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诗词大会》:用诗词歌赋酿造“人生风味”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22更新:2025-09-14 21:25:23

世人皆言,在这喧嚣尘世中,唯有美食值得倾注深情。对文人墨客而言,佳肴不仅是生活的馈赠,更是激发灵感的源泉。从一粥一饭到一菜一汤,这些承载人间烟火气的风味,或如白居易笔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醇,或似赵嘏诗中"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的乡愁,又或是李白描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的欢愉。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这些文字如同陈年美酒般散发着独特韵味,既勾勒出美食的精致形态,也映照出参赛者身上焕发出的生命光彩,为观众带来持续的精神力量。

“红领巾讲解员”吴子晴:青春的韵味在“燃”中绽放。少年的芬芳,正是“青春须早为”的奋进气息,既蕴含春芽破土的清新活力,更激荡着成长路上的原始朝气。这位来自澳门的小学生,作为全国少工委的“红领巾讲解员”,长期活跃于科技馆与图书馆等场所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她不仅深化了自身的历史认知,更以生动的讲解方式点燃了少年人心中信仰的火炬。

铭记历史,青春当自强,红色精神铸就青少年的坚韧体魄,诗书智慧启迪少年的心灵成长。本期节目聚焦诗词对决现场,吴子晴与博物馆小讲解员谢昭雨橦展开首轮较量。两位选手诗词功底扎实,赛场氛围紧张激烈。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吴子晴始终展现出从容镇定的姿态,尤其在部分线索尚未清晰时,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果断抢答,精准命中对应诗句,赢得现场掌声。

“田间梦想家”韦晶萦以纯净的风味触动人心,她的青春气息如同“雏凤清于老凤声”般充满勇气。这种独特的味道既包含着海浪亲吻沙滩的咸香,又蕴含着逆境中愈发坚韧的力量。作为湖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韦晶萦展现出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风采。谈及与诗词结缘的起点,她微笑着翻开记忆的篇章,坦言那个在田间奔跑的少女形象深深烙印在心中,正是从小受祖父熏陶,才让诗词成为她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韦晶莹的祖父出身于土地,平日里与庄稼为伴,却在偶然的机会中与田园诗派的精髓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他将这份对古典诗词的独特情怀,凝聚于亲手编纂的诗笺之中,成为连接祖孙两代的诗意纽带。

爷爷以朴实而真挚的方式,将日历逐页剥离后细心裁剪,再一丝不苟地装订成册。他赠予韦晶莹的不仅是装订整齐的诗词本,更凝聚着岁月沉淀的陪伴与深情。这份厚重的礼物被韦晶莹珍藏了整整十一载,在墨香与文字的浸润中,她最终带着爷爷共同踏上节目舞台,将思念化作实现梦想的翅膀。

在飞花令环节中,韦晶莹展现出卓越的临场应变能力,她以严谨的思考态度和从容的答题节奏,依托深厚的诗词积累为团队赢得关键分数。年逾古稀的李少华则以"造飞机的人"的独特身份,诠释着诗词与科技交融的别样情怀。这位来自百行团的飞机设计工程师作为本期年龄最大的参赛者,凭借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厚功底,将"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豁达胸襟化作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其矍铄风范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赢得满堂喝彩。

在退休前的职业生涯中,李少华长期投身于飞行器设计与试验领域。他所主导研发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实现全面国产化,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去年年底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该系列无人机在救援行动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受困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生命支持。龙并非天生存在,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以卓越的智慧与汗水铸就非凡成就,才让我们在危难时刻见证到"神龙"般的力量。

作为航空工业的杰出代表,李少华还拥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标签——《中国诗词大会》的“元老级”观众。2016年首季节目播出后,他开启了探索中华诗词的旅程。怀揣兴趣,他逐渐深爱诗词,进而投身其中,历经八年沉淀与积累,从普通观众蜕变为参赛选手,展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少年的纯真、青春的激情与暮年的沉稳,构成了生命的不同境界,也赋予了人间无限色彩。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中,观众将见证这些人生风味的交融碰撞。节目于3月23日起每周六晚20:00于CCTV-1综合频道首播,CCTV-10科教频道则于每周六21:58重播上期内容、每周日20:32重播本期节目,欢迎收看这场跨越年龄与时代的文化盛宴。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