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72更新:2025-09-08 16:21:19
堪称华语电影领域的实验之作,《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的竞争格局中呈现出独特的位置。虽然《魔童》以票房登顶,《蛟龙行动》则遗憾垫底,但需要指出的是,除《魔童》外,其他类型片对春节档乃至华语电影未来的意义,仍需被重新审视。个人认为《蛟龙行动》最具研究价值,作为唯一采用零点公映策略的影片,其提前点映的胆识与创新尝试彰显了制作者的突破精神。然而,当大年初一的票房数据揭晓后,该片在口碑传播中遭遇了双重困境——既受传统点映体系的惯性影响,又在追求即时娱乐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将硬核类型创新与电影工业化探索相结合的尝试,最终被现实的市场规律所检验。
七年前,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在春节档上映时也曾面临相似的挑战,观众中不乏质疑之声:大过年的,为何要观赏充满暴力与残酷的战争场面?然而,正是凭借其扎实的叙事与制作,该片在排片受限的困境中实现逆袭,最终夺得2018年票房冠军。时隔七年,尽管外部环境看似重复——排片压力、观众分化,但内核已发生转变。当下的观众更倾向于通过电影表达对"生而为人"的深层困惑,以个体视角的疑问与反叛构建情感共鸣,将"我是谁,那又如何"的哲学思考具象化为银幕语言。相较之下,《蛟龙行动》所承载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宏大主题,在当下更易被置于次要位置。但电影的价值绝非仅由票房数字定义,它在推动电影工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引发行业变革,《蛟龙行动》以深海探险为载体,与《流浪地球》形成海陆联动的文化现象。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两万里"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在华语电影的当代演绎中获得了与好莱坞顶级特效相媲美的技术突破。
影片中出现的山体与洞穴元素,在深海环境下原本作为黑暗的象征存在,它们如同陆地与月球上的同类地貌般沉默矗立,冷眼旁观人类在海洋中的壮举。然而在电影叙事中,这些自然形态被转化为承载军事冲突的实体载体,成为影像工业突破性表达的具象化符号。相较以往华语电影对金属质感的粗浅呈现,这部作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密工艺——从潜艇外壳的流线型设计到舰舱内部的仪表盘、管道系统,每个细节都经过工工整整的搭建。影片将"龙鲸号"潜艇塑造为真正的核心角色,其110米的庞然身躯由剧组按照1:1比例实景建造,内部结构更以手术刀般的精确视角进行全景式展示,通过潜艇兵的主观镜头带领观众深入探索这艘钢铁巨兽的运作机制,让冰冷的金属拥有了可感知的纹理与动态的生命力。
剧组匠心独运打造了横跨深海与陆地、涵盖50余个宏大场景的沉浸式环境。当选用IMAX银幕规格时,观众将获得超越常规的震撼视觉体验。影片中敌我双方的鱼雷对抗与高精尖声呐技术的运用,不仅通过精准的战术设计呈现,更借助演员细腻的台词表达与情绪传递,使这些关键情节升华为独立成章的视觉盛宴,令人赞叹不已。
《蛟龙行动》作为《湄公河行动》与《红海行动》的承接之作,在叙事层面进行了更极致的呈现。相较于前作,影片大幅削减了情感铺陈,仅保留与角色行动逻辑直接相关的抒情片段,其余内容皆以功能性叙事处理。这种取舍彰显了林超贤对类型片内核的精准把控,尽管其擅长的文戏创作始终不是个人艺术表达的重心,但他在战争场景中通过细节呼应《红海行动》的叙事脉络,延续了系列作品中"个体痛感在使命光辉下黯然失色"的核心精神。相较之下,这种克制的表达在春节档期引发的情感共鸣效率,似乎不及哪吒身上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穿心咒"符号。值得关注的是,林超贤自2016年《湄公河行动》开启创作新阶段后,已彻底摆脱对个体道德困境的聚焦,从《破风》《激战》转向更具史诗感的制作规模。其"实拍技术"的金字招牌在《蛟龙行动》中得到充分展现,据传拍摄期间大量水下戏份均坚持与演员共同完成,这种既源于实战经验的积累,又建立在导演专业自信基础上的拍摄方式,展现了对电影创作的敬畏之心。
《蛟龙行动》可被视为华语电影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正如詹姆斯·卡梅隆在执导《泰坦尼克号》之前曾拍摄过情节较为单薄的《深渊》,但通过不断积累创作经验,最终实现了艺术突破。因此,对于这部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品,观众应当给予更多包容与肯定,避免让其蕴含的创新价值在片面的数据争论中被消解。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