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游戏》首播,清一色差评,根据泰剧改编,确实会差点意思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5更新:2025-09-08 00:29:00

3月21日,改编自泰剧《炽爱游戏》的国产电视剧《挚爱游戏》在优酷平台一次性上线10集。该剧由何瑞贤、樊治欣等演员主演,围绕都市职场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展开。然而上线后,该作品在豆瓣平台遭遇了几乎全为差评的反馈,这一改编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泰剧《炽爱游戏》于2018年首播,凭借在豆瓣平台获得8.2分的口碑成绩,成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影视作品。泰国影视剧与中国电影在国内市场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受众基础,尽管这一群体规模有限,但其持续性的消费能力已形成可观的市场价值。许多泰国剧集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为当地演员积累粉丝基础。正是由于《炽爱游戏》在豆瓣获得较高评分,促成了中国版《挚爱游戏》的影视改编计划。

然而该改编项目经历多次调整,在制作阶段曾计划以长剧形式呈现,原定集数为30集。但随着本土化改编的推进,最终版本被拓展为56集,符合当前微短剧的市场标准。这种改编策略的转变,反映了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本土观众需求的适应性调整,也体现出市场对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海外IP本土化"的运作模式,正在成为东南亚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常见路径。通过精准把握本土观众的审美偏好和收视习惯,同时保持原作的核心元素,使得泰剧《炽爱游戏》的中国改编版能够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这也为后续的跨国影视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泰剧逐渐转向微型剧集的现象,本质上源于其内容创作的特点。尽管当前泰剧仍以长篇叙事为主,但其在人物关系与矛盾冲突的塑造上,呈现出与部分中国微短剧相似的叙事手法。这种相似性使得泰剧在面对中国微短剧的冲击时,原有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电视剧市场中,日剧与韩剧长期占据固定受众群体,并保持较高制作水准。特别是韩剧,在中国曾拥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然而,随着中国本土流量明星与爱情甜宠剧的兴起,韩剧的爱情题材作品逐渐失去竞争力。相较之下,中国电视剧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国产剧始终占据主流地位,台剧则正在向高质量制作转型,与过往的琼瑶式风格形成对比,而港剧的发展路径则相对保守,缺乏新的突破。

泰国电视剧作为东南亚影视市场的新兴力量,其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早年时期,泰剧主要借鉴了港剧的创作模式,采用典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以迎合观众的口味需求。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泰国影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其标志性的"三俗"元素和戏剧化叙事在东南亚地区打开了市场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微短剧作品在商业运作层面展现出强劲的模仿能力,大量作品采用与泰剧相似的极致冲突叙事策略,通过强化矛盾张力制造高浓度戏剧效果。这种商业化的微短剧模式在东南亚市场取得显著成效,使得原本占据优势的泰剧长剧作品开始在低端市场遭遇挑战。中国影视创作者以更精细化的市场定位和更高效的制作方式,正在重新定义东南亚影视消费格局。

因此,将这部泰剧改编为微短剧模式,结果在意料之中。其改编方向本身就注定了必须采用微短剧的形式。对于传统长剧而言,矛盾冲突的逻辑性至关重要,而非低俗化。而在微短剧领域,因篇幅限制允许矛盾冲突以快节奏展开,即使存在不合理之处,观众也往往能够接受。然而,当泰剧元素嫁接至中国微短剧时,却呈现出《挚爱游戏》这般全网差评的窘境——既遭泰剧迷排斥,亦被微短剧受众质疑。此前国产剧频繁借韩剧框架进行创作,成功案例寥寥无几,此次转向泰剧仍难逃失败命运。由此可见,中国电视剧唯有坚守本土叙事传统,方能在创作道路上稳步前行。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