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25更新:2025-09-07 13:11:26
在当代中国电影界,徐佳含作为备受瞩目的新星,其成长轨迹引人关注。这位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年轻导演,凭借《漫游》(2019)、《福冈》(2019)、《漫长的告白》(2021)以及《白塔之光》(2022)等作品,迅速在艺术电影领域树立了个人品牌。其最新项目已进入拍摄阶段,而她在国际影坛的足迹同样显著——多次携作品亮相戛纳、威尼斯等顶级电影节,持续向全球观众展现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徐佳含的国际视野始于2016年的交换项目,彼时她在巴黎学习期间,与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媒体品牌深焦DeepFocus。在完成学业后,她选择休学一年回国深耕,将公司发展为涵盖媒体运营、国际发行与电影制作的综合平台。令人惊叹的是,这家初创企业已在其研究生毕业前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电影节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
谈及个人经历,徐佳含常以'幸运'作结,但她深知这份幸运背后凝聚着多重积淀。从媒体负责人转型为制片人,她始终保持着'要往前走,要前进'的信念。在新片筹备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青年制片人,聆听她分享职业转型的思考历程,以及对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生态的深刻洞察。
疫情之后,国际影视市场的创作活力逐渐复苏。在纽约电影节完成《白塔之光》北美首映的徐佳含表示,当她还在美国求学时,便多次以影迷和媒体身份参与该电影节。2017年,她在林肯中心观看卢奎西亚·马特尔导演的《扎马》后,映后长达半小时的导演对谈令她深受启发。如今以制片人身份重返纽约电影节,对她而言是一场圆梦之旅。
谈及印象深刻的国际作品,徐佳含特别推荐托德·海因斯的最新创作《五月十二月》。这位导演重新展现了自由与先锋的创作精神,以犀利视角剖析婚姻与父权社会。更令人惊叹的是,该片仅用23天就完成拍摄。开幕夜的放映现场,海因斯邀请全体主创与观众互动,造型指导、作曲家、美术团队等纷纷登台,这种对电影的真诚热爱令她动容。
总结去年三大电影节的华语片表现,徐佳含指出仅有《白塔之光》和刘健导演的动画片入围竞赛单元。她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的"小年"现象。尽管主张电影人应警惕对电影节的过度迷恋,但也强调需关注全球电影界讨论的核心议题。她特别提到《坠楼死亡的剖析》等作品,认为其对中产阶级婚姻的深刻反思难能可贵。总体而言,今年三大电影节呈现的国际影片仍充满活力与多样性,市场热度也明显回升。
关于华语优质影片稀缺的问题,徐佳含分析认为涉及多个层面:市场端观众品味尚未成熟,艺术电影缺乏稳定的受众基础;院线运营中,商业片与作者电影混杂导致影院经理更倾向易懂且"好看"的影片;融资环节缺乏远见,投资人难以支持突破常规的创作;而教育体系的局限性,也使得创作者在毕业之后仍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
坚持职业选择 从上游介入制作:在转型成为电影制片人之前,您曾作为联合创始人运营知名电影媒体「深焦」。请问促使您离开媒体领域的原因是什么?徐佳含表示,这并非真正的放弃,而是基于职业倾向的选择。他始终认为自身性格更契合制片工作,相较于媒体行业需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的特性,他更倾向于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同时,他认为媒体行业存在发展瓶颈,缺乏足够想象力与未来潜力,且对当前自媒体的商业化路径存有疑虑。
谈及导演合作标准,徐佳含强调会平衡新锐与成熟导演的搭配。成熟导演在剧本创作与拍摄执行方面更具经验,而新锐则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火花。他认为不同类型的导演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对应着制片人需要提供的支持也有所差异。对于成熟导演而言,保持作品持续突破实属不易,而新导演的独特视角则能激发制片人的合作热情。
关于市场考量,徐佳含指出作为导演可完全忽视市场因素,但制片人的职责决定了必须从项目初期就介入。他在融资阶段就会与投资人深入探讨市场前景,同时强调票房并非唯一收益渠道。通过提前规划收益路径与回收周期,他能够建立并维系健康稳定的投资关系。
作为一位电影制片人,过去三年行业生态经历了显著变化。徐佳含指出,各公司现金流普遍缩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在资金充裕时期,许多机构仍愿投入资源扶持艺术电影或作者电影以争取电影节奖项与荣誉,但当前整体资金紧张的环境下,这类支持机会明显减少。她强调,电影节奖项对于多数公司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行业本身迭代迅速,而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但这也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唯有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才能坚守这一媒介,认为只有通过电影才能将思想传达给更多人。
当谈及新观看模式时,徐佳含表示这反映了时代快速变迁。她并不排斥流媒体平台,提及在美国留学时期便是Netflix的资深用户。虽然个人较少接触电视剧与短视频,但她认为流媒体对中国电影而言是重要选择。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院线发行成本高昂,而流媒体平台具备稳定的现金流,能快速做出采购与投资决策。同时,低成本发行路径可能为更多影片提供发展空间。她特别提到法国巴黎的艺术院线生态,在拉丁区的小街上,多家艺术影院常年策展多样电影放映节目,涵盖国别与导演主题,排队观影的观众年龄普遍较大,显示出艺术电影稳固的发行渠道与观众群。
对于艺术电影的接受度问题,徐佳含认为这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当前娱乐选择的碎片化趋势使人们习惯于短讯息与短视频的冲击,电影与游戏、VR的融合成为必然发展方向。她设想最理想状态是百花齐放:有人选择在黑暗影院沉浸于光影艺术,也有人偏好沉浸式游戏体验。关键在于观众不能丧失感知能力,无论是被雕塑、电影还是游戏触动,都应保持对艺术的敏锐感知力。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