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港片完美收尾:《误判》的「破」与「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03更新:2025-09-09 10:53:36

2024年港片呈现多元化的精彩呈现,诸如《九龙城寨之围城》《焚城》《破·地狱》《年少日记》《白日之下》等作品层出不穷。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港片创作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型,既打破了传统叙事框架,又在题材与表达层面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图片

香港影视创作者正日益聚焦于人性深层次的探索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呈现,同时在类型化创作上呈现出愈发精细化的趋势。即将登陆银幕的电影《误判》或许将成为观众今年接触的最后一部港产影片,根据已观影的点映反馈,该片不仅有望为2023年的香港电影创作画上圆满句号,更可能为后续港片在类型创新领域开辟全新的发展方向。

图片

电影团队由监制黄百鸣与担任监制、 director 及领衔主演的甄子 Dan 合作打造,二人携手推出的《叶问》系列堪称近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香港动作电影系列之一,不仅获得观众的高度赞誉,更取得优异的商业成绩。

图片

《误判》以香港真实司法冤案为蓝本,讲述了一起因法律程序瑕疵引发的错案。2016年,青年马家健因代收快递被错误指控涉毒,最终在认罪协议下被判入狱。然而在公众舆论持续施压的背景下,案件于2021年启动再审程序,马家健最终获得平反,重获自由。这起看似单纯的司法疏漏事件,实则暗藏利益纠葛与黑帮势力的干预。值得注意的是,为马家健代理的"师爷"陈强利并非真正为其辩护,而是受雇于幕后操控者,通过引导当事人认罪来掩盖真实雇主的非法行为。该片选择这一典型案例作为叙事核心,旨在揭示司法体系中权力寻租与程序正义间的矛盾,以及社会对法律误判的集体反思。

图片

为寻找更具深度的叙事切入点,《误判》特别塑造了律师霍子豪这一角色。他性格刚烈,曾是警察,因对司法制度的弊端深感不满,选择转型律师以期从制度源头推动改变。而他接手的首桩案件"马家杰案"(原为"马家健案"),恰恰成为展现其专业素养与道德立场的契机。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霍子豪不断遭遇各怀鬼胎的阻碍者,这些角色的设置有效回应了香港动作片常被诟病的"主角动机模糊"问题。影片以五场精心设计的实景动作戏构建叙事张力,每场打戏皆源于霍子豪的个人遭遇与调查困境,通过层层递进的冲突展现其作为文武双全的独立执法者的成长轨迹,使角色形象在激烈的对抗中愈发立体完整。

图片

拆解影片中的五场标志性动作戏,能清晰看到甄子丹作为导演的创意布局:从警队突袭到狭窄巷道中的对决,从车库追逐战到多对一混战,直至港铁站内紧张的1V1单挑。这些场景设计展现出导演对动作语言的持续革新,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尤其在开场的突袭击段中,导演大胆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营造出强烈的沉浸体验,仿佛将观众带入枪战游戏的临场感。这种创新恰好印证了业界普遍认为电影的未来将趋向更高的沉浸感与互动性,而动作电影因其独特的视觉张力,天然具备实现这一趋势的潜力。甄子丹通过实践,既呼应了时代审美,又开创了动作片叙事的新维度。

图片

以《杀破狼》《导火线》为代表的甄子丹早期作品中,暴力美学与硬核格斗风格贯穿始终。在港铁决战的场景里,列车的每一处细节都可能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也可能化为吞噬生命的陷阱。令人震撼的是,这位武术影帝已年过六旬,却仍能在银幕上展现令人惊叹的格斗实力。面对体型占优的对手,霍子豪始终毫不退缩,即便被打得满面鲜血,依然执着地将证人送往法庭,为马家杰争取清白。这种在绝境中坚持正义的使命感,注定会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图片

除了在动作层面的创新之外,甄子丹此次执导作品更显著地加强了剧情对话的比重。他在片中挑战了多场高难度的法庭戏,饰演的检察官角色不仅需要输出大量专业性台词,更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展现紧张氛围。正如角色背景所示,霍子豪从警队转任律政司的设定恰与他能文能武的特质相呼应,尽管常自嘲膝盖不够灵活无法追捕罪犯,但对正义的坚守始终贯穿始终。许多动作演员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往往寻求通过剧情表达来拓展戏路,甄子丹在相近年龄迎来霍子豪这一角色,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个人艺术转型的积极成果。

图片

令我印象深刻的两个情节片段,第一个发生在霍子豪紧急寻找案件证据的关键时刻,他通过昔日与律师同事们打赌的约定获得了实质帮助。这些同事并未空谈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支持,让霍子豪瞬间感受到团队力量,众人合力搜寻最终找到突破口,那种并肩作战的热血感令人振奋。第二个片段展现了霍子豪与检察官杨铁立之间的旧怨,霍子豪怀疑对方与幕后势力勾结,而杨铁立则认为他不守规矩。两人最终在争执中爆发激烈冲突,但这场架打的更像是两个顽童的较量,事后却意外达成和解,携手对抗恶势力。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桥段,既缓解了剧情的紧张氛围,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图片

身为港片迷,如今观看此类作品时心境颇为微妙。一方面渴望重逢那些承载港片记忆的老戏骨,他们的存在让影片自带浓厚的本土风味;另一方面又期待演员能有所突破,不固守既往形象。《误判》在选角上恰好兼顾了这两种期待。除甄子丹的转型之作外,张智霖的表演堪称最大亮点——他挑战饰演的欧柏文,原型为"师爷"陈强利。这位素以儒雅形象示人的演员,此次蓄须造型赋予角色沧桑感与世故特质,成为串联多方势力的核心人物。在采访中张智霖透露,虽非首次接触反派角色,但欧柏文的复杂性远超以往。这个在欲望中逐步沉沦的角色,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恶人,又打破了观众对"大好人"形象的固有联想,展现出极具层次的表演张力。

图片

在《误判》的创作中,诸多深受港剧港片观众喜爱的资深演员如吴镇宇、吕良伟、许冠文、郑则士、刘江、汪明荃、郑浩南等,均以不同角色身份参与其中。通过观看影片幕后花絮不难发现,这些演员虽已从业数十年,却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极致追求——即便仅有少量台词,仍会反复打磨细节,力求呈现最佳效果。这种持续焕发的艺术生命力,正是香港演艺界前辈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业态度所致。同时,影片也注入了新生力量,如张天赋饰演的李景威这一角色,作为霍子豪的徒弟,虽怀揣赤诚正义之心,却因性格使然难以延续师父的洒脱气度,常陷入挣扎与情绪波动。值得欣慰的是,"师父"始终以耐心引导其成长,这也印证了甄子丹在访谈中提及的评价:张天赋身上所展现的热血无畏,恰似他年轻时的影子。从戏内角色到戏外现实,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在合作中得以延续,成为香港影视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图片

《误判》的创作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社会现实议题的模式化呈现上,更标志着香港电影新老两代创作者共同推动的创新接力赛。随着"港片式微"的论调逐渐消散,这片艺术土壤正重新焕发生机,作为观众,我们应为这类创新实践多一些掌声与支持,期待更多充满创造力的电影人带来令人惊喜的新篇章。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