场潜力。

有人认为打戏场面极具观赏性,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绪释放,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精彩元素。

有人评价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不少观众已主动预订二刷票,然而近日却出现一条令人咋舌的不实言论,正疯狂攻击尚未上映的电影《传说》。这种"未映先黑"的现象在影视行业早已司空见惯,但采用如此荒谬手段抹黑即将上映影片的情况,却实属罕见。

令人咋舌的票房数据曝光:一部耗资3.6亿元的影片首日预售仅509元,创下年度最惨电影记录。

这则以《传说》为题的“震惊体”文章,看似严谨实则充满漏洞。文中不仅披露了影片的拍摄周期与投资规模,还以第三方票房数据为依据,声称6月19日首映当日票房仅509元,进而断言该片是年度最惨电影,成龙的票房号召力衰退导致其成为暑期档陪衬。然而,细究其逻辑存在明显矛盾:6月19日影片尚未开放预售,所谓的票房数据实为片方在影厅举办的媒体发布会或内部试映所产生的“场次票房”。此类数据在业内普遍存在,例如正在热映的《云边有个小卖部》便曾出现预售期票房归零的情况。更令人担忧的是,造谣者刻意利用这一漏洞,通过矩阵式传播制造舆论风暴,而片方因辟谣成本高昂,难以为继,客观上助长了“黑公关产业链”的发展。从6月19日起,各种变体谣言在社交媒体蔓延,甚至同一账号连续发布相似内容以维持热度,部分境外IP更借此带节奏。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攻击恰恰发生在影片点映阶段,与所谓“首映票房”毫无关联。

然而部分观众似乎容易受谣言影响,导致评论区已出现针对《传说》及成龙的质疑声音,令人心烦意乱。实际上,在影片上映前便断言其为年度最差之作,显然为时过早。毫不夸张地说,此类断言者或是缺乏专业判断,或是蓄意炒作,难以避免。《传说》凭借巨额投资、豪华阵容、众星云集以及丰富看点,堪称暑期档乃至2024全年极具竞争力的作品之一。

为拍摄《传说》,成龙倾注了大量心血,该片被普遍视为其过去七年最具代表性和突破性的动作佳作。作为一部真正实现时空穿越的功夫巨制,影片突破了传统动作片依赖绿幕合成的局限,全部采用实景拍摄与实战特效。这种坚持实景拍摄、追求真实打斗的创作理念,完美延续了成龙在动作电影领域一贯坚持的硬核风格。

影片中的古代冷兵器格斗场面逼真而凌厉,汉军与草原民族在激烈的对战中尽展绝技,密集的打斗场面和恢弘的战争场景令人热血沸腾。现代战斗则延续了成龙标志性的动作设计风格,尤其冰窟内的对决堪称全片亮点,既展现了成龙昔日的动作风采,又让观众仿佛重回其黄金岁月。尽管成龙已年过半百,但片中动作戏份依旧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活力,新生代演员在成龙的指导下也完成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武打场景,整体动作呈现效果堪称完美。

作为《神话》的续作,《传说》延续了原班人马的创作阵容,核心团队保持高度一致。尽管相较于二十年前已年事已高,成龙在影片中依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使得熟悉其过往作品的观众能够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导演唐季礼与成龙多次携手打造经典,从《警察故事》系列到《功夫瑜伽》,此次《传说》的推出无疑是这对黄金搭档在暑期档为影迷呈现的又一力作。令人信服的是,影片在点映阶段便以1000万票房印证了其市场价值,这正是观众用真实反响对作品做出的最好评价。

只有亲自走进影院,才能真正感受《传说》的魅力。目前影片点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建议大家把握周末时间前往观影,亲身领略这部作品带来的震撼。正如古语所言,是金子总会发光,而谣言终将在真相面前不攻自破。那些试图通过不实言论抹黑影片的别有用心之人,注定无法改变观众对优质作品的支持与认可,也难以动摇中国电影市场对高质量创作的追求。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