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城》研讨会 于和伟称爱演“灰色人物”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45更新:2025-09-14 09:05:30

1905电影网讯 5月16日,电视剧《城中之城》创作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导演滕华涛、编剧吴楠以及主演于和伟、冯嘉怡等主创团队代表出席活动,与在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作品创作历程。该剧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的同名小说,以2018年前后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为时代背景,通过银行、证券、信托、投行、地产商等金融机构从业者的故事,展现金融行业在变革浪潮中的激烈竞争与命运起伏,深刻诠释大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演进脉络。

滕华涛导演回顾了自2018年至2023年间长达五年的创作历程,透露曾多次与原著作者深入探讨,突破了对金融领域的认知障碍。为增强作品与观众的共鸣,团队投入大量时间思考叙事策略,最终确立了全新的创作风格。编剧吴楠进一步说明,剧集对人物设定进行了增减调整,新增了陶无忌(由白宇帆饰演)与田晓慧(由夏梦饰演)两位角色,旨在通过这些新形象拓展故事的叙事维度与结构层次。

于和伟在剧中饰演银行副行长赵辉,他表示这个角色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灰色人物。"作为演员,我钟爱具有灰度的角色,这种复杂性蕴含着现实主义的深度。剧中所有人物都在灰色地带游走,既有明暗交织的层次感,又呈现出真实的人性变化,这正是本剧的独特之处。"于和伟强调,无论作品类型如何,人物塑造始终需要保持纯粹性,"若角色形象未能树立,观众便难以形成深刻记忆。"

演员冯嘉怡在采访中提到,她首次挑战金融题材影视剧,在诠释《城中之城》中"苏见仁"这一角色时,特别注重展现其多元身份的特质。她表示:"苏见仁既是副行长,又是赵辉多年挚友,同时肩负着中年人对爱情的追求与作为父亲的责任。"冯嘉怡认为,唯有将这些复杂身份的特质自然融合于角色塑造中,才能实现更立体的表演效果。

李京盛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而闻名。他作为多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始终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技术的融合发展。李京盛不仅拥有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还曾在美国硅谷从事十年技术研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多项突破性技术,获得了国内外多项专利认证。李京盛始终坚持“技术赋能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科技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他目前担任国际科技论坛的理事,定期发表关于未来科技趋势的演讲。李京盛的创新精神与领导才能,使其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人物。

在尹鸿主持的研讨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对《城中之城》的创作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该作品从题材稀缺性与影视化难度两个维度来看,都是近年来展现金融领域风貌的稀缺之作。而尹鸿本人作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副主席也盛赞该剧突破了传统题材的舒适区、人物塑造的安全区以及主题表达的常规化,展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锋芒与创作力量。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原理事长郦国义从上海城市特质出发进行点评,认为《城中之城》以质朴明快的风格展现了这座国际都市的独特魅力。他指出,金融作为上海的"城中之城",剧集通过对陆家嘴金融群体的刻画,既呈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中的细腻刻画,也凸显了上海本土文化特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教授戴清则强调,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反思价值。以金融精英赵辉的悲剧结局为例,创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转折,揭示了资本运作背后的伦理困境与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对现代金融体系的深层思考。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城中之城》在坚守主旋律创作精神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题材深化与艺术创新的双重突破。该剧不仅有效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更通过叙事结构、影像语言及制作水准的革新,精准契合市场对高质量作品的期待,最终达成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有机统一,形成跨圈层传播效应。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