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徐克吴京都在拍,中国功夫电影又要火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40更新:2025-09-16 06:44:16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吴京正式接任中国影协第十一届副主席一职。作为兼具导演与演员双重身份的行业代表,他始终关注并参与推动中国电影发展。近期在公开场合发言中,吴京坦言当前功夫片市场遇冷,武侠题材创作面临困境。他提及一部小成本动作电影曾试图冲击春节档,却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在网络电影平台发行。据透露,该影片可能正是《目中无人2》。

2022年豆瓣评分达7.1的《目中无人》曾是网络电影领域的标杆之作,其续作《目中无人2》原本计划以院线电影标准制作并登陆实体影院,但最终因市场考量转而于大年初一上线流媒体平台。影片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透露出行业困境:"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类型片,曾以独特魅力走向世界,如今却陷入创作低迷与市场稀缺的双重困境。虽感遗憾,但坚信武侠精神必将复兴,这需要业界共同努力。我们唯有先让作品生存下来,才能迎来新的曙光。"

正如吴京所言,当前动作片正面临“观众流失”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功夫片领域,似乎已许久难见能打动大众的作品。随着成龙、李连杰等开创性演员逐渐远离这一类型,新生代导演和演员的崛起尚未形成气候,导致功夫片市场长期低迷。这种现象引发业界对功夫电影是否已显现出时代局限性的担忧。作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类型,功夫片历经百年发展,可分为侧重武侠文化深度的武侠功夫片,以及强调实战技巧展示的武打功夫片两大分支。1970年代李小龙凭借《猛龙过江》《精武门》《龙争虎斗》等作品将功夫片推向国际舞台,此后数十年间,成龙、洪金宝、甄子丹、郑佩佩、惠英红等华语影人通过持续创作使这一类型焕发持久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国电影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

21世纪初,《卧虎藏龙》《霍元甲》《一代宗师》等作品打造了一系列以"武功高强"为核心特质的侠客角色,推动功夫电影达到鼎盛时期。然而近年来,该类型片在产量与质量方面均呈现下滑趋势,直至五年前的《叶问4:完结篇》以11.81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功夫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至今仍保持这一里程碑地位。

功夫电影式微之势源于多重因素交织影响。首先,核心人才梯队面临断层危机,资深动作演员群体普遍处于退潮阶段:李连杰在60岁高龄淡出荧幕,成龙于69岁转型导演创作《龙马精神》,惠英红与杨紫琼则分别投身《我爱你!》及《瞬息全宇宙》等多元题材作品。中生代演员亦陷入发展瓶颈,吴京、张晋、吴樾等年近五十的功夫中坚力量逐渐褪去巅峰状态,而谢苗虽具备实战能力却因知名度不足难以在主流院线占据一席之地。更深层的困境在于,高强度训练与严苛环境带来的身体损耗,抑制了年轻一代对功夫技艺的持久热情,导致"武生"与"打女"等关键角色类型青黄不接,最终使功夫电影失去赖以生存的核心力量。

随着95后及00后成为电影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中国观众的审美偏好正经历代际更迭。据《Z世代观影偏好调查报告》显示,喜剧类影片稳居该群体最喜爱类型榜首,科幻与青春片紧随其后,而动作片则位列第六。相较于曾见证功夫电影黄金时代的80后、90后,Z世代因成长环境差异,对传统功夫片缺乏集体记忆。当前以情怀营销为主的功夫IP难以激发其观影兴趣,即便成龙、李连杰等国际知名功夫明星仍具备一定票房号召力,但其近年作品已明显减少功夫元素。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次级功夫演员的新作也因受众结构变化与市场环境转型,被迫转向流媒体平台发布,如吴樾监制的《挡马夺刀》与谢苗主演的《目中无人》系列。在娱乐形式日益多元化的当下,电影行业正面临与展览、戏剧演出、密室剧本杀等线下体验项目的激烈竞争,而喜剧、科幻、青春片凭借其强互动性与时代契合度,在资本获取与市场争夺中占据明显优势,这在无形中挤压了功夫电影的发展空间。

中国功夫电影的未来之路仍充满希望。吴京在创办“影武堂”时曾坚定表示,该领域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他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凝聚年轻力量,为中国功夫电影开拓全新方向。“影武堂”持续开展动作训练营,已有多位青年学员完成系统训练并正式“毕业”。与此同时,资深动作演员吴樾也与同好们携手创立“藏武者”,以“藏功名,武乾坤”为理念,专注于为新生代演员提供富有创意的动作表演指导。老一辈功夫电影人的倾情传承,正为行业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自2024级招生起将开设专门的动作表演学科班,通过更专业的培养体系,为动作电影领域输送系统化、规范化的新生力量。

在影视行业新老交替的浪潮中,新一代导演与演员正携手推动动作电影的创新发展。吴京计划打造以"刀枪剑棍"为核心的系列动作作品"长南太",该系列共包含7部电影,其中首部《刀》的剧本目前已进入精细打磨阶段。与此同时,甄子丹在去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透露《叶问5》即将启动拍摄计划,而李安导演的"父子档"项目《李小龙》也早前宣布即将开机。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更是备受期待,预计今年将正式上映。值得关注的是,该片中饰演郭靖的肖战为塑造角色接受了高强度武术特训,精准复原了金庸笔下"左右互搏"的绝世武功。此外,《李小龙》电影以经典作品《龙争虎斗》为叙事核心,致力于呈现这位功夫巨星独特的武术精髓,主演李淳为此已持续进行五年专业武术训练。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是否能通过后天努力胜任功夫电影的挑战,业界和观众都充满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改编自金庸经典小说,吴京执导的《刀》则明显借鉴了徐克同名电影的创作思路,《叶问5》更是延续了《叶问》系列的叙事脉络。当前功夫电影普遍倾向于依托经典IP或热门题材展开创作,如何在传统框架中寻求创新突破,成为导演和编剧们亟需深思的命题。功夫电影的复兴之路充满挑战,但中国电影人始终保持着探索精神,通过集体智慧与协作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功夫电影终将在传承与变革中重焕生机。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