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票房破2亿,2024春节档的同质化和差异化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6更新:2025-09-16 05:55:39

2024年春节档电影预售票房在2月1日15时许突破1亿元大关,创下单日破亿的最快纪录。截至2月4日晚间,整体预售票房累计达到2.35亿元。在经历"强制排片"争议之后,多部影片制作方同步实施更大规模的票务补贴政策,成功将春节档平均票价从去年同期的52.3元下调至47.3元,充分体现了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性。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2024年1月31日春节档八部影片同步开启预售,《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以合计占大盘82%的预售票房稳居前三,与中下游影片形成显著差距。但最终的票房竞争格局仍存在不确定性,当前档期以喜剧剧情片为主流类型,这类影片的票房上限可与重工业大片媲美,然而若口碑欠佳,市场表现也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从预售数据来看,2月4日晚间《飞驰人生2》以6109万领跑,《热辣滚烫》5944万、《第二十条》5614万紧随其后,三部影片几乎同步攀升,"三巨头"格局已初现端倪。第二梯队中,《熊出没·逆转时空》以2598万的预售票房领先,而第三梯队则由《八戒之天蓬下凡》与《黄貔:天降财神猫》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灯塔平台想看人数突破20万的影片共有四部,依次为《热辣滚烫》(48万)、《熊出没·逆转时空》(37万)、《飞驰人生2》(32万)、《第二十条》(25万),其余影片的想看人数则相对分散。

在春节档影片首日预售数据中,《第二十条》展现出显著的数据反差。根据灯塔数据显示,该片用户画像呈现"下沉最深、女性用户最多、年轻群体占比最高"的特征,这表明其在主力观影人群中的认知度较高。尽管部分潜在观众未在平台上标记"想看",但"张艺谋作品值得期待"的普遍评价反映了观众对导演品牌的信任。影片采用喜剧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表现手法,延续了张艺谋去年春节档作品《满江红》的叙事风格,后者以20.2亿票房刷新纪录,这种风格的延续形成了信任度的自然传递。虽然《第二十条》在三个核心维度均具备竞争优势,但受限于排片量不及《飞驰人生2》和《热辣滚烫》,其预售票房已被后者超越。值得关注的是,《飞驰人生2》与《热辣滚烫》虽属同类型喜剧,但各自特色鲜明:前者以贾玲100斤减重为视觉焦点,后者则以"100%含腾量"打造话题性,两者在市场吸引力上势均力敌。而《熊出没·逆转时空》尽管想看人数位列第一梯队,预售票房却处于第二梯队,这种现象实属正常。作为国产动画长线IP,《熊出没》系列自2018年《变形记》创下单部6.05亿票房纪录以来,持续保持着市场热度,其2023年作品《伴我"熊芯"》更以14.95亿票房刷新系列历史,证明该IP已形成稳定的票房预期。

根据春节档首日预售用户画像,《熊出没·逆转时空》凭借"拉新最多"与"家庭最爱"的双重标签,彰显了其IP持续影响力的成果。该系列在历年春节档中保持稳定的票房表现,今年虽以"首日预售票房占比5%"的常规开局,但受限于排片占比仅11.2%的劣势。1月31日《红毯先生》导演宁浩携手主演刘德华参与董宇辉直播间活动,实现60万张电影票的销售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一起摇太阳》在营销层面加速推进,该片1月31日全网传播人次达到1.61亿,位列《飞驰人生2》和《热辣滚烫》之后。这些数据反映出第二梯队影片的竞争态势已日趋白热化。

在"2024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破亿速度近三年最快"这一消息发布前,外界对本年度档期的票房表现持一定悲观预期。主要源于过去两年春节档有《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2》等现象级重工业大片加持,而今年档期以喜剧剧情片为主导,整体阵容被部分观众认为略显单薄。不过,从预售数据来看,片方在票补策略上的积极布局确实为市场注入活力。实际上,非重工业大片同样具备斩获40-50亿票房的潜力,2021年《你好,李焕英》与2023年《满江红》的成功便印证了这一点。就影片类型而言,今年春节档六部喜剧片均展现出可观的受众基础。《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以及《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作品均围绕励志主题展开,其中后者即便在口碑表现欠佳的情况下仍取得26.27亿的票房成绩,充分证明了这一类型的市场号召力。从更广的视角观察,2023年票房表现亮眼的《热烈》也成功跨越了类型与年龄的界限,成为通吃的励志喜剧典范。

相较而言,《第二十条》与《红毯先生》在题材定位上呈现出差异化策略。前者以"正当防卫"为切入点,通过家庭叙事折射社会现实,张艺谋导演曾表示:"这次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用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映照万千家庭的共鸣。"而后者则以娱乐圈为背景,通过荒诞剧情展现行业生态,其海报文案强调:"创作需回归真实,让作品成为审视生活的镜子。"若将《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等聚焦励志主题的影片视为顺应市场情绪需求的产物,那么《第二十条》《红毯先生》则在现实主义框架下探索新型喜剧表达,精准回应观众对具有现实意义、贴近生活、产生共鸣内容的期待。这类影片与励志喜剧并非优劣之分,而是共同构成喜剧类型多元化发展的图景。从《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热烈》等作品验证励志喜剧的市场潜力,到《保你平安》以7亿票房证明现实主义喜剧的商业价值,2023年春节档或许正在为国产喜剧片的未来方向提供重要参考——在经历冯小刚、开心麻花等导演引领的黄金时代后,喜剧类型正寻求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与社会洞察。

2024年春节档的六部喜剧电影在垂直类型与风格上展现出多元化的探索,如《熊出没·逆转时空》以科幻元素构建独特叙事,成为该档期唯一一部科幻喜剧。《飞驰人生2》则通过高强度赛车场景的视觉呈现,形成差异化的观影体验。尽管各片在主题切口上各有侧重,成功覆盖了春节档合家欢内容的多维需求,但类型集中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依然显著。新加入的爱情题材影片《我们一起摇太阳》虽能稀释喜剧浓度,却难以改变整体格局。受限于高制作成本、漫长的制作周期及近年影视公司储备内容的减少,重工业大片难以实现档期的常态化供给。

该档期主创阵容延续了往年的稳定态势,韩寒、贾玲、张艺谋等导演凭借过往春节档的票房表现,成为《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第二十条》三部影片的坚实基础。然而,回顾近两年档期走势可见,市场变数始终多于可控因素。以2023年为例,《满江红》凭借5亿票房优势超越《流浪地球2》,成为当年档期冠军。影片上映前,业界对张艺谋导演的票房预期仅为20亿,但民族情怀与"全军复诵满江红"等现象级场景的传播,成功突破了悬疑题材的票房边界。这种不确定性也延续至2024年,重工业影片如《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2》虽拥有稳定的票房基数,但喜剧类型片的市场表现仍充满变数。

目前领跑的"三巨头"中,《热辣滚烫》面临双重考验:其一,贾玲首次执导的翻拍作品是否能在本土化改编中实现创新突破,这将成为导演专业能力的重要试金石;其二,影片以"贾玲瘦了100斤"作为核心营销点,虽然创造了现象级传播效应,但这种基于外貌变化的宣传手段可能带来风险——若观众因期待减肥造型而购票,却对影片内容产生失望情绪,反而可能对票房形成反向冲击。

若“三巨头”口碑差异不大且持续领跑第二梯队,春节档票房或与当前预售数据高度吻合,形成多部20亿、30亿级影片的格局。但若出现口碑失衡导致“三巨头”分化为单一头部作品,或被第二梯队影片反超,市场走向将出现显著变化。从主控方布局来看,目前角逐春节档的影片主要由两大赛道构成:第一梯队包含《飞驰人生2》(亭东影业)、《熊出没·逆转时空》(华强方特)、《热辣滚烫》(新丽传媒)、《第二十条》(光线传媒);第二梯队则有《红毯先生》(欢喜传媒)和《我们一起摇太阳》(联瑞影业)。值得注意的是,《热辣滚烫》与《红毯先生》在外部合作层面相对保守,前者以腾讯系公司(阅文影视、企鹅影视)为主力,后者则依托欢喜传媒集团内部资源。而联瑞影业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与此前推出的《人生大事》《我的姐姐》《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作品风格相似,均聚焦现实题材且投入成本较低。尽管该片在过去两三年间曾参与清明档、元旦档、暑期档等重要档期的市场测试,但尚未涉足春节档,因此其此次能否突破联瑞影业现实题材影片的票房纪录,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相较联瑞影业的保守策略,《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影片的主控方则呈现出更广泛的产业协同,涉及中影、博纳影业、横店影视、淘票票、猫眼、阿里影业等历年春节档常客。其中儒意影业的表现尤为特殊,该机构去年仅在春节档推出《交换人生》,但今年已深度参与《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多部影片的制作,展现出更强的市场布局力度。

从春节档影片的制作阵容来看,行业领军企业依旧延续着多元化布局与多线程投资的战略模式展开激烈角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背景的电影公司主导的作品入场,以及联瑞影业、儒意影业等新兴势力的加入,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经历微妙变化。尽管这些新面孔试图打破传统格局,但其市场影响力究竟几何,仍需通过实际票房数据来验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