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霸、耍大牌、知三当三,这老戏骨也翻车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69更新:2025-09-16 02:13:32

国内娱乐圈又迎来一个新晋的夸人热词——「叔圈天菜」,众多网友踊跃参与评选,目前已推出16位潜力选手。

图片

彭于晏的年龄已悄然迈入「叔」的范畴,然而香玉的关注点似乎出现了微妙的偏移。近年来「叔圈」持续升温,成为影视圈热议话题,反观「姨圈」却鲜有人提及。这一现象在春节档尤为显著:五六十岁的男演员依然活跃于主角位置,而同年龄段的女演员却鲜少出现在荧幕上。即便有戏份,往往也被塑造成刻板的婆婆或母亲形象,缺乏深度与多样性。这种性别差异不仅存在于中国娱乐圈,更成为新剧《诺莉》Nolly创作的切入点。这部作品以犀利视角揭示中老年女演员的困境,凭借真实动人的叙事获得豆瓣8分以上高分,标志着「姨圈」正式踏入公众视野。

图片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诺莉作为家喻户晓的女演员之一,在一部长期热播的肥皂剧中担任核心角色。当剧中她饰演的角色举行婚礼时,大批剧迷自发前往现场助阵,其轰动效应丝毫不亚于当代粉丝的接机盛况。

图片

然而,炙手可热的诺莉却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解约!当经纪人传达这一消息时,她几乎难以置信。起初她以为这是剧方为了逼迫自己放弃休假而采取的威胁手段,直到剧组负责人来电告知,她所饰演的角色即将迎来死亡情节。

图片

诺莉始终无法理解,身为国民级女演员的自己,为何会突然被剧组无情解雇?光鲜亮丽的公众形象背后,是难以言说的隐痛。为了完美诠释角色,她每日归家后都会将台词反复推敲至烂熟于心。拍摄现场,她更是将每一场戏的细节打磨到极致,从道具的摆放角度到配角的发音标准,从镜头前的姿态到与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无一不倾注心血。十八载春秋在剧组度过,她熟稔得如同第二故乡,连保洁阿姨的换班时间都了如指掌。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仿佛被抽去脊梁般蜷缩在角落,反复质问命运为何如此残酷。

图片

现实却未曾给予她思考的余地。当「杀青」日期日益逼近,她终日被焦虑压得憔悴不堪。起初,她甚至难以置信剧方会草率地做出如此荒谬的决定。

图片

出于对剧组决定的强烈不满,诺莉决定采取行动。她主动向剧组提出将原本需要六个月的收尾拍摄压缩至一个月,以此表达自己的抗议。令人意外的是,剧组负责人竟接受了这一提议。面对辞退决定,诺莉并未选择沉默,而是选择向媒体揭露剧组在无明确理由的情况下解雇她的内幕。这一举动迅速引发舆论哗然,大量投诉电话和信件如雪片般涌向剧组办公室,几乎将其淹没。与此同时,众多剧迷自发组织起来,为诺莉的遭遇声嘶力竭地抗议。

图片

尽管外界的支持与声援未能阻止她被解雇的结局,公司高层却借此热点引爆了电视剧的热度。随着时光荏苒,诺莉逐渐陷入无戏可拍的困境。她曾多次尝试将简历投递给各剧集制作公司,但每次提交都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图片

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她被迫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年过半百的身躯已难以融入年轻剧组的节奏。曾经光彩夺目的大明星,此刻只能以卑微的姿态恳请导演给予一次机会。然而,即便她放下身段、低声下气,时光的洪流依旧不可逆转。当再次被拒之门外时,她终究没能守住最后的尊严,优雅的谢幕背后,是职业生涯的骤然落幕。

图片

周遭人接连不断的追问,令她深陷自我怀疑的漩涡。愈是渴望寻求真相,内心的恐惧却愈发浓重。难道,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足吗?

图片

历经多方努力,诺莉终究未能扭转命运,被剧组无情解雇。失去演艺生涯后,她转战剧院,渴望重新证明自己。在剧院里,她以疲惫之躯日复一日地苦练,昔日的光环被彻底剥离。导演的严苛训练令她逐渐麻木,仿佛重返舞台的希望也随风而逝。当她终于摸清门道,却因琐碎矛盾导致话剧在英国演出受阻。本应重拾艺术梦想的舞台,再次将她拒之门外。最终,她只能随剧团远赴东方谋生。

然而厄运仍在延续,屋漏偏逢连夜雨,她在泰国观艳舞时突遭警方拘捕。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却意外引来了转机——泰国警方中一位曾在旧公司共事的小警员,透露了剧组负责人曾向公司高层抱怨她的行为,导致高层决定辞退她。得知真相的诺莉怒火中烧,决心向剧组负责人讨个说法。

图片

诺莉始终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剧组,她以「戏霸」的姿态强势主导一切,拍摄现场常因她的坚持陷入混乱。同一道具,她时而要求握在掌心,时而命令放回桌上,最后又让工作人员重新递上。拍摄时若光线过于刺眼,她便擅自修改剧本,连带着调整所有演员的站位。面对不听从意见的人员,即便是上级也未曾放过,直言冲突。剧中新增的角色来自具有独特口音的地区,并涉及底层民众的刻画,恰与当时观众对接地气、有活力表演的期待契合。剧组负责人因此提议让新人使用方言,但诺莉认为这有违艺术标准,断然否决该提议,并在众人面前让负责人陷入窘境。

然而她未曾察觉,为何上级在未与她商议的情况下直接将她驱逐剧组。直到最终与负责人见面时,她接连质问种种疑问,却惊觉真正摧毁事业与人生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此前负责人多次向公司高层抱怨演员问题,却从未获得任何回应。于是当谈及诺莉时,他随口说出的不满竟被上层视为实质问题,直接导致辞退决定。负责人既未告知上司此番误会,也未向诺莉说明真相,最终将她推入深渊。

事实上,诺莉的生活早已显露出失控的迹象。在事业骤然下滑之前,她的感情世界便已陷入纠缠。在明知对方已有家庭的情况下,她与制片人维持了长达二十年的亲密关系。她坦言,自己被爱情与男性所蒙骗,错失了本可成为的模样。

图片图片

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诺莉这个角色,其身上确实存在着诸多难以抹去的争议点。从强势到傲慢,从摆架子到情感纠葛,种种特质如同烙印般清晰可见。然而香玉却独辟蹊径地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的棱角让角色焕发出独特魅力。作为故事核心人物,她的复杂性与瑕疵反而构成了人物深度,这种不讨喜的特质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显得尤为珍贵。

图片

种种特质反而赋予了人物更深层次的冲突性与复杂性。例如诺莉的精明算计,实则暗含着令人动容的可爱。在剧组期间,她始终强调自己从不预习剧本,却能在正式拍摄时精准演绎每个细节。实际上,这位演员在私下默默整理着每一期的分镜头,用录像反复揣摩角色情绪。当被剧组解雇后,昔日同僚询问她是否仍在关注这部剧,诺莉故作轻松地回应"最近太忙",却在深夜里边饮酒边循环观看剧集,这种自虐式的坚持恰似我们熟悉的学霸——总爱把"没好好复习"挂在嘴边,实则暗中加倍努力。

剧中此类细腻刻画俯拾即是,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言行举止,让诺莉这个角色愈发鲜活。她如同我们身边那些表面傲娇实则细腻的普通人,历经起落仍执着于追求体面生活。然而当看到她取得成就时,香玉内心的复杂情绪难以掩饰。相较之下,内娱对老年女性角色的塑造却陷入严重刻板印象:每当提及影视剧中不讨喜的中年女性角色,"恶婆婆"与"低素质大妈"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些角色如同被预设的戏偶,失去了展现演技的可能性,更遑论构建真实的内心世界。

潘虹便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这位曾以"三封金鸡"奠定表演地位的艺术家,年轻时便展现出克制中蕴含爆发力的表演特质。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表演层次愈发丰富,本应迎来艺术生涯的黄金期,却因被贴上"脸谱化"标签而被边缘化。这种现象令人唏嘘:当观众习惯了千篇一律的负面角色模板,那些真正有实力的老戏骨反而难以施展才华。她们的表演空间被压缩,艺术价值被低估,这种对演员的误读与苛责,实则是整个行业生态的悲哀。

图片

相较之下,欧美影坛的中老年女演员往往能演绎更为丰富多元的角色形象。以比中国著名演员潘虹年长一岁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为例,她不仅持续活跃在影视圈,更突破了传统家庭角色的局限,塑造了涵盖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女性的立体人物群像。

图片

1989年上映的英美合拍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聚焦于一位成熟女性与年轻男性之间充满张力的禁忌之恋。该片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艾玛·汤普森在片中饰演一位性格鲜明的女知识分子,其饰演的50岁女性角色与年轻男主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跨越年龄界限的情感纠葛。值得注意的是,艾玛·汤普森在拍摄本片时仅35岁,而片中角色年龄设定为50岁,这种年龄反差成为影片的重要叙事特点。

图片

诺莉的扮演者海伦娜同样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持久实力,她既能演绎蒂姆·伯顿作品中标志性的古灵精怪「女疯子」形象,也可塑造《妇女参政论者》里充满激情的社会活动家角色。

图片

在当代影视圈中,每当提及"老戏骨"群体的"无戏可拍"困境,观众往往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众多男性资深演员。然而这一现象在女性演员群体中显得更为严峻,许多中年女艺人不仅面临同样的戏路受限问题,更在行业发展中被边缘化,逐渐淡出观众视野。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女演员沉淀的表演功力与专业素养并不逊色于男性同行,真正制约她们的并非演技水准,而是市场给予的表演机会。当适配的剧本与角色出现时,她们依然能够迸发出令人惊艳的艺术火花,正如《开端》中饰演"锅姨"的刘丹所展现的精湛演技所证明的那样。

图片

在徐峥执导的电影《妈妈!》中,奚美娟与吴彦姝两位实力派演员凭借精湛的演技诠释了极具层次感的母女情深。奚美娟饰演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李佛子,通过细腻入微的眼神流转与肢体语言,将记忆消退时的迷茫与深藏的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吴彦姝饰演的退休老教师陈桂林,则以温润沉静的表演风格,将穿越时光的智慧与对生命的关怀层层递进。两人跨越代际的对手戏中,既有对老年病认知障碍的现实映照,更蕴含着中国式亲情在岁月冲刷下的动人光芒,为影片注入了深刻的情感张力。

图片图片

令人惋惜的是,这类机遇依然极为有限。2023年,「叔圈」再度席卷网络热度,而「姨圈」的璀璨时代,又将在何时降临?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