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53更新:2025-09-06 04:46:44
电视剧《折腰》在腾讯视频平台的热度值成功跨越30000大关,根据德塔文最新数据显示,该剧近期景气指数达到2.509,成为现象级剧集。值得关注的是,《折腰》同名短剧的拍摄计划亦引发广泛热议,据公开信息显示,该短剧计划于6月底启动拍摄,共包含100集内容。此外,《成何体统》《我叫赵甲第》等长剧也相继公布同名短剧消息,而经典IP《还珠格格》的短剧版《还珠》更早在相关部门完成备案,评级为S ,并计划于今年上线。当前,长短剧共用同一IP的创作模式正逐渐形成行业共识。
在追求精品化的过程中,短剧行业正通过双重路径与长视频平台展开竞争:一方面,凭借'短平快'的制作特性,积极吸纳长视频平台的优质IP资源,以此激发IP的更大价值;另一方面,则尝试构建'长短联动'的流量运营体系,借助长剧的市场热度触达潜在用户群体。然而,这种模式面临显著挑战——同名作品往往由不同制作团队操刀,演员阵容难以统一,观众是否愿意在享受完一部高质量作品后,为制作水准参差不齐的同名短剧买单?
短剧正积极借鉴长剧中的优质IP资源。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IP改编始终是内容创作的核心要素。当前短剧制作逐渐向长剧的创作标准靠拢,而优质IP凭借其天然自带的受众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及成熟的叙事框架,已成为推动内容生产的关键力量。针对短剧常被诟病的内容空洞和叙事模式化问题,优质IP改编的剧本能够有效提升作品质量。例如,基于阅文IP改编的短剧《万道龙皇》上线72小时即实现千万级流水,而番茄小说IP改编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单日流水突破2000万元,累计收益达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 优质长剧IP的涌现为短剧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引导,例如《小巷人家》热播后,同属现实题材的《家里家外》也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种现象表明,长剧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短剧探索爆款路径的试金石。随着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短剧制作方不断寻求长剧优质IP的授权,其版权筛选范围也呈现出显著扩张。据晋江文学城显示,头部作者priest的《无污染无公害》、墨西柯的《魔尊她为什么不开心》、任凭舟的《以你为名的夏天》等作品均已售出长剧与短剧的改编版权,充分证明短剧已成功渗透长剧IP市场。除传统IP孵化平台晋江、起点外,豆瓣阅读、知乎盐言故事等新兴平台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短剧改编的重要来源,《半熟男女》《九义人》《好事成双》等热门剧集均改编自豆瓣阅读的原创小说。
为持续推动影视产业优质IP的开发,豆瓣阅读于2019年启动了长篇拉力赛项目,联合芒果TV、优酷、柠萌影视、华策影视等机构组建影视观察团,构建起完整的IP孵化与转化链条。其中,柳翠虎创作的《装腔启示录》凭借出色表现荣获第二届长篇拉力赛冠军。这类具备"小而美"特质的轻体量IP因其适配性优势,逐渐成为短剧改编的热门选择。然而即便各平台IP储备丰富,长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上仍存在本质差异,短剧IP筛选面临高成本、低确定性等挑战。业界普遍采取与长剧共享优质IP的策略,既能为短剧创作提供内容保障,又可实现长短联动的流量协同效应。代表性案例包括《庆余年》衍生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九重紫》改编短剧《昭示录》、《唐朝诡事录》衍生作品《大唐来的苏无名》以及《去有风的地方》短剧版《我的归途有风》等。
根据豆瓣平台数据显示,当前仅有《大唐来的苏无名》获得6.3分评价,而《唐朝诡事录》系列两部长剧均突破8分大关。其余短剧作品在豆瓣上的讨论量极少,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短剧作为长剧衍生品的市场定位尚未成熟,低质量短剧难以借助长剧热度获得关注,更无法与长剧形成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短剧存在IP过度开发的问题。如《过分野》已衍生出8个版本,《完蛋!我招惹的是京圈太子爷》更是推出10个不同版本,《好一个乖乖女》也有3个改编版本。然而这种同质化创作模式暴露出深层矛盾:优质IP持续产出只是表象,真正能吸引观众的短剧改编作品,仍需依赖稳定的创作质量来维持市场生命力。
在内容制作领域,同名短剧已成为长剧的新型衍生形态。《折腰》长剧刚上映,《成何体统》长剧尚未定档,相关短剧已开始制作。这种"一鱼多吃"的策略折射出影视制作方对IP价值的深度挖掘需求,但也预示着内容同质化加剧的行业现状。相较之下,具有独特叙事风格的"小而美"IP反而具备更强的破圈潜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
图源:爱奇艺官方社交媒体。对于长剧而言,其拍摄周期往往跨越数年,而同名短剧的制作周期则通常控制在数月之内。正是这种制作周期的显著差异,使得制作方倾向于同步推进双重策略。在长剧播出期间,短剧凭借其制作周期短、传播效率高的特点,能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传播热潮,不仅有助于维持长剧的热度,还能作为衍生内容为粉丝持续提供情感共鸣。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长视频主要依赖会员订阅和广告收入,而会员拉新往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狂飙》为例,该剧播出后推动爱奇艺2023年第一季度新增会员超1700万,但此后再无其他剧集能复制这一效果,爆款的不可预测性也影响了用户长期付费的意愿。为充分挖掘剧集红利,拥有优质内容的平台通常会推出形式多样的首映礼与收官活动。以《与凤行》为例,该剧由腾讯视频与芒果TV联合播出,两家平台为争夺流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品牌竞争,#腾讯芒果要打起来了#的话题甚至登上热搜。在发布会期间,腾讯视频推出“接凤宴”活动,芒果TV则紧随其后上线“迎凤礼”,两家平台争夺独家内容的火药味由此可见一斑。
依托网络IP开发的短剧作为长剧的延伸形式,正成为一种新型的内容衍生产品。相较于传统长剧,短剧在商业化路径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灵活性,除常规的片尾广告植入外,还通过付费解锁后续剧情、定制化广告植入以及站外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实现多元收益。从市场运作角度看,短剧往往能借助爆款长剧的热度,在内容呈现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我叫赵甲第之锋芒》短剧就提前于优酷分账长剧《我叫赵甲第2》上线,这种时间差策略为制作方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然而,当观众对剧情套路产生熟悉度后,其是否仍会持续选择观看长剧,成为值得关注的行业现象。
根据分账数据显示,《我叫赵甲第》首季成绩已突破7000万元大关,而衍生短剧《锋芒》仅能作为长剧部分爽点的回顾载体,其热度显然无法与完整剧集相提并论。值得关注的是,《我叫赵甲第2》的分账金额达到4000万元,但短剧在传播效果上仍显乏力。市场显然期待能够与长剧形成竞争的同名高品质短剧。
柠萌影视创始人苏晓在2024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直言,当前长视频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据其透露,70%的剧集在平台播出时都处于亏损状态。这种行业现状使得内容创作者缺乏投资热情。若采取长短剧同步开发模式,且短剧优先上线,或将加剧长视频内容的生存压力,甚至对长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形成冲击。
在IP改编领域,从长剧向短剧转型绝非简单的时长压缩,而是需要构建全新的叙事美学体系。这要求同名短剧摆脱流量工具的定位,真正实现内容价值的升级。然而这一过程面临多重挑战:制作周期与资金规模的差异必然导致短剧在制作水准与演员配置上难以与长剧比肩;当短剧采用不同演员演绎观众熟知的CP组合时,是否能维持原有的情感共鸣尚存疑问;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观众往往将短剧视为长剧的低配版本,这与短剧追求精品化的内容定位形成尖锐冲突。
图源:《折腰》官微
长剧与短剧在叙事逻辑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注重渐进式剧情展开,后者则需要在开篇即呈现高密度爽感元素以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当同一IP面临长剧与短剧双重改编时,如何协调叙事节奏并兼顾原著精神成为关键难题,二者的内容形态难以完全兼容。
从市场角度看,双版本内容可能引发用户对重复投入的质疑,高度重合的故事线是否值得双倍付费尚存疑问。而长剧衍生的同名短剧在盈利模式上也面临抉择——是采取付费策略还是维持免费属性,这一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爱奇艺CEO龚宇曾公开批评红果短剧的‘排他协议’,这一争议折射出平台间在内容价值定位上的根本分歧。红果以免费短剧模式实现市场突破,印证了平台可通过免费内容获取广泛用户基础,而其他平台则可能陷入‘付费内容质量低’的困局。
本质而言,付费短剧与免费短剧的本质区别在于内容价值与流量获取的博弈。免费短剧依赖广告投放实现盈利,导致创作者往往倾向于迎合受众喜好以获取更大流量;而付费短剧则通过内容本身创造价值,以优质作品吸引用户持续付费,从而形成更稳定的收益模式。无论长剧改编的短剧是否采用付费形式,其市场表现最终仍由观众的接受程度决定。当短剧与长剧共享同一IP资源时,观众作为最终评判者,将通过观看选择推动内容质量的提升。可以预见,在持续的内容筛选过程中,唯有具备高质量和独特价值的精品短剧才能脱颖而出。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