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6更新:2025-09-09 12:18:09
12月14日,由陈茂贤执导,黄子华、许冠文、卫诗雅、朱栢康联袂主演的喜剧电影《破·地狱》正式登陆内地院线。截至当前,该片已实现75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表现亮眼。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香港本土引发的现象级观影热潮:自11月9日上映以来,影片在港澳地区(其中香港占比超九成)累计斩获1.35亿港币票房,超越黄子华此前主演的《毒舌律师》1.15亿港币的票房纪录,荣登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榜冠军位置。
在以娱乐性和视觉冲击力著称的港产片市场中,《破·地狱》凭借其聚焦殡仪行业的写实叙事风格,以及相对克制的文艺表达,却意外斩获骄人票房。这一现象首先得益于由黄子华与许冠文联袂主演的超强阵容。黄子华近年来凭借《还是觉得你最好》与《毒舌律师》的成功,确立了其在港坛的"子华神"地位,市场号召力持续攀升;而许冠文作为1970年代港产片领域的开创性喜剧大师,《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经典作品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当新生代喜剧演员与资深喜剧泰斗携手演绎,《破·地狱》之所以能打破票房纪录,从某种角度看已显见端倪。
《破·地狱》凭借票房大获成功的同时,更收获了港陆观众高度一致的好评(豆瓣8.6分、WMOOV 8.2分),这恰恰证明该片的成功绝非单纯依赖明星阵容或商业元素。影片以华语电影中少见的殡葬仪式为叙事切入点,巧妙串联起生者与逝者、传统与现代、父权与子代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成功引发全球华人观众对生命意义、亲情羁绊及时代命题的深层共鸣与情感触动。这种直击人心的叙事力量,才是支撑其超越时间局限、持续引发关注的核心价值。
“破地狱”是一种融合佛教元素的道教仪式,据传源自目连救母的典故。目连罗汉目睹亡母堕入恶鬼道受苦,在佛陀协助下闯入地狱,以禅杖击碎地狱之门拯救母亲魂魄。该仪式起源于抗战时期,当时广东正一派法师将“破地狱”引入香港,如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的丧葬习俗。而电影《破·地狱》的剧情则聚焦一位原婚礼策划师道生(黄子华 饰)因故转行殡仪经纪,与合作的“破地狱”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 饰)在工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从喜庆新生的红事到哀悼亡者的白事,影片交织出一种荒诞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同时暗含着生存困境的无奈;当外行人置身于承载地域文化特色、渗透本土宗教色彩的超度仪式中,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便自然浮现。尽管《破·地狱》起初以商业喜剧的轻松基调呈现,甚至以"破地狱"法事的奇幻设定吸引眼球,但随着明叔(秦沛 饰)带领道生为客户迁坟的情节展开,影片迅速转向对死亡议题的庄重探讨,展现出死亡主题作品应有的悲悯与沉重。
影片以"新学徒"与"老师父"的观念冲突为主线,通过四至五场风格迥异的葬礼叙事,串联起青年男性及其家庭、母亲与幼子、同性伴侣等群体在面对生命终点时的复杂情感。在展现生死离别人间万象的同时,作品深入探讨了殡仪服务的本质指向——是服务于逝者还是生者,是延续传统仪式还是拥抱现代方式。随着道生与文哥从对立到理解、理念相互渗透的转变,影片中最引人深思的台词"生人也需要破地狱(超度),生人都有各自的苦难,殡仪是做给生人看的"成为核心隐喻。这种对亡者家属情感需求的深刻洞察,与宗教中关于轮回转生、灵魂永恒的观念形成了微妙张力。
老师傅文哥终身践行素食主义,严格遵守传统殡仪行业的祖训,以近乎虔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亡者。他深信佛道神话中关于轮回的教义,认为通过"破地狱"法事帮助逝者顺利转世是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因此,当顾客甄女士(韦罗莎 饰)坚持将子嗣尸体进行防腐保存时,文哥始终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执着,视之为违背天道的自私。而道生虽早年受商业思维影响,策划了诸多引发争议的举动,但在文哥的言传身教下,逐渐领悟到尊重生命本质的重要性。他虽秉持现世利益的考量,却在实践中展现了对逝者、同行、客户及身边人的敬重之情,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声誉。正是通过介入殡仪行业并成为文哥的合伙人,道生在无形中承担起促使其反思传统理念、修复郭家亲情裂痕的重要角色。
影片的第二条主线则聚焦于文哥与子女之间错综复杂的亲情纠葛,以此展现经典东亚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与和解过程。通过文哥兼具父亲、师父及传统仪式传承人的多重身份,影片巧妙地将民俗元素与更深层的家庭主题紧密相连。他曾在违背儿子意愿的前提下将其引上喃呒师傅之路,又以严苛的教诲方式促使儿子选择逃离;对女儿郭文玥则因"女人不洁"的祖师爷戒律拒绝其接班,导致她陷入被父亲否定的创伤之中,转而投身与父亲职业相呼应的救生员工作。从对父亲的崇拜、依恋、抵触到最终的谅解,这一情感演变轨迹恰似无数中国传统家庭中常见的亲子关系图谱。
当道生这位意外访客闯入生活后,文哥不仅领悟到「超度生人」仪式的深层含义,更在愧疚情绪的驱使下,以生命为代价写下「罪己诏」,试图重构自身信仰体系并实现对子女的救赎。这种糅合温情与决绝的情感蜕变,使父子、父女间交织着怨恨、不甘、愧疚与隐忍的复杂关系,在最终「终归是爸爸」的亲情认同中达到情感高潮。恰是这份既刺痛人心又打动人心的父子羁绊,让《破·地狱》在女儿破格主持「破地狱」仪式的震撼场景中,既完成对传统陋习与畸形家庭关系的突破,又巧妙维系着家庭孝道的温度与生活气息。
关于影片《破·地狱》中呈现的亲子关系,网络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声音。部分观众认为,父亲观念的转变与忏悔、子女的原谅与和解都显得过于轻巧,带有传统戏剧式的圆满结局特征。这种质疑并非毫无根据,因为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父亲固执己见、拒不认错的状态,以及子女因原生家庭创伤而长期背负心理阴影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冠文此次饰演的角色形象较为保守,但其本人一贯的轻松诙谐气质,使得影片中传统亲情关系的紧张冲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方式,恰恰凸显了创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探索,让观众在共鸣中思考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从另一层面解读,这部充满温情的光明结局,实则是对传统文化固有形态的深层解构:许多被视为源远流长、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未必如我们所认知的那般理所当然。以"破地狱"仪式为例,这一1940年代由广州引入、1960年代在港流行的文化现象,本质上属于后殖民时代的"伪传统";而"传男不传女"的喃呒师行规、父权至上的社会规范,是否必须固守不变、毫无弹性?电影通过中西元素的交融、古今观念的碰撞,展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温情主义,将一切价值取向归于对当下生存的关怀——这正是香港文化精神的核心特质。在《破·地狱》中,这种精神具象化为黄子华饰演的道生这一角色。
在《破·地狱》的叙事结构中,道生虽被定位为一号主角,却更像一个承载多重意义的叙事支点。相较于作为矛盾核心的父亲文哥,道生以共情与尊重为特质,扮演着调和者角色:他促使郭家父女尝试协商与沟通,以温和态度面对葬礼客户,其蕴含建设性与宽恕力量的爱,成为推动人物关系转折的关键。这种疗愈性的存在体现了影片对中国文化中生死观的深刻诠释——既保持对葬礼仪式的重视,又以开放姿态看待死亡议题;既遵循天命观念,又在精神信仰层面展现包容。对于中国子女普遍面临的困境——既渴望挣脱父辈阴影,又期待获得认可——影片传递出超越传统的精神启示:在理解生命本质与死亡意义的基础上,以积极达观的态度继续前行,从容面对人生未竟的篇章。
《破·地狱》承载着香港独特的文化基因,深深扎根于本土土壤,契合时代脉搏,抚慰着社会的隔阂与伤痛,与民众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事实上,近年来在香港本土票房表现亮眼的港片,普遍具备这样的特质,《破·地狱》的爆发式成功,标志着这场"港片本土风潮"再次达到新的高度。当我们为这部港片触动香港人泪腺、展现香港精神而喝彩时,也应铭记片中融入的南音、二胡等传统艺术元素,以及片尾引用的白居易《自觉二首》诗句:"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破·地狱》不仅属于香港,更因其深刻的生命哲思而能被全体中国人和华人的共同经历所共鸣,正如曾打动我们的《人生大事》(大陆)、《孤味》(台湾)和《姥姥的外孙》(泰国)一样,跨越地域界限引发情感共振。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