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官宣定档,明日开播!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05更新:2025-09-07 12:20:53

现实主义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正式公布播出日期,全剧共5集,将于4月11日上午10:00在红果APP及抖音APP同步上线,央视频APP与澎湃新闻APP也将同步更新。此外,该剧将在4月11日至17日期间登陆东方卫视晚9:00与山东卫视晚9:30时段,通过大屏平台进行首播。

《法官的荣耀》以“把法律带到田间地头,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为创作理念,由导演范博洋执导,演员刘美含与霍青联袂主演。该剧以基层法官深入乡村一线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通过五个贴近现实的法治故事,生动呈现乡村社会面临的财产纠纷、赡养老人、子女抚养、假烟售卖及妇女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2025年2月,该片入选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法治中国“三微”作品展播活动;同年3月,进一步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2025年度“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并纳入“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剧目。

法律自有其严谨的边界,而法官作为法律的守护者,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尺,在刚性的法律规范与鲜活的生活现实间寻求平衡。司法实践需恪守法律条文的权威性,同时要洞察当事人的具体境遇与真实诉求,兼顾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让法条的刚性与人性的温度共同构筑公平正义的基石。

村民老李头家的牛犊误入村长家中,经过多方查找仍未能成功追回,遂将村长诉至法庭。此次流动法庭受理了一起颇具特色的民事纠纷案件,案件焦点围绕牛犊归属展开。在法官张志民与助理林子涵的积极协调下,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帮助老李头顺利取回牛犊。这不仅维护了其合法财产权益,更保障了村民在基层社会中的尊严。正如张法官所言:"这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案件,对村民而言关系着生计与世世代代的荣辱。在村子里,那就是大案要案。" "我们背负国徽巡回办案,就是要让村民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体会到公平正义的份量。"

剧中的法官形象立体丰满,他们既能在面对复杂现实时展现出无奈与坚守,又始终秉持公正原则为弱势群体提供切实帮助。在处理基层纠纷方面,既注重运用法律条文化解村民间的争执,又善于以情感共鸣消弭社会矛盾。创作团队通过深入生活采风,突破传统法治题材的表达局限,最终呈现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佳作。

为实现司法专业性与艺术创新性的深度融合,主创团队积极破解法治题材创作中的现实挑战,多次赴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法庭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当地干警长期坚持将普法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创新推行巡回审判模式,将审判现场设在田间地头、果园及农户家中,与群众实现"同坐、同谈、同想"的零距离沟通,这种深入基层的司法实践被群众誉为行走在大山里的"流动法庭"。基于这些生动的现实素材,创作团队系统梳理典型案例,反复推敲剧本细节,深入研讨案情脉络;为提升演员对法官职业特征的还原度,特别安排与法官同吃同住的沉浸式体验;同时组建专业顾问团队,邀请资深法官及法律专家对案件设置、法律表述等核心环节进行全流程审核,确保作品在艺术呈现中坚守法治底线。

《法官的荣耀》以法官的第一视角展开叙事,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司法裁判不仅是条文的运用,更是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与守护百姓安居乐业的桥梁。剧中细腻刻画了法官在审理纠纷时如何平衡法律威严与人情温度,让观众在见证正义实现的过程中,感受到法治事务背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温度。

初入岗位时,面对村民间的纷争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对张志民主动协助老李头进行牛只DNA鉴定的举动难以理解。随着剧情推进,林子涵逐渐展现出对现实的洞察力,开始主动为遭遇家暴的产妇苏红梅出谋划策。这份蜕变,恰似观众跟随剧情发展时的沉浸体验,通过她的视角经历了"法与现实"的深刻碰撞,既深化了对法律本质的认知,也令"(国徽)有点沉,但我会背好它"这句誓言引发强烈共鸣。剧中不仅刻画了法官的司法温度,更通过一系列细节呈现乡土社会的善良底色——村民会集体谴责侵占老李头家牛的村长,用烂菜叶子追打唯利是图的不孝子,更会自发资助因假烟生意陷入困境的老廖,帮助他筹措妻子的医疗费用。这些生动的场景共同诠释了"温度"的双重含义,既属于坚守正义的司法工作者,也流淌在淳朴真挚的乡野百姓之间。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当下,普通村民与法官共同诠释着法治文明的双重内涵。村民群体日益增强的道德自觉与法治意识,与司法人员的专业精神相互映衬,构成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动人图景。那些穿梭在田间地头的巡回法庭中,法官们以专业素养守护公平正义,而淳朴善良的村民们则用实际行动彰显法治信仰,二者共同编织出乡村法治建设的亮丽风景。

在《法官的荣耀》中,一位基层法官面对村里因土地纠纷引发的激烈争执,没有直接引用法条宣判,而是带着案卷走访田间地头。当他在调解中发现双方老人因误会而积怨多年,便请来村里的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议,用乡俗与情理化解了心结。最终判决书不仅字斟句酌地标注法律条款,更在结尾写下"望乡亲们相互体谅"的亲笔字,让村民在法理之外感受到司法的人情温度。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