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城》《树下有片红房子》《怎敌她千娇百媚》扎堆播出,平台紧急“召回”腰部剧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20更新:2025-09-08 08:25:47

近期,一批中腰部剧集强势回归。2月中下旬,《漫城》《树下有片红房子》《怎敌她千娇百媚》等作品陆续开播。相较于凭借大IP势能引发关注的《难哄》,或依赖流量明星的《滤镜》《爱你》,这三部剧更注重内容本身。中腰部剧的密集上线,显示出视频平台正在重新评估市场格局,尝试调整内容策略。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剧集在制作和宣发层面均展现出差异化特色。《漫城》作为改编自饶雪漫小说的IP作品,上线首日便创下平台分账剧热度新高;而《树下有片红房子》则凭借扎实的剧本和演员表现,实现从零到观众自发传播的转变,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与广受关注的《难哄》同期播出的剧集,若仍能在特定群体中引发热议,已属难得。这类剧集普遍呈现出体量较小、情感主线突出的特征,且多由新生代演员担纲主演,属于市场评级偏低的“腰部剧”。然而,近年来视频平台对中腰部项目普遍持谨慎态度。自2021年明确“降本增效”战略后,精简此类内容成为平台控制成本的关键举措。相较而言,长剧集需耗时较长的制作周期和更高成本投入,而中腰部剧集因回报率难以保障,逐渐被边缘化。

2022年初,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提出,平台将资源倾斜至受众更广泛、更具创新性的A 级与S级项目。2023年,优酷副总裁谢颖表示,过去一年采购100部剧的规模,如今已大幅压缩至50部。腰部作品的采购量明显减少,或通过分账模式降低投入成本。平台正逐步淘汰数据表现不佳的项目,将资金更集中于优质内容的开发。这一趋势表明,近年来各视频平台的内容投资逐渐向头部大剧集中,小体量的A级剧,特别是情感类与偶像剧,已逐渐失去市场关注。不过,近期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方向。

除了近期集中上线的多部作品,市场上还有一批腰部剧正在蓄势待发。周翊然与包上恩主演的《江湖夜雨十年灯》、翟潇闻与吴施乐联袂出演的《以你为名的夏天》、胡连馨与樊治欣搭档的《满庭芳》均已顺利杀青,即将进入播出阶段。而徐若晗与周柯宇主演的《一枕春华》、郭俊辰与夏梦联袂的《引灯诀》、张予曦与毕雯珺合作的《深情眼》、蔡文静与陈靖可主演的《遇人不熟》以及陈鑫海与张淼怡搭档的《兄友妹恭》目前仍处于拍摄进程中。关于腰部剧为何再度回归视野,制片人阿淳近期正经历选角阶段的挑战。她曾试图坚持与某流量艺人合作,却因该艺人已锁定新项目而未能如愿。阿淳推测,团队提出的“艺人自主选择”与“档期已满”可能只是托辞,结合其与女二的搭配来看,艺人或许对二番女主人选存在不满。原本已为男女主设定CP的阿淳陷入两难,一方面要权衡女主人选的知名度与演技表现,另一方面则需考虑如何平衡剧集的市场潜力与角色适配度。

同样难以通过流量实现突破的还有制片人桔桔。她曾主导的一个古装偶像剧项目,原本已吸引流量明星加盟,具备成为S 级别爆款的潜力。“她(流量明星)已经找人测算过,认为这个剧本有爆款前景,愿意接演。但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我们宁愿放弃。”桔桔表示。最终,这个“命定爆款”的项目由平台看好的新生代95后演员接棒,导致整体评级大幅下滑。结合这两起案例可见,腰部剧的回暖背后似乎暗藏某种难以掌控的因素。主创团队在流量焦虑中被迫妥协,只能寄希望于“被动选择”可能带来的转机。“就选角而言,平台仍未改变原有策略。选择具有知名度的演员始终是稳妥之选。只是现在不会因选用非顶流演员就完全否定,仍存有适配评级的期待。”桔桔补充道。正如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所言:“流量本质是知名度的高低,但并非决定性因素。真正关键的是演员的表演功底与角色匹配度。随着观众日益成熟,评论的专业性与逻辑性显著提升,因此对演员综合表现的要求更高。仅依赖流量的演员终将被市场淘汰,同样只靠流量的制作团队也无法长久。”平台认知的转变,也与短剧形态的兴起密切相关。从某种角度看,情感类偶像剧与短剧所面对的受众群体存在显著重叠。

在追求低认知负荷轻松内容的市场中,观众呈现出差异化偏好:部分人沉迷于快节奏、直给式的短剧,另一部分人则更青睐高效传递甜宠元素的腰部剧。真正追求深度与现实题材的观众群体,既非短剧的主要受众,也难以成为腰部剧的忠实粉丝。这两类剧集实际上共享着同一类核心用户——那些重视精神按摩与情绪疗愈的群体。

制片人Nison指出,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填补了传统“小甜剧”的市场空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叙事尺度的升级。当前腰部剧的强势回归,实质上是试图重新夺回被短剧占据的市场份额。但这种调整仅触及表层现象,其根本动因在于行业逻辑的深层转变。

过往影视平台的内容布局主要遵循“头部剧 腰部剧”的双重策略:头部剧承担爆款创作,腰部剧则负责类型需求的补充,偶有黑马出现。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腰部剧的逆袭可能性远低于预期,许多作品为博眼球刻意制造话题,反而引发负面评价。正如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所言,这类剧集更接近“伪腰部”形态——既无法有效激活会员增长,也难以形成口碑效应。

在行业降本增效的背景下,腰部剧成为首批被调整的内容形态。这种结构性变革不仅改变了内容生产逻辑,也重塑了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标志着影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头部内容仍是驱动会员增长和促进付费转化的核心动力。基于此,业界曾对内容升级抱有极大信心,认为只要加大投入、提升制作水平,就能不断打造优质头部剧集。然而,三四年时间过去,现实情况却远未达到预期。头部剧的供给未能引领市场,反而遭遇了投资回报率下滑的挑战。特别是在会员获取与付费转化领域,头部剧的成效正逐步遭遇瓶颈。高昂的制作成本与市场回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头部剧的'高风险赌局'。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各大平台对'高投入、高流量、高制作、名主创'等要素无法确保'爆款'地位的清醒认知,其态度已逐渐趋于保守。

在这一趋势下,平台开始重新评估内容创作方向。相较头部剧动辄数亿的投入,小而精的项目在成本效益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更易获得认可与执行。通过这类作品吸引深度观众、打造口碑黑马,已成为一种更具性价比的策略选择。过去只要拥有大IP、大流量或爆款代表作的创作者,往往能获得平台的全力支持。然而如今,平台对小而精的作品表现出新的重视。腰部剧的制作成本通常控制在数千万元级别,相较于S级剧动辄上亿的投入,其风险更具可预测性。

即便腰部剧的市场反响未能达到预期,其对平台而言的损失也相对有限。但若某部作品以黑马姿态突破,其带来的收益回报则可能远超预期。制片人阿淳认为,不应以题材陈旧、故事老套为由否定爱情剧的市场价值。这类作品每年仍能持续走红,关键在于是否倾注真心。"用心拍的就是S级,不用心拍的,F级",他强调爱情这个永恒主题无需依赖巨大流量或资深履历,只需"用真心"。通过真诚创作,腰部剧同样能够实现S 级别的播出效果。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