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2小时微短剧收费上百?消保委:吃相过于难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58更新:2025-09-08 18:31:38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凭借短时性、碎片化的叙事特点,迅速在短视频平台走红,用户观看时长和参与度持续攀升。然而,这种现象也伴随着诸多质疑,包括内容同质化严重、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引发关于行业规范与创作价值的广泛讨论。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某短视频平台观看2小时微短剧需支付上百元费用。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位女士称在观看几集后被弹出付费链接,需跳转至微信小程序充值才能继续观看。充值168元成为会员后,仅能解锁79集内容,而平台显示的总集数为200多集。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测试发现,四部微短剧分别关联不同微信小程序,部分采用单剧付费模式,需购买"K币"或"看点"等虚拟货币逐集解锁,也有提供月度、年度会员服务的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单部微短剧的总时长通常仅2-3小时,但收费却接近百元。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微短剧通常通过多平台推广发布,以提升曝光度并获取流量。部分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如博主和UP主,会主动在个人账号中推广剧集的前几集。这种前期免费的策略旨在吸引观众点击,从而锁定潜在受众。在积累一定关注后,运营方可能选择直接在平台进行剧集广告投放,或引导用户跳转至微信小程序观看完整内容,并通过该渠道实现商业变现。

图片

江苏消保委指出,微短剧作为视频行业的一种创新形式,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在内容层面,多数作品存在同质化严重、剧情缺乏逻辑性、宣传导向低俗等现象,主要依赖情节冲突刺激用户付费观看,这种以"多巴胺"为核心的消费模式已偏离产品本质。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通过"0.9元解锁单集、9.9元买断全剧"等低价促销手段吸引用户,但实际观看成本可能高达百元,涉嫌虚标价格误导消费。在支付环节,部分小程序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未明确展示使用规则、用户协议等必要信息,付款页面设置防截图技术,且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特别容易导致老年用户在操作不熟悉的情况下产生非自愿消费。

针对行业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2023年起持续推进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已累计下架包含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作品25300余部、共计1365004集,同时清理违规小程序2420个。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网络微短剧的野蛮生长态势,为行业健康发展营造了更规范的环境。

图片

网络微短剧行业亟需建立“黑名单”机制,明确要求各网络视听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对存在违规内容的微短剧及时上报并纳入行业负面清单,通过全行业通报督促平台迅速下架,形成多方协同治理格局。此举旨在防止违规作品通过变相传播或更换形式转移至其他平台,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微短剧作为新兴内容形态,更应在快速崛起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数据显示,优质微短剧可实现“小而精、小而美”的创作路径。行业参与者应坚守正确价值观,通过创新形式传递积极内容,同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摒弃短期逐利的粗放经营模式。针对老年群体,平台需在尊重其审美偏好和观看需求的基础上,构建“适老化”内容生态,通过技术适配、内容优化等措施,营造安全、舒适的网络观影环境。

《经济日报》指出,微短剧作为竖屏时代的“刚需”内容,不应陷入“雷剧”“爽剧”“擦边剧”的低端竞争,更需警惕资本过度介入导致的价值扭曲。主流平台强化内容审核、监管部门完善制度约束,既是规范行业发展的信号,也昭示着微短剧必须尽快回归文化精品创作本源,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信赖。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