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名媛诈骗记:脑控京城四少,假扮红X代,卷走4000个W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64更新:2025-09-09 05:48:24

在剖析《内部讲义》中多个诈骗案例时,三人小组的成员构成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纽带——红姐。作为团队的定海神针,刘志用理性思维把控全局;而小虎则作为应对突发状况的机动人员,随时待命。但值得玩味的是,这对看似对立的搭档,其行动始终与红姐保持着默契共振。当空壳被层层剥削至濒临崩溃时,正是红姐用那份被刻意隐藏的真诚,为整个计划注入最后的生命力。

然而,鲜有人注意到红姐自身亦具有双重身份。她不仅是精心编织骗局的操盘手,更是深谙人性弱点的幕后推手。最近观看了网飞剧《虚构安娜》,剧中主角安娜·索罗金的姓名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假扮名媛、游走纽约上流社会的诈骗女王,与红姐的行事风格如出一辙。出于好奇,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位昔日的犯罪先锋已被保释,如今在自家天台佩戴电子脚镣,却依然举办时装秀,似乎在试图重归名流圈层。

图片

左图展示的是该女子刚被捕时的画面,而她出狱后竟在家中举办时尚派对。前不久,我在一本名为《法庭内外》的老杂志上看到一起真实案件,案中的女骗子与安娜一样手段高超,早在零几年便伙同他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近4000万元。今天,我将讲述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假名媛诈骗案。

2005年12月7日,北京市刑侦总队接到一起报案。报警人李兆亘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浏阳河饭店遭遇绑架,绑匪索要1053万元赎金。令人意外的是,李兆亘声称自己当时就在绑架现场,有30余名黑衣人手持刀枪闯入饭店,将他的妻儿劫持至公司要求转账。其中,为首的绑匪周北方被指正在保外就医。警方认为此案重大,立即立案并出动100余名警力展开调查。次日,周北方被拘留,李兆亘也带妻儿前往公安局做笔录。

在警方询问案件细节时,范平平痛哭流涕地描述:“11月21日,周北方和他的手下请我吃饭。在酒店包房内,突然冲进来十几人,身材高大且穿紧身衣。其中一名光头和纹身男子对峙,周北方翻脸宣称自己是京城四少,并质问‘我是好惹的吗?’随后动手殴打我和儿子,致使儿子满脸是血。”根据范平平的叙述,周北方被塑造成黑社会形象。然而,周北方被拘后坚称自己无罪,声称11月21日与范平平仅是商业往来的协商,并表示当时并无绑架行为,只是朋友带来的七八人撑场子,且未携带任何凶器。

警方核查后发现,周北方的供词属实。其一行人并未携带武器,而范平平所述的“殴打”实为争执中有人意外打中李兆亘。此外,“被绑架”的范平平母子在当天已被释放。案件的另一个疑点在于,李兆亘为何延迟报警。从11月21日事件发生到12月7日报警,时间间隔长达半个月。调查显示,范平平在这期间行为异常:先致电公公要求撰写举报信,随后安排孩子出国避险,才让李兆亘前往公安局报案。范平平解释称:“为让本就有案底的周北方再陷囹圄,采取鱼死网破的策略。”

最终,警方查明周北方与该夫妇并无深仇,而李兆亘则承认报假警以报复被撤资。据交代,范平平意图让周北方背上新的刑事案件,使其无法再从事社会活动。然而,随着调查深入,范平平与李兆亘被证实合伙诈骗超过5000万元,专门针对富裕人群。北京警方迅速实施抓捕并开展审讯,李兆亘很快交代事实,但范平平始终坚称资金来自他人投资。调查显示,早在20年前,范平平在与李兆亘相识之前,便已涉足数千万的“商业活动”,其手段之隐蔽令人咋舌。

图片

这家企业在1994年通过使用他人身份证件分别在北京和广州注册了两家空壳公司。北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范平平,她冒用该法人代表的签名,以北京公司名义向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申请了2000万元贷款,并将自己作为担保人。随后,她通过安排妹妹担任广州公司的监事,完成财务操作,并促使自己的集团公司对广州公司进行投资,获取85%的股权,从而将广州公司实质上转变为自家企业。通过生意往来的名义,范平平妹妹将北京公司的2000万元贷款资金分批转入广州公司账户。作为广州公司最大股东和监事,姐妹俩成功获取资金,且此过程始终未被银行审查追溯。该笔贷款最终成为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十年未被发现。直到2005年范平平被北京警方逮捕,相关账目才被揭露。在法庭上,她坚称贷款资金系来自其信任的艺术家朋友黄胄,并声称黄胄经营炎黄艺术馆需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借出款项填补艺术馆运营缺口。

图片

炎黄艺术馆由黄胄于1991年创办,是我国首座民办公助的大型艺术馆。范平平提及的所谓经营细节颇具说服力。公众普遍知晓该艺术馆与黄胄的关联,但了解其实际运营情况者寥寥,毕竟艺术产业本身耗资巨大,经营亏本需填补资金缺口属正常现象。范平平将真实事件与常识性推测结合编造故事,令人信以为真。她进一步声称,黄胄原本计划通过贷款从事铜版纸贸易,但因市场低迷未能实现。随后她转而将资金投入广州某公司,开办商场,却对具体项目避而不谈。若仅因私人交情便让范平平代理贷款,此举过于主观,而范平平或许已察觉此点,顺势编造客观理由,称由于合同周期为20年,黄胄年事已高担心无法完成履约,故选择授权其代理。黄胄于1997年逝世,范平平敢于在法庭上讲述此番话,或正因当事人已离世、无从考证。而她是否早在事发前即有预谋,抑或仅为应对司法程序临时编造,难以判断。待2000万资金到手后,范平平沉寂八年,后转任国经协研究院副院长。

图片

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至2006年实现全国联网查询后,骗贷行为变得更加困难。此时,范平平开始另辟蹊径,转向金融诈骗领域。然而投资活动多由资本阶层主导,她为突破阶层壁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身份建构。通过深入研究,她意识到单纯商界身份难以融入上流社会,遂选择依附具有政治背景的男性。李兆亘成为其精心打造的"政治面具",虽实为离婚带两孩的无业者,但凭借其外貌特征与沉默气质,被赋予了特工般的神秘感。范平平巧妙利用其姓氏,对外宣称李兆亘为开国情报英雄李克农的孙子,借其历史功绩重塑李兆亘的政商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农曾担任中央情报部部长,负责国家安全事务。在范平平的操作下,李兆亘的职位从已撤销的"部级"调整为"局级",并获得了"特派员"等特殊头衔。这种身份包装在信息不透明的时代显得尤为有效,配合专车与军装司机的配套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其政府高官的假象。在公众场合,范平平频繁介绍其"李局"身份,令周围人形成统一认知。与此同时,她于2004年创立国研发企业改革与发展经济研究院,自任法人代表,实现了爱情与事业的双赢。

图片

该机构公开宣称的核心业务涵盖企业战略咨询、投资可行性分析及外资对接服务。凭借李兆亘作为"高干男友"的特殊背景,机构迅速获得大量合作机会,为范平平带来显著的业务增长与资金流入。随着商业往来增多,范平平逐渐接触到更多政府部门官员及社会精英。然而令人蹊跷的是,其签署的所有合同均未实际履行,采用"资金到手即失联"的拖延策略。为增强伪装效果,范平平对李兆亘的背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甚至对国家机关架构了如指掌。在一次与官员的宴席中,当李兆亘接听电话离开时,范平平随口询问"谁啊?吃个饭都不消停",李兆亘回答"小邱"后,范平平立即补充"那是领导人的秘书",让在场干部对两人的关系产生信任。半年后,这对搭档在五星级的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举办婚礼,宴请各界名流作为证婚人,正式公布彼此身份。

图片

众多演艺界人士曾在这家五星级酒店举办婚礼,但事实上,范平平与李兆亘的婚姻只是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两人并未实际领取结婚证,通过这种方式博取眼球,借助“高干老公”的身份为事业铺路。在各类社交场合中,范平平总将李兆亘作为重要嘉宾隆重介绍,而李兆亘则负责保持沉默、维持形象。尽管部分人对这场婚姻存疑,但在社交宴会上,众人往往选择保持缄默。随着范平平的案例引发关注,更多人开始效仿,最终导致上海商人周老板在2005年因投资“王府井大厦”项目而遭遇重大损失。

图片

王府井不仅承载着商业功能,更暗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周老板为获取项目资源,前后投入千万用于打点关系、宴请宾客,却始终未能触及实质性进展。随着人脉拓展,范平平夫妇被引荐至其社交圈。见面时,范平平递上名片坦言:"您找到我们是明智之举,我们研究院隶属国务院,专为政府及大型国企提供项目支持。"随后介绍李兆亘:"这是我丈夫,现任中央领导职务,平常公务繁忙难以接见,今日算您幸运。"周老板见状立即表露投资意向,范平平则以"您大哥会为您处理"为由,暗示李兆亘将介入后续事宜。

为巩固合作,周老板持续向范平平夫妇输送资源,仅服饰支出便达数十万元。范平平借此机会频繁邀请各界贵宾出席饭局,甚至安排孙中山后人参与。这种高调操作使周老板对范平平夫妇愈发依赖,却未曾察觉项目始终未见实质进展。范平平多次以模糊回应搪塞,实则两大原因:其一,该项目不具备操作可行性,通过虚假信息促成合作风险极高;其二,周老板的财力令其产生依赖心理,需持续维持这种信任感。

某日范平平坦言:"看您是个实在人,我直说吧。您关注的项目实际已造成七亿亏损,若想接手需先行填补窟窿。这分明是无底洞,您自行斟酌。"为增强说服力,她甚至安排两位假扮领导的人员与周老板共进晚餐。周老板信以为真,最终放弃原计划。殊不知,这不过是范平平为转移视线的又一计谋。此时,李兆亘已开始谋划更大规模的骗局。

2005年,伴随纳米技术的全球热潮,中国亦在这一年成立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范平平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计划成立研发机构,却不愿独自承担风险。她将目光投向周老板,成功说服其出资五百万。范平平虽无技术背景,却善用资本运作手段,通过报纸锁定黄世鲜教授作为技术依托。该教授在知网登记十三项专利,研究方向聚焦亚纳米技术领域。范平平承诺给予其10%技术股份,便与周老板完成公司注册。

公司成立后,范平平借机将儿子推上前台担任法人代表,声称其在英国完成牛津博士学业。为确保财务控制,她仍让妹妹担任会计,因十年前曾协助骗取两千万贷款。公司运营期间,范平平指示周老板购置奥迪A6与保时捷卡宴,供家族成员使用。随着合作深入,周老板对范平平夫妇的信任达到顶峰。

然而,李兆亘的野心已悄然膨胀。他私下向周老板求助,谎称手握数十亿国家安全基金,近期因投资建设银行原始股票导致资金缺口,需借款周转。周老板信其"中央领导"身份,分批汇入千万资金。李兆亘虽未完全骗尽周老板,但其长期以借贷名义侵占资金且拒不偿还的模式已初现端倪。一年前曾借取五百万的商人,因到期未获偿还直接起诉担保公司,导致李兆亘陷入债务危机。

图片

案件资料中并未提及具体车辆型号,但根据2005年S80车型的相关信息显示,该车整体表现尚可。李兆亘将购车余款转入情人杨晓慧账户,据查证其与范平平共同实施诈骗行为两年间,表面上维持夫妻关系,实际上长期维持婚外情,累计向杨晓慧转账金额达400万元以上。而范平平则在同期结识了周北方,该人物背景显示其家族确系高层干部,其父周冠五曾担任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北方本人在首钢集团任职至助理总经理职位。经调查,周北方涉及受贿行贿案件,涉案金额总计900万元,于1996年因相关罪行被判处死缓。

图片

周北方的父亲周冠五担任首钢集团董事长,并曾多次当选人大代表。2005年6月,周北方在保外就医后出狱,随即开始筹划重新步入商界。经人引荐,他与范平平相识,后者提议其先在研究院任职。周北方虽资金有限,却凭借人脉资源,以50万元注册了中泰瑞宏证券投资咨询中心,该机构归属范平平的研究院体系。由于保外就医期间无法担任法人或股东,范平平便安排其子代持相关职务。

在与范平平合作过程中,周北方结识了两位煤业老板——姓李与姓马者,后者意图办理煤矿开采许可。范平平夫妇迅速抓住商机,与周北方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创办能源公司。李老板出资3000万元成立中泰生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东包括李老板本人、范平平之子及范平平的研究院。此外,李兆亘还从李老板处借款400万元。

随着合作深入,周北方逐渐察觉到范平平夫妇刻意隐藏的真相。某日,朋友甘老板调侃询问其近况,周北方提及与"中央调查局局长"李兆亘的合作,引发甘老板警觉。对方提醒周北方,曾有自称李可的"高人"实施诈骗,建议其及时追回资金。

为避免事态扩大,周北方暗中与多位商人商议,要求返还资金。尽管报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他仍选择通过私下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周北方将范平平夫妇邀至浏阳河饭店包间,后者被迫部分退还资金。然而,更令范平平夫妇焦虑的是周北方已掌握李兆亘身份造假的事实,这直接威胁到其非法经营的根基。

面对危机,范平平采取主动策略选择报警,试图以"贼喊捉贼"的方式将周北方再次送入监狱。周北方在压力下坦白真相,直接指控李兆亘身份造假。李兆亘因心虚最终在公安局坦白交代,而范平平则始终否认诈骗行为,声称所涉资金为合法投资,并在庭审过程中表现得异常镇定。

图片

庭审现场陷入混乱,范平平、李兆亘与范平平的妹妹因身份信息造假产生激烈争执。当法官询问范平平妹妹的文化程度时,她回答:"我是大学本科,但起诉书上却写着高中学历,怎么写都行。"然而,范平平此前声称自己拥有英国留学背景,此刻却在民族问题上混淆视听——她自称满族,但其亲弟弟妹妹却在法庭上坚称自己是汉族,导致三人就民族归属展开无休止的辩论,使旁听席陷入困惑。

这场混乱源于范平平精心设计的身份骗局。她操纵户口簿信息,将出生年份篡改为1963年,而妹妹的真实出生年份为1960年。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范平平实际出生于1956年。面对质疑,她试图将矛头指向李兆亘,声称自己见过其工作证,并指出上面印有"中央调查委员会主任特派员"的职务信息。

然而李兆亘当场揭露真相,坦言自己本名是李可,并否认与"李克农"的关联。他指出所谓中央调查局的职务信息纯属虚构。范平平见谎言被戳破,转而向法庭展示公司虚假宣传:"我们的纳米技术获得美国ACC认证,领先世界50年,公司估值数亿。"实际上,她请来的技术顾问黄教授早已失联,仅在文件上署名。

最终,范平平仍拒绝认罪,声称所有证词都是捏造,并指控警方存在刑讯逼供行为。这场充满谎言的庭审持续发酵,暴露出多方精心编织的骗局网络。

图片

法律的天网终究无法逃脱,范平平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该案涉案金额高达近四千万,其之所以未能获取更多非法利益,关键在于李兆亘的轻举妄动泄露了身份。在信息流通尚不发达的年代,范平平深谙信息差的利用之道,她通过真假掺半的手段虚构自身与李兆亘的身份背景,同时精准掌握权力阶层及其关联网络,借此获得进入高端社交圈的通行证。随后,她通过培植人脉关系展开系统性诈骗活动。这种利用权势光环实施欺诈的手段,当时被称作“拉大旗作虎皮”——权势越大,可编织的虚假外衣就越加恢弘,所能获取的非法所得也越丰厚。然而,这一典型的狐假虎威案例终以狐狸尾巴暴露告终,其精心构建的权势假象终究无法掩盖犯罪事实。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