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99更新:2025-09-09 06:51:05
自开播以来,《以爱为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主演王鹤棣的职业生涯遭遇首次重大挑战。从“歹毒运镜”到“土味穿搭”,各类吐槽层出不穷。随着剧作质感欠佳逐渐显现,演员的表演问题也随之被放大。剧中王鹤棣的原声台词缺乏层次感,频繁导致观众出戏。相较于《香蜜沉沉烬如霜》中“东方青苍”的恢弘气场,“时宴”角色在气势与魅力的塑造上明显逊色。
《以爱为营》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源于王鹤棣的流量加持。作为新晋流量明星,若能借此剧打造爆款作品,其热度与资源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但目前该剧似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顶流艺人难以维持持续的优质作品产出,往往陷入口碑下滑与热度递减的困局。以李现为例,继《亲爱的,热爱的》之后,其主演的《赤狐书生》《古董局中局》豆瓣评分均未过及格线,票房表现同样乏力;而《山河令》带来的热度红利尚未消散,龚俊便接连遭遇作品失利,或因评价两极分化,或因市场反响平平,其最新作品《我要逆风去》最高市占率仅为4.2%。
云合数据揭示,随着流量时代的持续发展,顶流演员的稀缺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剧集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豆瓣评分达到52%的剧集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0%,平均每部剧集评分提升至6.6分(增幅0.42分),而评分突破8分(需至少1万评分人数)的优秀作品仅有9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数据持续向好,但演员梯队建设却陷入困局——以往依靠流量迅速崛起的明星如王鹤棣、赵露思等现象级人物已难再现,配角群体持续走高,扎堆出现的"待爆帝"却难以形成真正的顶流势力。这种行业格局的转变标志着传统流量逻辑逐渐失效,中国影视行业正式迈入后流量时代。
2015年,随着"归国四子"现象的引发,"流量"逐渐成为衡量新生代演员影响力的关键指标。这一概念的普及在同年《盗墓笔记》的热播中得到充分体现,该剧在爱奇艺平台上线仅22小时便实现点击量破亿,累计播放量达到28.81亿次,两位主演也因此跻身"四大流量"之列。
《盗墓笔记》作为网络文学IP改编的典范,充分释放了网文IP的市场价值。2016年被业界视为IP元年,《微微一笑很倾城》《如果蜗牛有爱情》《青云志》等作品接连登陆荧屏,标志着网文IP对影视行业的深度渗透。在丰富的内容供给下,剧集市场不仅开辟了全新的内容赛道,更催生了艺人流量红利的新生态,形成"剧捧人"的良性循环。这种市场逻辑下,《镇魂》《陈情令》等耽改剧的爆火,印证了CP文化对演员知名度的助推效应,而暑期档《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琉璃》等剧则掀起了"八月男友"现象级讨论。
《镇魂》《陈情令》剧照(图源:豆瓣)然而,依赖IP的顶流在近十年影视市场的积累中逐渐失去原有的光环。质量参差不齐的"大IP"现象已使市场泡沫破裂,流量明星的持续走红神话也逐渐破灭。从IP作品的市场表现来看,偶像剧仍是爆款集中领域。这类剧集凭借梦幻叙事特性能够迅速吸引粉丝群体,带动收视热度。但其内容空洞化的问题日益凸显,最终反噬了依赖IP的明星阵容。具体分析IP偶像剧类型可见,古装奇幻题材相较现代都市题材更具造星潜力。古偶剧通过架空世界观降低叙事门槛,角色塑造往往依赖精良的服化道设计,演员仅凭外形优势即可获得观众认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两部古偶剧《七时吉祥》与《护心》却未能延续这一趋势,因剧情逻辑漏洞和人设崩塌引发口碑下滑,导致剧集热度快速消退,未能为主演带来预期的流量收益。
《七时吉祥》《护心》(图源:豆瓣)的播出现象由此可见,观众对古偶题材的叙事深度要求日益提高,剧集整体质量已成为衡量此类作品的核心标准。相较之下,现偶因更贴近现实生活,其创作承受的舆论压力也更为严苛。若角色职业素养缺失或剧情设定脱离现实,极易引发观众反感。例如《以爱为营》中财经记者的专业背景被质疑缺乏可信度,《你是我的人间烟火》中"白粥"等情节则被指不符合当代观众的价值取向。
在《你是我的人间烟火》"白粥"剧情引发广泛争议后,尽管话题度持续攀升,但观众的注意力并未有效转化为演员的个人影响力。随着市场可供选择的内容日益丰富,顶流的热度价值正逐渐被稀释,粉丝在支持偶像时也呈现出更理性的选择倾向。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下影视行业流量转化机制的深层矛盾——当优质内容成为标配,单纯的热度已难以支撑演员的市场地位。
商务资源被视为衡量市场对头部艺人信心的重要指标。从2023年明星商业代言情况可见,肖战、王一博、杨洋的代言数量仍保持显著领先。截至2023年6月18日,肖战以30个代言总数位居榜首,王一博以25个紧随其后排名第二,杨洋则以24个代言总数位列第三。
从粉丝“喜新厌旧”的追星心理出发,流量群体本应呈现快速更迭的特征。然而,当前榜单显示流量格局趋于稳定,断代现象日益显著。尽管每年均有大量具备实力的艺人崭露头角,他们凭借优质作品与出众外形获得市场关注,但晋升至顶流仍面临挑战。陈哲远、侯明昊等艺人被贴上“待爆帝”标签,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热度不足或许并非顶流本身缺位,而是粉丝基数被初代顶流所占据,形成明显分流。在流量时代初期,资本大量介入推动“流量明星 大IP 大制作”的商业化路径。这一模式为顶流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易烊千玺凭借《长安十二时辰》与《少年的你》实现双线突破;王一博在《陈情令》后,通过《无名》《热烈》等优质电影作品获得市场认可。
《少年的你》《无名》(图源:豆瓣)在流量市场鼎盛时期,早期顶流艺人凭借庞大的粉丝基数享受着时代红利。随着职业发展进入稳定阶段,艺人与粉丝之间逐渐建立起更深层的情感纽带。值得关注的是,顶流群体中女性粉丝对女艺人(小花)的忠诚度往往高于男性粉丝对男艺人(小生)的追随。这源于剧集市场中女性作为核心受众的消费特性,她们在偶像剧中更容易产生情感投射,而对男艺人则更倾向于构建"男友式"的想象空间。
然而当前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四大流量"中已有半数淡出公众视野,其余男艺人相继曝出税务问题与个人生活争议。当"男友"人设崩塌时,粉丝群体的流失便成为必然。相较之下,女艺人则展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与职业韧性,从85后花旦到00后新生代,她们在有限的内娱资源中不断拓展事业版图。例如,85后赵丽颖在正剧与偶像剧间自如切换,90后杨紫则凭借《亲爱的,热烈的》《长相思》等作品持续创造市场价值。
赵丽颖《风吹半夏》与杨紫《长相思》的剧照(图片来源:豆瓣)展现了女艺人与粉丝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尽管部分顶流艺人面临舆论争议,但只要其行为未触及原则性问题,粉丝群体往往仍会给予理解与包容。在情感联结层面,女艺人与女粉丝的互动更易受到女性间互助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纽带。
从性别维度观察,资本方和艺人团队在商业价值稳定性考量下,倾向于采取代际搭配或二度合作的策略。这种模式选择不仅反映了娱乐圈的竞争格局,更暗示了资本市场对流量风险的持续警惕。相较于早期对顶流的热捧,当前影视圈对流量明星的运作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
在行业发展趋势上,随着公众对流量现象质疑的加深以及影视寒冬的持续,资本投入逐渐趋于理性。早年通过天价合约打造的顶流艺人,其作品质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而如今的艺人则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顶流难以实现身份转换,只能长期停留在既有的市场定位中。
以罗云熙、任嘉伦为代表的艺人,即便取得一定热度,其作品类型仍以古装奇幻或现代都市题材为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较为罕见。而所谓"待爆帝"则陷入更深层的困境——持续产出同质化作品导致个人发展受限。张凌赫自出道以来,始终活跃在古装和现代偶像剧领域,虽有《宁安如梦》等新作,但情感表达仍显生涩,显示出类型固化对演员成长的制约。
顶流之间存在的鸿沟,唯有通过高质量的作品才能弥合。这表明,当顶流实现爆红之后,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作品筛选更需谨慎考量。
顶流作品的第二阶段呈现出显著的流量格局调整,这一变化不仅源于艺人自身因素,更与外部环境的演变密切相关。在影视行业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悬疑、科幻等类型化内容数量激增,观众得以根据个人偏好主动选择相应类型的作品。在此背景下,真正符合全民爆款标准的内容寥寥无几。大量以现当代爱情和古装爱情为核心的剧作因内核空洞,难以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导致其国民度持续下滑。从近年爆款榜单可见,受众偏好已从《古剑奇潭》《白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传统类型剧,转向《觉醒年代》《人世间》《狂飙》等兼具思想深度与叙事张力的作品。
《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狂飙》《人世间》(图源:豆瓣)当前影视行业呈现“剧集带动艺人热度的模式逐渐失效”趋势,资本开始重新审视顶流艺人的可持续价值。随着圈层化与内容差异化成为主流,传统“流量 戏骨”组合已显疲态,具备扎实演技的“戏骨”正成为新的顶流标杆。此前毒眸(id:DomoreDumou)在《“八月男友”王鹤棣,究竟能火多久?》中指出,短期热度标签如“八月男友”难以等同于长期价值,更应定位为“季度顶流”。流量红利消退的背景下,艺人晋升路径日益狭窄,爆红门槛显著提高,导致流量市场竞争加剧且标准更为严苛。以于适为例,凭借《封神》中硬朗的形象成功突围,通过封神训练营系统训练掌握了骑射、武术、表演等多元技能,精准契合当下粉丝对内容品质的期待。此番突破使于适迅速获得商业与影视双重资源加持,包括登上九家时尚杂志封面,与Dior、娇兰等一线品牌达成合作,同时《欢迎来到我身边》《我的阿勒泰》等项目均达到行业上游制作水准。
在影视行业流量获取方式发生转变的当下,艺人亟需精准定位契合自身特质的角色定位,并通过打造高口碑作品完成品牌资产构建。以2023年成毅主演的《莲花楼》为例,其塑造的"李相夷"角色成为其角色谱系中的标志性形象。
在《莲花楼》李相夷(图源:豆瓣)的热度余温未散之际,流量市场的快速更迭与行业环境的严酷考验,正将艺人推向关键抉择。当艺人凭借首部作品跻身顶流行列后,后续作品的创作质量成为维系事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王鹤棣等新生代艺人备受关注的"第二部",实则是其职业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既是商业价值快速转化的关键窗口,也承载着艺术造诣突破的艰巨任务。然而在资本驱动下,部分团队仍执着于复刻既往的运作模式,导致艺人长期困于古偶题材难以突破。这种路径依赖不仅制约了表演技艺的精进,更使粉丝口碑与公众形象面临持续流失的风险。行业数据显示,流量市场始终存在"后来者"的挑战,艺人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创作诚意,已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选择深耕内容还是盲目迎合市场,既是艺人个人发展的分水岭,更是整个行业转型的关键指标。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