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七季》,没吹的那么神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68更新:2025-09-07 04:12:26

或许你对《黑镜》这一作品并不熟悉,却可能对某位政要与猪的趣事略知一二。

首季上线便引发轰动,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广泛赞誉;第二季至第四季整体保持较高水准,未有明显短板。然而第五六季后劲不足,口碑有所下滑,直至第七季才有所回升,虽有口碑回升,但已难复往日辉煌,不再具备碾压级的观感体验。

第一集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科技绑架下的绝望境遇。当妻子罹患绝症时,丈夫被迫购买河思公司的大脑云服务以延续生命,却因此陷入终身契约。该服务采用分层订阅模式,普通版、标准版、辅助版、尊贵版逐级攀升,套餐却愈发苛刻。用户若不持续付费,则需承受广告干扰、睡眠质量下降及情绪波动等限制,甚至怀孕这样的自然生命进程也要额外付费。看似便捷的云端服务实则通过密布的隐藏条款,将人类转化为数据产品的附庸,最终在无尽的消费漩涡中走向悲剧结局。

这是否让你感到似曾相识?它正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中《互联网体检》对互联网生态的犀利讽刺。用户一旦注册,个人隐私便无处藏身;非会员用户需承受冗长的广告轰炸,即便升级为会员,剧集前中后仍需反复插入广告。若想观看大结局点映礼,还需额外付费,且前提仍是会员资格。更令人窒息的是,会员的观看权限存在明确的时间限制,而等级划分更是复杂多变——黄金VIP仅支持三端观看,白金VIP覆盖七端设备,星钻VIP则提供加更礼的专属权益。所谓"为用户着想",实则暗藏逐利之心。

第二集名为“眼中钉”,评分6.5分。整体创意略显平淡,但巧妙运用“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梗,令人会心一笑。开篇悬疑氛围营造得较为到位,白女主初入黑女主所在的公司,而黑女主则以“坏女孩”人设示人。观众基于黑女主的叙述,误以为两人之间将展开激烈的办公室权谋斗争,但剧情却出人意料地让黑女主持续对白女主进行诬陷,最终在同事们的声援下,黑女主的阴谋被揭穿,沦为舆论的反面教材。

观众亲眼目睹白女主饮用同事提供的杏仁奶,这似乎印证了她此前所有行为的连贯性,然而监控却显示为黑女主所为,这一矛盾令剧情走向充满变数。白女主每次行动时的项链触摸习惯,作为关键线索被揭示后,黑女主通过跟踪成功破解其秘密,这既呼应了观众的推测,也突显了角色间的明暗对决。值得注意的是,量子力学中平行时空的设定被突然引入,这种对复杂叙事逻辑的简化处理令人意外,不仅削弱了先前铺陈的戏剧张力,更让整体剧情陷入混乱。尽管最终出现霸凌者反杀施暴者的戏剧性反转,甚至让反套路的结局充满冲击力,但这类刻意为之的设定转折仍难以掩盖本集叙事崩塌的现实。

第三集聚焦于白日梦酒店,但在进入正题前,需要先提及一个细节。剧中白人女主角艾玛·科林的外貌与年轻时的莱昂纳多高度相似,这种巧合让人难以忽视。尤其是在笑颜绽放的瞬间,两人几乎分毫不差,仿佛经历了AI换脸技术的加持,若非事后查证,几乎会误以为两人存在某种隐秘的关联。

回到正题,本集女主角奥卡菲娜在《白日梦酒店》中表现出的夸张肢体语言与剧作整体悲情而唯美的氛围明显不协调。作为首位获得金球奖的亚裔影后,观众本期待她能展现出更细腻的演技层次,然而在本集中,其表演却显得过于刻意。无论是微表情的处理还是肢体动作的设计,都呈现出一种失衡的戏剧张力,似乎在刻意强化某种程式化的表演模式,这种表现方式反而削弱了角色本身的深度。

这种审美错位同样体现在角色关系的塑造中,与所谓第三集封神的预期相去甚远,整体叙事处理略显生硬。新好莱坞背景下黑人女性角色与黄金时代白人女性形象的碰撞,形成了令人不适的违和感。当黑人女演员意识到系统即将崩溃而陷入困境时,面对白人女演员的关切询问却毫无反应,情感表达近乎冰冷。然而在白人女演员意识觉醒后,两人却瞬间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这种戏剧性转折虽可解读为两个孤独灵魂在封闭系统中逐渐产生的共鸣,但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情感递进,使得爱情线的展开显得仓促且缺乏细腻刻画。

本集的亮点在于艾玛·科林展现的古典气质与细腻演技。《白日梦酒店》采用元电影手法对叙事进行解构与重构,通过戏中戏的设定打破传统框架。原克拉拉的扮演者已故,四十年代的电影风格亦逐渐式微。为重现往日辉煌,"旧梦重生"系统启动,克拉拉在新时代演员的诠释下得以复活,原本设定为浪漫结局的剧情由此转向凄美爱情主线。角色在时空交错中经历意识觉醒,过往记忆与现实场景形成呼应,最终呈现出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色彩。科林通过精准的表演层次,将克拉拉的哀婉情愫层层递进,令观众动容。

令人遗憾的是,老制片女在剧情中更多地扮演着功能性角色。在克拉拉的闪回片段中,演员与女助理的情感纠葛令人唏嘘,而原本设定的旧梦重生系统出现短暂故障。当修复完成后,老制片女被误认为是当年的女助理,从而进入戏中与克拉拉重演过往。这种叙事安排看似合理,实则暗含深意——既然黑女对克拉拉缺乏真挚感情且意图脱离系统,不如让老制片女完成最后的使命,通过另一版结局实现戏内与戏外的情感碰撞。结尾处的隔空电话场景本应成为情感传递的高潮,却因老制片女并无实质戏份而显得突兀,那个短暂出现的女助理更像是被遗忘的配角,两人身份的错位更凸显出剧情的瑕疵。

第四集《玩物》以6.5分的评分呈现,剧情围绕电子宠物游戏展开,制作方为此专门拍摄了这一集并在片尾嵌入二维码,方便网飞会员直接下载游戏。故事借势AI话题,讲述一位孤僻极客因发现人类的局限性,逐渐与拥有AI属性的电子宠物产生共鸣。核心情节包括老极客故意偷酒引发警觉,随后引导警方带其进入连接国家电脑的审讯室,趁机获取系统权限,启动AI对人类大脑的入侵计划,意图以“救世主”姿态重塑人类文明。整体叙事缺乏新意,创意流于表面,剧情发展显得冗长乏味,更像是一个嗑药发烧友的荒诞幻想,刻意营造的紧张感与悬疑感未能有效支撑起故事的深度。

第五集以"悼念"为主题,剧情中男女主角的价值观存在明显争议。男主性格冲动易怒,沉溺酒精,与各类人物纠缠不清;而女主在已订婚的情况下与男主发生婚外情,两人确立关系后又陷入短暂的同居生活并意外怀孕,最终选择让第三方接手抚养责任。全剧采用男性视角展开叙事,女主在故事开篇便以离世身份出现,直至结尾才首次露面,这种叙事结构导致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缺乏深入刻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与男主的女儿始终处于道德评判的高位,以审视者的姿态对父母的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设定显得过于主观。剧集通过一场葬礼串联起两人相爱时期的记忆碎片,既呈现了美好回忆,也暗示了错过的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性温度。然而,当叙事中充斥着违背常规的价值观时,即便情感真挚也难以获得普遍共鸣。

第六集《卡利斯特号:进入无限世界》以7.5分的成绩呈现了一场富有戏剧张力的科幻叙事。本集在保持硬核科幻外壳的同时,内核犹如精致的肥皂剧般充满人情冷暖,演员表现出色且角色塑造立体,情节紧凑有趣,设定新颖且富有层次。复制人展开反击并取得胜利,随着剧情推进,游戏被删除、幕后黑手落网,甚至创世主命丧黄泉,而其余复制人则暂时寄存于女主本体意识中,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但如果深入分析,这部剧的设定漏洞必然会显露无遗。例如DNA复制记忆的设定缺乏科学逻辑,创世主作为绝对力量的存在却在剧情中展现出明显短板。女主对创世主的非人化认知导致其行为动机存在逻辑断层,编剧为强行推动剧情发展,刻意引入性压抑的情节作为叙事工具。这种依赖单一维度的创作手法不仅显得敷衍,更将女性角色简化为情感载体,通过重复使用这种粗暴的叙事路径,最终可能引发观众对角色塑造的反噬效应。

笔者认为,《黑镜第七季》的综合评分应为7.1分,豆瓣给出的8.7分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分。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