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58更新:2025-09-14 06:58:13
尽管在播出初期收获了极高的关注与讨论,《庆余年2》在播出至第14集时,豆瓣评分系统终于给出评分。7.0的评分结果与观众预期存在落差,不仅低于首季的7.9,也相较今年同期上线的多部剧集显得有些不足。
在经历五年漫长等待后,《庆余年2》开播前的宣传势头势不可挡,被外界视为2024年最具竞争力的“剧王”候选。腾讯视频首日热度值创纪录地突破至前所未有的34000,但随着播出进度推进,热度曲线逐渐回落,豆瓣开分仅维持在6.8分,社交媒体上关于“剧情平淡”“权谋套路化”的争议声渐起。从2019年小众逆袭到2024年现象级期待,《庆余年》系列作为国民IP的续作,其质量瓶颈究竟出现在哪个环节?尽管制作水准与演员表现达到国产剧顶级水准,但相较于同类作品缺乏鲜明辨识度,未能兑现“降维打击”的观众期待。
作为一名曾于五年前追随首部的普通观众,观看《庆余年2》时的真实感受是,尽管剧情逐步深入,却难以再现第一部开播时激起的强烈追剧欲望。在追看过程中容易被外界事物打断,往往在某一集结束后便转向其他活动,难有迫不及待地打开下一集的冲动。简而言之,剧集的“爽”感有所减弱。《庆余年》首播前,正是以“男频爽文”为卖点进行宣传,最终成为网络文学中“男频文”类型影视改编的典范。在众多大IP改编作品竞相涌现的背景下,相较于宫斗、穿越、玄幻古偶等类型,《庆余年》的改编成就显得尤为突出,但也正因如此,男频文的影视化难度被重新审视。
该剧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共情机制:将现代人置于“穿越”后的古代文明图景中,既保留了理想主义情怀,又借助现代思维解构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从市场定位而言,“男频文”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为男性读者提供主角成长的白日梦体验。若能在叙事中融入幽默感、网络热梗及文化底蕴,则可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市场价值。如同脱口秀表演需要话题、文化背景与技巧的多重包装,不能仅依赖谐音梗或低级笑点。观众既需感受到笑点的冲击力,也应获得文化认同感,甚至产生“高级幽默”的审美体验。
然而,“爽剧”市场在2019年之后已发生显著变化。继《庆余年》之后,《赘婿》于2020年推出,以更纯粹的“男频”属性彻底引爆市场。自2022年起,短剧的崛起将“爽剧”赛道推向新的高度。这类短剧对情节进行高度浓缩的“提纯”处理,使得从“龙王”到“赘婿”的各类热门类型全面铺开。短剧中常见的情节设定让角色在瞬间完成阶级跃迁——乞丐可能在下一秒成为首富,无论包装形式如何,核心在于直击人性欲望。在如此密集的刺激下,观众的“爽感”阈值持续攀升,传统电视剧若想保持“爽”感,反而显得节奏缓慢、叙事保守,甚至遭遇“降维打击”的困境。
如此一来,权谋元素是否可能成为《庆余年2》突破同质化的亮点?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剧集开篇的权谋戏码仍流于表面,主角范闲假死归来后公然现身京都街头,即便被多次认出,也仅在进入皇宫时采用蒙面方式规避风险。随后与陈萍萍、二皇子的互动,以及在抱月楼上演的权谋戏码,更呈现出一种“被偏爱的恃无恐”的姿态,未能突破传统框架。
当范闲以正式身份重返庆帝身边,与诸位皇子共进晚餐时,他本可利用此前独处的机会私下禀报,却选择在众目睽睽之下无端指责二皇子。监察院提司牌位被丢入水中后,这一行为直接暴露了权谋剧情的逻辑漏洞。更令人诟病的是,在众人及二皇子面前公然收受戴公公三千两贿赂的举动,俨然成了主角开挂式的"金手指"表现,整个权谋架构的深度仿佛停留在青少年思维层面。这种刻意为之的戏剧冲突最终引发了"权谋不足、段子凑数"的舆论评价,毕竟在六人饭局中毫无征兆地给二皇子下毒的情节,难以让观众产生真实的情感共鸣。直至剧集播出至三分之一,赖御史的登场才为权谋线注入新鲜血液,但这位关键人物很快因杖毙"下线",使得剧情发展出现断层。期待随着春闱段落的展开,范闲门生群体的登场能够带来更多斗智型权谋篇章的展现。
范闲所倡导的现代性理念,其根基源自"人人平等"这一核心价值观。在缺乏文艺复兴土壤的封建文明环境中构建这种理念,无疑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本质上与皇权统治存在根本冲突,正如叶轻眉之死所揭示的,她的思想直接挑战了庆帝的权威。然而在《庆余年2》中,范闲为实现理想所采取的权谋手段,始终围绕庆帝这一核心权力展开。坚守道德准则往往招致生命危险,如清廉正直的赖御史最终被杖毙;而迎合皇权则可能获得生存机会,所谓的公平,在结果至上的叙事逻辑中逐渐消弭于过程之中。原本充满力量的理想主义,也因此失去了现实根基。剧集试图通过这一主题引发观众共鸣,却在前十几集中未能有效传达。
剧集类型演进迅速,部分观众将《庆余年2》较第一部晚五年才播出的现象,归因于新丽与阅文集团在股权收购对赌协议中的资本考量。尽管缺乏确凿证据,这种猜测仍广泛存在。制作方官方解释则着重强调,编剧王倦对剧本进行了深度打磨,每一集都历经长时间创作;同时协调原班人马档期也面临较大挑战。然而,无论主创团队如何努力,五年间国内剧集市场已发生显著变化。2019年《庆余年》的46集篇幅,在当时仍属常规长度,而新丽前一年推出的《如懿传》已达到87集规模。如今,40集以下的篇幅已成为市场主流。
2020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精品迷你剧的崛起。20集以下的快节奏剧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将制作水准提升至接近电影的维度。从《隐秘的角落》到《漫长的季节》,从《平原上的摩西》到《我的阿勒泰》,它们不仅改变了观众的观看习惯,也重塑了审美标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转变,各类快节奏解说视频层出不穷,3分钟讲完故事的短视频与万字解析长视频共同构成新的传播形态。当观众只需1小时精讲即可掌握90%的核心情节,与同事朋友讨论剧情时也能游刃有余,那么完整观看36集所耗费的时间成本便显得尤为高昂。
深度解读带来的意外效应,使一些经典作品在年轻群体中重获新生。即便在权谋题材领域,《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系列《走向共和》等展现深厚内容底蕴的作品,也收获了00后观众的青睐。这种现象客观上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面对多重观众期待,《庆余年2》既要延续第一部的幽默风格与现代话语的巧妙运用,同时也要适应当下市场偏好,例如演员表演力度的加强与权谋戏份中更具张力的飙戏表现。
热门IP首部作品取得巨大成功后,既是对创作者的肯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打造续作时,主创团队需要在最初阶段就考虑如何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这种对"最大公约数观众"的追求,无形中限制了创作自由度。编剧王倦等核心成员在第二部创作中明显感受到这种束缚,相较首部作品时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彼时,《庆余年》作为众多网络文学IP中的普通改编作品,虽有可能引发关注,但尚未形成全民热议的现象,创作团队仍能保持相对自主的创作空间。然而在持续的期待中,如何让《庆余年2》达到观众预期并找到新时代的"最大公约数观众",这个早已公开的创作目标实则充满难度,这也解释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王倦月写一集"的都市传说。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观众的喜好已经发生转变,若不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突破性创新,某种程度上就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短视频平台和短剧形式的兴起,以及文化行业日益分化的趋势,正在不断缩小"最大公约数"的受众范围。正因如此,当下"打造爆款相对容易,创造国民级作品却极具挑战",每年虽有十余部爆款剧集涌现,但真正能够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现象却寥寥无几,年度剧王的诞生始终充满变数。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