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9更新:2025-09-07 16:25:02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中国科幻影视的中场不仅是短暂的停顿,更标志着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随着工业技术不断突破前沿、观众审美逐渐提升,IP开发的可持续性与产业链协同的强化,将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动力。作者:木刃
又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正式官宣启动。令人意外的是,原著作者仍是刘慈欣,而此次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启动仪式上,与刘慈欣站在一起的则是陈思诚。该片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由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后者曾执导《误杀2》《三大队》《唐探1900》,擅长将犯罪、悬疑与喜剧元素融合,其团队作品向来是下沉市场的票房保障,这也预示着国产科幻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受制于工业技术、科幻文本、观众审美及市场环境,中国科幻影视发展多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19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才正式开启科幻元年。此后不仅有电影领域《流浪地球2》的强力续作,腾讯剧版《三体》更在视效呈现与内核深度上实现口碑与市场的双重突破。观众开始意识到,国产科幻并非想象中的薄弱领域。事实上,当前中国科幻不仅在硬核文本创作上已与国际接轨,工业技术同样表现出强劲实力。以各类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为代表的本土技术团队,甚至开始承接国际制作项目,这种中国技术赋能好莱坞的叙事方式,精准触动了观众情绪。由此可见,国产科幻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自2023年《流浪地球2》上映以来,近两年鲜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幻作品涌现,国产科幻影视整体进入中场休整期。这暴露出IP开发产能不足、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结构性问题,尚未形成稳定持续的产业规模。或许陈思诚与刘慈欣的合作,将成为国产科幻发展的重要转机:通过商业思维夯实市场基础,为后续作品铺路。即便最终效果尚未可知,但能让优质科幻IP进入大众视野,已属积极信号。
目前,国内大量优秀的科幻小说仍局限于小众圈层,亟需被更广泛传播。想要真正崛起,既需要观众的接受度提升,也离不开资本的持续支持。尽管已抵达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但市场仍在等待国产科幻用更具规模的群体性佳作,开启下半场征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已有多位科幻作家投入创作,但整体环境如同《宇宙探索编辑部》所展现的那样:有人热衷探索,有人持怀疑态度,有人因资源匮乏而放弃,有人竭力坚持,更多人则带着戏谑的心态旁观。2009年,刘慈欣以低价将《三体》版权售出,核心原因在于当时科幻领域缺乏关注度——“只有他一个导演来问过我。我觉得,如果当时不卖,可能永远都卖不出去了”。显然,刘慈欣当时并未预见其IP将对中国科幻发展产生里程碑意义。2019年《流浪地球》的出现,如同蝴蝶效应般激活了沉寂已久的赛道。这个曾被投资方、导演视为风险,被演员感到难以驾驭,被观众抱有期待的领域,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迅速带动国产科幻电影以30%的增速突破千亿市场。当年科幻题材影视立项数量更是同比激增187%。
近年来,国产科幻电影的成长空间与好莱坞形成了此消彼长之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对时空穿越与平行宇宙的设定已使观众审美疲劳,尽管票房成绩亮眼,却遭影评人批评为“对量子力学的戏说”。《阿丽塔:战斗天使》虽在数字渲染技术上实现面部捕捉精度达0.01毫米级的突破,仍难掩盖剧情薄弱的争议。过度依赖IP的好莱坞逐渐陷入疲软,《星球大战9:天行者的崛起》因重复性设定被指“陷入自我复制的怪圈”,《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则被诟病为情怀收割的狗尾续貂。即便是与亚洲导演奉俊昊合作的《编号17》也未能延续惊喜。
相较之下,2019年后国产科幻在类型片探索上展现出轻装上阵的态势。由刘慈欣《乡村教师》改编的《疯狂的外星人》开创了软科幻融合黑色幽默的创新模式,为后续作品提供借鉴。陈思诚2022年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尝试通过科幻与亲情的结合拓展类型边界,而即将推出的《带上她的眼睛》则以“科幻 爱情”标签继续探索。更值得关注的是《流浪地球》引领的技术突破浪潮,持续推动国产科幻影像的进步。
在剧集层面,国产科幻虽节奏缓慢,但已形成确定性发展势头。过度消耗IP与依赖特效的模式,正使西方科幻剧集陷入尴尬期——无论是改编自阿西莫夫小说的《基地》还是2024年重制的《神秘博士》系列,均未达预期效果。当前国产科幻作品多以《三体》为代表的硬科幻为数不多,多数作品仍停留在“有幻无科”的阶段,仅套用平行宇宙、时间穿越等设定外壳。
然而从另种视角看,纯科幻类型在大众市场缺乏足够吸引力,用软科幻培养观众则为更多创作力量打开空间。2025年作为中国科幻影视发展的关键节点,不仅是行业调整的间歇期,更是战略转折点。面对过去“无技术、无市场、无规模”的困境,国产科幻凭借单片突破刷新世界认知。尽管工业技术逐步走向前沿、观众市场逐渐成熟,但IP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与产业链协同不足等现状仍促使行业反思:中国科幻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爆款,更是可持续的工业化体系。国产科幻的中场转型,亟需为星辰大海储备更多燃料。
“活水引渠”战略下,国产科幻文本正持续创造市场价值。据《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维持千亿规模。其中影视板块虽仅占67.1亿元,但科幻短片与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以及00后等年轻观众群体的崛起,标志着市场结构发生转变。低成本制作与AI技术的发展为科幻类型提供新路径,而短频快的节奏恰好契合当前科幻文学环境——国内科幻创作以短篇为主,绚烂的未来想象往往通过精准小场景承载。
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以《三体》英文版译者身份广为人知,其创作始终以跨文化视角重构叙事。《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将刘宇昆短篇《狩猎愉快》动画化,通过蒸汽朋克视觉呈现讲述魔法生物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演变故事,东方美学与朋克元素的融合获《华盛顿邮报》评价为“科技狂想中的文化寻根”。而刘慈欣、何夕、韩松、王晋康组成的“四大天王”群体中,除刘慈欣持续活跃外,其他三位作家的作品近年亦以实验短片形式进行影视化尝试。
何夕的《汪洋战争》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太空战争的叙事框架,借助传统"水战"形式的未来化演绎,创造出富有东方美学特征的科幻场景。基于该IP创作的AI短片在2024年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中荣获"最佳技术奖"与"最佳IP创意奖",印证了其兼具深刻内涵与视觉创新的双重价值。王晋康的中篇小说《生命之歌》曾摘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通过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叙事,提出了对生命本质的终极思考。2021年改编的同名科幻短片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其"高压教育引发智能觉醒"的设定与当下AI伦理探讨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些短片更多是作为试探性尝试,最终指向的仍是电影或剧集的创作方向。相较于短片的实验属性,电影改编更需考量市场接受度与商业可行性。目前来看,以"科幻 "模式探索多元内容形态,是推动科幻电影发展的可行路径。郭帆在中影展示刘慈欣《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三部作品时,选择拍摄《流浪地球》,因其近未来设定更易被观众理解,而其他两部的远未来背景既面临影像技术挑战,也存在认知门槛。
影视作品应当注重音画冲击与情感共鸣,而非单纯进行知识传播。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虽被部分观众认为偏离原著,但其突破22亿元票房的成绩证明了市场对科幻题材的接纳度,为后续创作打开了新通道。正如刘慈欣在分享《带上她的眼睛》创作理念时强调的,科技叙事的核心应在于抚慰人类的孤独感。电影作为媒介,能够率先触达未来,让现实与想象同步前行。
从剧集发展视角观察,近年国产科幻剧集呈现软科幻探索趋势,但随着刘慈欣IP宇宙的构建,创作方向正逐步转向硬核风格。一些具备读者基础的优秀科幻作家也正在影视领域崭露头角,如王晋康的《黄金的魔力》即将被改编为科幻悬疑犯罪剧,讲述物理学家发明时间机器后陷入黄金劫案并穿越时间循环的故事。其海报标语"我拯救了我/我背叛了我/我战胜了我"已展现出智力博弈的精髓。戴墨执导、陈思诚编剧的《球状闪电》也在筹备中,该作品以14岁少年遭遇球状闪电后命运转折为主线,采用科幻与悬疑结合的叙事方式,符合陈思诚团队的创作惯性,令人期待。
综合以上发展可见,国产科幻拥有丰富的创作源泉,并在微短剧、短片、电影、剧集等多媒介形态中持续深耕。尽管当前仍处于中场调整阶段,但正如《三体》中三体人畏惧地球人逻辑所揭示的,趋势与发展速度远比现状实力更具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与本土化表达的碰撞中,国产科幻必将探索出独特的东方叙事范式。这一进程充满挑战,但正如《三体》经典台词所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