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02更新:2025-09-16 03:56:27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今日盛大开幕,陀螺电影将持续为观众带来本届盛会的深度报道。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主竞赛单元评委会阵容中华语电影人身影频现。由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担任主席的评委会共包含七位成员,其中五位女性评委创下历史纪录,成员包括伊朗籍法国演员格什菲·法拉哈尼(代表作《关于伊丽》《帕特森》)、德国导演瓦莱斯卡·格里策巴赫(作品《西部》)、选角导演弗兰辛·梅思勒,以及曾凭借《阿尔卡拉斯》斩获金熊奖的导演卡拉·西蒙。这一突破性安排凸显了柏林电影节对女性创作者的重视,预示着女性主导的影视作品将在这届电影节中获得更多关注与认可。
本届柏林主竞赛评委会成员中,选角导演这一职业角色尤为引人注目。作为行业幕后的重要岗位,选角导演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与认可。然而,梅思勒作为经验丰富的选角专家,曾为包括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格蕾塔·葛韦格、丹尼斯·维伦纽瓦、格斯·范·桑特等在内的诸多知名导演提供过专业支持,这彰显了柏林电影节致力于提升电影行业各工种地位的积极举措。男性电影人代表则涵盖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与香港导演杜琪峰,其中拉杜·裘德在2021年曾以《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斩获金熊奖,而杜琪峰作为评审团中唯一的东亚力量,同时参与监制了柏林特别展映单元银河映像新作《命案》。值得关注的是,华语电影今年在柏林电影节表现抢眼,几乎每个单元均有华语影片入围,形成罕见的华语超大年格局。主竞赛单元特别呈现两部中国大陆作品,其中张律导演的《白塔之光》尤为引人关注。该片延续了《漫长的告别》中的男主角辛柏青,讲述中年主人公谷文通在摄影师欧阳文慧的陪伴下,勇敢面对失联四十年的父亲,重新建立父子情感联结的故事。
除了张律导演的《白塔之光》之外,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另一部华语作品出自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院长刘健之手,由其编剧并执导的动画电影《艺术学院》。影片以1994年春天为叙事起点,聚焦改革开放浪潮下南方艺术大学一群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在"全球文化大年"的背景下,这群艺术青年围绕创作理念展开深度探讨,经历友情与爱情的考验,在人生重要抉择时刻重新思考自身价值与发展方向。影片由多位电影人与音乐人联合配音,阵容堪称星光熠熠。此前刘健曾凭借动画电影《大世界》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而此次《艺术学院》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由音乐厂牌摩登天空出品的特殊身份——官方资料显示该片是"摩登天空新成立的动画与影视团队推出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厂牌的跨界尝试或将为中国动画开辟新路径。
除主竞赛单元外,其他竞赛单元亦有华语电影的身影。如提及的《命案》便由郑保瑞执导,其前作《智齿》曾在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亮相,并在随后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斩获14项提名。此次《命案》更汇聚了银河映像黄金组合杜琪峰、郑保瑞与游乃海(编剧)的强强联手,三人的创作默契或将为影片注入独特精神内核,成为国内影迷年度瞩目的重点之作。
在郑保瑞执导的《命案》奇遇单元(Encounters)中,90后新锐导演邬浪带来了其新作《雪云》,由李康生、李梦与仁科联袂主演。该片此前以短片形式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而此次以完整叙事长片再度斩获国际殊荣,成为该单元设立以来首部入围的华语影片。值得一提的是,主演仁科同时为同届主竞赛单元动画《艺术学院》提供了配音,这一双重亮相也使其成为继《艺术学院》之后,首位在同一届柏林电影节上凭借两部作品入围的华语演员。
由韩帅执导、范冰冰主演的电影《绿夜》将于全景单元(Panorama)举行全球首映。该片取景韩国,作为范冰冰阔别影坛三年后的重磅回归之作,此次复出备受关注。韩帅作为导演曾凭借首部长片《汉南夏日》斩获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最佳影片奖。影片聚焦中国移民静霞与神秘绿发韩国少女之间跨越国界的关系,两人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冷漠与无能,毅然踏入韩国黑帮势力范围,在险象环生的境遇中逐渐领悟独立生存的力量。
在《绿夜》论坛的扩展单元(Forum Expanded)中,中国导演雷磊的最新作品《发光的河》成功入围。作为一位创作稳定的导演,雷磊此前曾凭借《第二个和第三个妈妈》进入鹿特丹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其早期作品《公园日记》与《动物方言》也分别斩获鹿特丹和柏林电影节的入围资格。此次《发光的河》以乡愁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父亲曾居住的老屋,融合现成影像、拼贴艺术及动画技术,呈现了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童年回忆的影像叙事。
除雷磊执导的《发光的河》外,本届柏林电影节还吸引了多部华语电影亮相。其中春节档影片《深海》由著名导演田晓鹏执导,成功入围新生代单元;爱奇艺出品的剧集《平原上的摩西》则作为剧集单元的参赛作品引发关注。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活力,也体现了国际影坛对华语影视内容的持续兴趣。
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德国代表团阵容堪称豪华。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女导演安格拉·夏娜莱克携新作《音乐》亮相,作为"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她此前执导的《我离家了,但……》曾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恰逢女性评审团执掌评审大权,该片的获奖前景颇为乐观。据剧情简介显示,这部作品是对经典俄狄浦斯神话(弑父娶母)进行的当代重构。
与夏娜莱克并肩而立的是"柏林学派"另一位代表性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他带来的新作《红色天空》延续了其"元素三部曲"的创作脉络。该系列继《温蒂妮》获得广泛赞誉后,第二部作品聚焦火精灵的奇幻故事,延续了由葆拉·贝尔担任主演的创作传统。两位导演均展现出了稳定的创作水准,预计将在本届电影节中收获颇丰。
由佩措尔德执导的《红色天空》之外,德国电影界另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是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执导的《英格博格·巴赫曼:沙漠之旅》。该片由薇姬·克里普斯主演,后者于去年凭借双片入围戛纳电影节,并以《束胸》斩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女演员奖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奖。尽管近年来玛加蕾特·冯·特罗塔的产量有所减少,但其始终擅长通过传记片刻画复杂女性角色,代表作《汉娜·阿伦特》便是其艺术风格的典范。早在1981年,她便凭借早期作品《德国姊妹》获得威尼斯金狮奖,该片亦奠定了其在女性题材创作上的深厚造诣。影片女主角英格博格·巴赫曼作为奥地利著名女作家,曾是德国文学社团“四七社”的核心成员,与君特·格拉斯、保罗·策兰等文坛巨匠同属该群体。
德国女导演艾米莉·阿特夫的最新作品《有一天我们会告诉彼此一切》引发关注,该片延续了她此前作品《此时此刻》的叙事风格,后者同样由薇姬·克里普斯主演并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据悉,这部新作或将聚焦德国政治议题,背景设定在90年代东西德统一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与她2020年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基伯龙三日》形成时代呼应。同时,法国电影代表团亦带来惊喜,《北斗七星》由著名导演菲利普·加瑞尔执导,其子女路易、埃斯特和莱纳·加瑞尔共同出演,这是加瑞尔继《眼泪之盐》后再度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据可靠消息,该片已在国内完成版权收购,有望在未来国内电影节与观众见面。
意大利籍导演贾科莫·阿布鲁泽塞,现居法国,执导了菲利普·加瑞尔的两部作品《北斗七星》与《迪斯科男孩》。影片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作为德国电影界当前备受瞩目的男演员,其参演作品屡次在欧洲电影节上引发关注。此前他凭借《隐秘的生活》《温蒂妮》《伟大的自由》等影片获得广泛认可,今年更以主竞赛单元影片《迪斯科男孩》和全景单元同性题材作品《过道》双线出击,其中《过道》此前已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好评。
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一部纪录片作品《坚定不移》由法国导演尼古拉·菲利伯特执导。尽管这位导演在国内知名度相对有限,其作品在法国本土却备受推崇,代表作《山村犹有读书声》曾斩获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路易德吕克奖以及2003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该片在法国上映后三周便实现百万法郎票房佳绩。此次新作延续了导演对机构运作机制的记录视角,聚焦精神障碍日托中心的日常,与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的创作理念相呼应,也让人联想到前年入围柏林主竞赛的《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古拉·菲利伯特执导的《坚定不移》与美国队的两部作品均展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其中约翰·特伦戈夫的《操场》聚焦对有毒男性气质的深刻反思,该片由杰西·艾森伯格主演。值得关注的是,艾森伯格去年执导了个人首部剧情长片《当你拯救完世界》,并入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及圣丹斯电影节。今年他以演员身份回归,饰演一名兼具优步司机与健美运动员双重身份的角色,与艾德里安·布洛迪展开精彩对手戏。
约翰·特伦戈夫的《操场》与韩裔美国导演席琳·宋执导的《前度人生》均引发广泛关注。后者由知名独立电影厂牌A24制作,于1月底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收获诸多正面评价。影片聚焦一对在韩国相识、成长后于美国重逢的恋人故事。有影评人将该片比作"‘爱在’三部曲邂逅《晒后假日》",认为其兼具浪漫叙事与独特美学风格。
除各国代表作外,今年柏林电影节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或许源自葡萄牙导演若昂·康尼。这位曾协助维姆·文德斯完成《事物的状态》与《里斯本的故事》的导演,此次携两部力作亮相:《勉强度日》(Mal Viver)入围主竞赛单元,讲述五位女性经营破败酒店的挣扎历程;而《苟且度日》(Viver Mal)则从客人视角展开叙事,两部影片通过互为镜像的视角交织,构建出更具层次的现实图景。这种叙事策略使康尼的创作成为本届电影节的焦点,其作品有望成为现象级黑马。
葡萄牙导演若昂·康尼的代表作包括《勉强度日》《苟且度日》以及《两万种蜜蜂》。而西班牙导演埃斯蒂巴利斯·乌雷索拉·索拉格伦则以新作《和弦》崭露头角,该片去年曾入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作为继卡拉·西蒙之后西班牙电影界的女性导演新星,其最新作品聚焦于8岁女孩露西亚的成长故事,以养蜂乡村家庭为背景,通过天真无邪的孩童视角深入探讨性别身份的多元面貌。这种叙事手法与卡拉·西蒙的处女作《九三年夏天》形成呼应,展现独特的艺术视角。
埃斯蒂巴利斯·乌雷索拉·索拉格伦的《两万种蜜蜂》引发关注,与此同时,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最新作品《铃芽之旅》也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作为日本动画长片继宫崎骏《千与千寻》之后第二次亮相柏林主竞赛,该片或将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首部登陆中国大陆院线的作品,定于3月24日上映。
自2020年设立以来,奇遇单元逐渐成为柏林电影节的焦点。这一单元在艺术总监的引导下,已明确其双重使命:一方面挖掘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创新作品,这类影片常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发关注,其品质被认为可媲美洛迦诺电影节;另一方面则承担着发掘新一代导演的职能,与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形成竞争态势。今年的奇遇单元同样备受期待,其中洪常秀新作《在水中》尤为引人注目。
洪常秀的《在水中》突破了以往其作品常进入主竞赛的传统。尽管官方数据为61分钟,但此前66分钟的《引见》也曾入围主竞赛并斩获最佳编剧奖。影片的特殊性可能源于其艺术实验:官方预告显示作品可能呈现全程虚焦效果,有人推测这是印象主义风格的尝试,也有消息称与导演的眼疾有关。无论真相如何,这部作品或将成为洪常秀创作生涯中的独特存在。
俄罗斯电影《笼子在寻找小鸟》是今年唯一入围的俄罗斯影片。导演玛丽卡·穆萨耶娃与去年入围奇遇单元的《寸步不离的兄弟》导演亚历山大·佐洛图金同属北高加索电影制作工作坊,该工作坊的毕业生还包括戛纳新星康捷米尔·巴拉戈夫和基拉·科瓦连科。作为穆萨耶娃的首部长片,该作以车臣乡村为背景,其入围除因"政治正确"外,更被普遍认为是影片艺术水准的体现。
在政治立场方面,柏林电影节官网此前曾公开声援乌克兰与伊朗。这一表态在奇遇单元得到具体呈现,马赫兰·塔马登执导的《我最大的敌人》便是典型案例。导演将流亡伊朗人扮演伊朗特工作为叙事手法,与伊朗籍演员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展开具有虚构与纪录双重属性的对抗。值得一提的是,阿布拉希米去年刚凭《圣蛛》斩获戛纳最佳女演员奖。
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帕提诺的新作《生死轮回》同样值得关注。这位导演曾连续多年以新片入围柏林与戛纳电影节,其作品《红月》入选柏林论坛单元,短片《西科拉克斯》参与戛纳导演双周,短片《播星者》则入围柏林短片竞赛。此次《生死轮回》以非洲桑给巴尔为取景地,讲述佛教题材故事,这种跨越文化语境与地理边界的创作组合,为观众带来独特期待。
两位曾在戛纳获得关注的导演近期现身柏林电影节,其中比利时导演巴斯·德沃斯带来了新作《小世界》。该片关注比利时移民群体,讲述一位罗马尼亚建筑工人与在小餐馆工作的中国女工之间的故事。据柏林电影节官网介绍,这部作品将呈现细腻的画面语言与微妙的情感线索,为观众带来深刻的心理体验。而路易斯·帕提诺的《生死轮回》则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探讨生命轮回的主题,延续了其在国际影展中的艺术表达。
巴斯·德沃斯的第二部作品《回声》由墨西哥女导演塔蒂亚娜·韦佐执导。该导演此前作品《火之夜》(2021)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在平遥国际影展斩获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奖。此次她选择以纪录片形式延续对墨西哥偏远地区生存困境的关注,聚焦当地儿童的生活现状,通过影像记录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在塔蒂亚娜·韦佐的《回声》之后,还有两部极具奇遇单元特质的影片值得推荐。其中一部为匈牙利制作的科幻动画《白色塑料天空》,该片以2220年布达佩斯为背景,描绘了一对情侣在极端环境下艰难求生的动人故事。
Tibor Bánóczki 和 Sarolta Szabó 共同执导的《白色塑料天空》另一部作品为法国电影《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该片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角色为灵感,通过融合真实人物生活、文字、理论与图像等多种媒介形式,探讨当代非二元性别者的社会处境与身份认同。
在近期举行的论坛单元中,Paul B. Preciado的《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导演詹姆斯·班宁凭借新作《艾伦斯沃思》成功获得“日常入围”奖项。班宁的创作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与稳定性,其作品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部纪录片,并且柏林论坛的首映已成为其创作惯例。例如,去年他执导的《美利坚合众国》便是在该单元首映,延续了这一传统。
詹姆斯·班宁执导的电影《艾伦斯沃思》以融合虚构与纪实手法的方式,将罗马尼亚与伊朗的革命历程进行跨文化对照,同时围绕同性爱情展开叙述。该片不仅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更通过个人情感故事折射社会变迁,最终成功入围今年的泰迪熊电影节片单。
由曾受黑泽清影响的日本导演清原惟执导的新作《回想起所有的夜晚》已在去年9月首映,该片获得了观众的良好反响。而Vlad Petri的《革命之间》则展现了其对黑泽清 filmmaking style 的传承与创新。
清原惟执导的纪录片《回想起所有的夜晚》引人深思,而法国著名导演克莱尔·西蒙最新力作《我们的身体》则以近三小时的时长,深刻记录女性身体在生命历程中的蜕变与成长。此前,她凭借《入学考试》《我们在这片森林里制造梦想》《课间休息》等作品,已使其成为《电影手册》最为推崇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克莱尔·西蒙的《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探讨存在本质与人类感知的哲学性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剖析身体作为生命载体的双重属性——既是感知世界的物理媒介,又是被社会规训的客体。书中提出令人深思的观点:我们对身体的认知往往建立在想象与幻觉之上,这种认知的虚幻性恰恰构成了存在的核心悖论。西蒙以文学化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关于肉身与意识关系的思辨空间,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真实与虚幻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界限。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