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地活到三四十,其实也没多糟糕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4更新:2025-09-07 02:45:30

是不是很多人都在等待假期的到来?假期里总爱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却苦于找不到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哈哈,我本人也经常如此。今天就来分享几部我精心收藏的佳作,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容易看下去,而且看完后还会感叹“幸好没有像短视频那样匆匆掠过”!观影方式的汇总都放在文末啦,各位手里的会员也别让它沉睡在抽屉里,快拿出来好好利用吧!

《完美的日子》一书揭示,即使在四五十岁仍保持一无所有的状态,也能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其他作品可以暂时忽略,但这部影片对我来说格外珍贵,错过真的会遗憾万分。影片以细腻的镜头记录了公厕清洁工平山的日常作息,不要被「气味」所困扰,这部作品充满治愈感与艺术美感,仿佛经历了一场悠长的安眠。平山独自生活在贫民区的迷你公寓中,每天清晨固定时间起床,完成刷牙、洗脸、刮胡子等日常护理后,为阳台植物浇水,在玄关清点零钱,换上工作服并戴上手表,开启新一天的清洁工作。

图源:《完美的日记》清晨出门时,他会仰头望向晴朗的天空,深深吸一口气,随后满足地露出微笑。脸上洋溢着酣眠后的神采,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生机,这般状态让每一个见证的人都忍不住心生羡慕。

灵感源自《完美的日子》,他上车后总会挑选今日通勤时心仪的那一盘磁带,放入老式唱片机,一边驾驶一边轻声跟唱。车窗外,城市灯火次第亮起,仿佛为这平凡的清晨披上一层温柔的光晕……

图源:《完美的日子》光这一套高效有序的流程,我反复观摩了三遍。平山在日常工作中始终遵循一套专业的清洁规范,针对各类污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借助放大镜细致排查缝隙清洁度,运用自主研发的清理程序对每个公厕空间进行系统化改造。面对年轻同事对其工作的轻视调侃,他始终沉默不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在《完美的日子》一书中,图源显示着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日常,尽管劳作艰辛,但他却拥有独特的减压方式。每日工作结束后,他会雷打不动地前往澡堂洗去一身疲惫,凝视澡堂墙上斑驳的壁画,随后步入街角的小酒馆,点上一杯温热的酒饮。入睡前,他习惯在昏黄的台灯下翻阅几页书页,待眼皮逐渐沉重时,便悄然关灯沉入梦乡。

图源:《完美的日子》每逢周末,他会独自前往商店选购新胶卷,随后冲洗底片,再逐一筛选与鉴赏,将作品装订成册,置入精巧的抽屉中,以细腻的整理方式完成影像的珍藏仪式。

影片截图中,当房间里的书籍已被全部阅读完毕,他便开始在二手书市中寻找新的读物。每本书的价格不过几元,但对收入有限的他而言,每一分钱都需精打细算,因此每次仅选购1至2本。剩余的预算,还要留给磁带购买,不禁令人会心一笑。电影中呈现了两个令人动容的细节:其一是在公共卫生间打扫时,遇到有人因紧急需求打断他的工作节奏,他会毫不犹豫地让出空间,让对方优先使用;其二是等待期间,他会抬头凝视风中摇曳的树叶,注目洒落的阳光,甚至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有时,他会慢条斯理地取出相机,为这些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图源:《完美的日子》。另一位人物则是当许久未见的家人质问平山:「你真的在扫厕所吗?」言语间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质疑,但他只是微笑着、坚定地点点头,回应「是的,就只是在扫厕所而已」。对他而言,白天将全部精力投入劳作,夜晚安稳入眠,清晨如常醒来,无需社交,不上网,生活简朴而自律。这种看似寡淡的日常,却蕴含着令人向往的纯粹——没有浮华的干扰,精神世界反而愈发丰盈。作为一位自小被灌输「必须努力」「必须优秀」的子女,我由衷羡慕这种淡然与满足。尽管此类作品常被批评为过度美化「苦难」与「贫穷」,但依然感谢有人敢于展现这样的真实生存状态。毕竟,比起我们这些肩负家庭责任的女性,更能体会这种——独享热爱、远离喧嚣的日常究竟有多珍贵。

图片来源:《完美的日子》《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这本字典将开启通往世界每个角落的旅程"

年过半百仍从事零工,蜗居于车库之中。自幼患有阅读障碍,迫使他辍学早年踏入社会,在底层挣扎求生。遭遇欺凌时,总会浮现十岁那年在超市打翻牛奶的场景,母亲那句刻骨铭心的责骂——"我在产房里受了十个小时罪,就生出你这么个蠢肥猪。"求学期间,教师们亦常在众人面前冷嘲热讽。因此,每当女友谈及生育话题时,他总会婉拒,认为自身资质平庸,怎堪为人父的重任?

图片来源:纪录片《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却鲜有人察觉,查兹本就是个充满善意的灵魂。他常主动协助厨师朋友搬运重物,在自家庭院里栽种各类蔬果赠予邻居,每日午后则带着午餐在公园长椅上静坐,数算着地上的鸽子,为它们命名并记录归来的轨迹。这种独特的幽默感让他在英雄纪念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尽管被政府官员训斥,次日仍坚持重写。某日,一位银发典雅的女士(玛格丽特)偶然驻足观察他的行为,两人聊及各自家庭背景时,当查兹谈及童年经历时,玛丽格特说:"若孩童时期未能获得足够的爱,所有爱都将在成长中等待被发现。"这句话让查兹顿悟,自己并非不够优秀,而是命运馈赠的爱意太过吝啬。自此,他们约定每日午后在公园相见,玛格丽特会为查兹朗读当天阅读的书籍。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查兹患有阅读障碍,却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与听觉记忆力,他对文字的解读方式既独特又深刻。当玛格丽特因视力衰退逐渐失去阅读能力时,她特意选购了一套厚重的词典赠予查兹,希望他能通过朗读来陪伴自己。在词典扉页上,她留下了一句话:「有了这本词典,你便能在语言的海洋中自由游弋。」

图源:《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自此之后,查兹从书店购置了小说,从最基础的语法知识开始系统学习。期间,他精心挑选了一块优质的木料,倾注大量心血雕琢,为行动不便的玛格丽特制作了一副实用的拐杖。当带着亲手打造的拐杖与书籍再次出现在玛格丽特面前时,他已摆脱先前的颓丧状态,展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通过持续的自我革新,他重新燃起对未来的期待,决心以阅读作为改变生活的途径。

在得知玛格丽特被侄子送往偏远养老院后,查즈毅然决然地前往养老院将她接回身边。两人因共同热爱阅读而相识,这份默契不仅缔造了真正的家庭羁绊,更赋予查兹与女友携手组建新生命的勇气。这是一部充满温情与生活气息的作品,以阅读为纽带描绘了跨越年龄的深厚友谊,让观众在感动之余重新燃起对书籍的兴趣。

图源:《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走走停停》人生如一场漫长的跋涉,步履间的停顿与前行皆是生命赋予的顿悟与馈赠

去年夏季上映的影片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尽管时光已逝,但依然愿意将其推荐给同样钟爱这类作品的观众。影片中唯一令人费解的情节,或许便是——为何让胡歌这样貌出众的演员饰演一位四十岁的独身男性?对此我始终难以置信。(而与圆圆姐的组合则堪称视觉盛宴。)当年,吴迪怀揣着编剧的梦想奔赴北京,在经历多年打拼却未取得显著成绩后,最终因合租室友离巢、女友分手而两手空空返回成都。母亲表示,归家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帮着拎菜;父亲则通过人脉为儿子谋得工作机会,却在遭拒后选择默默放下。

图源:《走走停停》当稳定的工作失去吸引力,热爱的事业却难以支撑生计,吴迪最终只能在街头与退休老人一同排队领取免费鸡蛋。此刻,他意外遇见了昔日记者身份的老同学冯柳柳,两位在人生岔路口徘徊的中年人决定合作拍摄名为《辞职返乡》的纪录片。凭借女同学的资源,吴迪得以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电影梦。然而,故事并未遵循传统叙事逻辑——当作品完成时,未曾收获荣誉;当归乡之旅开启后,也未能寻得心灵的归属。两人在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困境中,继续着各自的漂泊。

图源:《走走停停》中吴迪的纪录片因被恶意剪辑引发热议,他被贴上啃老、不孝的标签,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原本希望通过新作角逐新人奖项,却因家庭变故被迫中断拍摄,转而接手妹妹的出租车生意。看到这段经历,令人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下,每个人都在为理想与生计奔波,而那些看似突如其来的挫折,往往才是命运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人生或许没有戏剧性的逆转,却能让平凡中透出希望。就像吴迪在辗转腾挪中一边经营出租车一边坚持创作,而常年沉寂的妹妹也悄然萌生了走出家乡的念头。原来,理想不必总是炽热如火,失败亦非无法承受之痛。编剧身份固然值得骄傲,但放下执念后的生活同样充满价值;电影事业固然令人向往,却也无需苛责那些选择回归现实的瞬间。正如吴迪母亲那句朴实的话语:“你自己晓得你是什么人就行了。”

图源:《走走停停》观看渠道汇总:1.《完美的日子》可于B站(需会员)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47591?theme=movie&spmidfrom=333.337.0.0,或爱奇艺(需会员):https://www.iqiyi.com/v1qdsq4u8y28.html?vfm=2008aldbd&fc=828fb30b722f3164&fv=p0201;2.《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在B站(免费)可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516824?bsource=baidualaddin;3.《走走停停》亦可在B站(需会员):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829555?theme=movie&spmid_from=333.337.0.0,或腾讯视频(需会员):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xoedhmq/d41000vub0r.html?ptag=newdouban.movie观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