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于适加盟,刚开机试拍的《红海行动2》会有什么惊喜?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32更新:2025-09-16 08:55:03

自宣布开拍以来,便持续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林超贤导演接连执导了《长津湖》系列和《爆裂点》,而他在采访中曾多次提及,《红海行动2:虎鲸行动》(以下简称《红海行动2》)的制作规模将远超前作,甚至达到三倍体量,其中包含前所未有的深海作战等全新场景设定。

电影《红海行动2》的筹备消息持续引发热议,观众对影片的体量升级、主创团队是否将再度加盟、叙事走向以及拍摄启动时间充满期待。直至上个月底,该片终于正式开机并公布两大消息:其一,首次曝光了主演阵容,包括新加盟“蛟龙突击队”的黄轩与于适,以及原队成员杜江和蒋璐霞的回归。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蒋德富在最新采访中披露,《红海行动2》已启动试拍工作,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向观众呈现一部全新面貌的电影,同时进一步提升影片的工业化制作水平。

随着更多相关信息的陆续曝光,《红海行动2》的期待值持续攀升,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影片创新方向的诸多猜测。这部续作究竟会在市场格局中掀起怎样的波澜?值得期待。谈及《红海行动》系列的持续影响力,不妨先回溯其六年历程。2018年春节档期,合家欢氛围仍是主流,喜剧与魔幻特效片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当军事动作大片《红海行动》意外杀入春节档,凭借导演林超贤极具冲击力的战场呈现方式,瞬间颠覆了传统档期的影片类型分布,其激烈震撼的视觉风格与现实主义叙事给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红海行动》作为首部现代战争题材的商业大片,在上映初期并未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尽管其导演曾凭借《湄公河行动》获得广泛赞誉,且主演黄景瑜当时具备较高的话题度,但影片在上映前的预售表现依旧平淡。彼时,观众对IP系列续集如《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及《西游记女儿国》更感兴趣,而《红海行动》的创新尝试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该影片以卓越的制作水准突破市场预期,实现票房逆势攀升,连续多日蝉联单日票房冠军,成功改写春节档合家欢电影主导的格局。此后数年间,《流浪地球》系列、《长津湖之水门桥》、《无名》等涵盖多元类型题材的影片相继登场,均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春节档的商业价值持续被挖掘与提升,推动更多家庭观众走进影院,共同体验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除了市场层面获得广泛认可,《红海行动》也让多位演员展现出更丰富的职业可能性。张译与海清两位长期活跃于电视剧领域的实力派演员,在完成这部战题材作品后,逐渐拓展至大银幕领域;杜江的演员价值在电影市场得到充分体现,而蒋璐霞则凭借动作戏份确立了自身作为动作女演员的定位;黄景瑜与尹昉的搭档组合引发行业关注,二人在次年成功携手主演《飞驰人生》。

导演林超贤以及蒋璐霞、杜江等主演均于次年凭借该片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导演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多项重要奖项,或获得提名。因此,《红海行动》在许多观众心中已成为军事动作题材电影的标杆之作。

凭借前作的成功,市场与观众对《红海行动2》的升级版充满期待,纷纷猜测其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红海行动》的口碑与热度,源于其扣人心弦的叙事结构与极具临场感的实景拍摄,尤其是紧张刺激的动作戏码,凭借高强度的战斗节奏和逼真的视觉呈现,充分展现了导演林超贤卓越的场面调度能力。面对这一挑战,林超贤坦言此次创作压力倍增,剧本构思阶段便已形成四个迥异的发展方向。相较于前作聚焦陆地战局,《红海行动2》将突破传统框架,首次深入潜艇部队的作战领域,实现“海陆空立体作战”的全新突破。

水下拍摄作为电影制作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始终伴随着高风险与高成本。好莱坞业内普遍遵循"避水"原则,因水下场景不仅需要克服复杂的物理环境,更涉及安全与技术难题。詹姆斯·卡梅隆为《阿凡达》系列突破水下拍摄瓶颈,持续研发深海拍摄技术,这一创新过程直接导致电影制作周期的延长。而徐克导演在《深海寻人》项目中,为追求真实水下效果,曾带领剧组进行密集培训以掌握潜水技能,最终实现了在复杂水流环境中进行实景拍摄的突破。随着技术革新与专业团队的不断突破,水下拍摄正逐步成为展现电影艺术的新可能,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随着故事场景的演变,“蛟龙突击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黄轩与于适作为新晋成员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新鲜活力。黄轩虽以儒雅的文人形象深入人心,但他在《非凡任务》与《莫斯科行动》中展现出的硬核动作戏,成功打破了观众对他的固有认知。

作为去年影视圈最引人注目的新锐演员之一,于适凭借《长空之王》与《封神第一部》两部作品实现了从青涩到沉稳的蜕变。在近期曝光的《封神训练营》幕后内容中,观众得以窥见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面对以严苛著称的导演林超贤,这位实力派演员展现出了极强的抗压能力与职业素养,其扎实的演技功底与不断突破的进取精神,更让人期待他在后续作品中绽放的更多可能性。

在《爆裂点》首映式现场,导演林超贤向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发出明确信号,指出电影创作已进入工业化新阶段,亟需提升制作预算。然而,在当前电影产业环境下,如何通过工业化流程实现预算的高效配置与资源优化,才是行业面临的真正挑战。于冬此前在总结《长津湖》成功经验时曾强调,该片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标准迈上新台阶,更为国产影片直面好莱坞高成本制作提供了底气,"这既体现着中国电影人的专业勇气,也彰显了对本土市场的坚定信心"。

目前,《红海行动2》已步入工业化体系的试拍阶段。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在大型制作领域屡创佳绩,自《流浪地球》开启国产科幻大片新纪元后,越来越多的概念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具象呈现。在这方面,《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曾公开表示,其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因缺乏工业化经验,曾多次向剧组中的海外制片团队请教技术细节,也期待将积累的制作经验推广至其他影视项目。

郭帆将电影工业化理念深植于创作实践之中。在打造《流浪地球》期间,他深刻认识到需构建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标准化制作体系——在此之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所谓“工业化”实质上仍停留在依赖人力堆砌的初级阶段,制作团队只能通过高强度加班维持进度。这一现象在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2》制作过程中同样显现,两位导演均面临如何突破传统模式、提升制作品质的共同课题。

2020年,郭帆提出了虚拟制片这一创新理念。该模式通过前期预演制作样片,使画面能够高度还原实际拍摄效果,从而为后续实景拍摄提供精准参考。《金刚川》、路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饶晓志执导的《万里归途》以及《流浪地球2》等影片均沿用了这一技术路径,并在实践中持续推动电影工业化的革新进程。

在制片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电影的后期制作能力同样实现了飞跃性突破。《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2》《外太空的莫扎特》等影片的特效制作已实现全面国产化,国内团队几乎可以独立完成所有后期流程。于冬曾提到,这种技术突破使得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日趋完善,"以国内人才力量为核心的特效技术体系已成熟到能够支撑大型项目的全流程制作"。他特别指出,《长津湖》拍摄期间协调超过86家特效公司协同作业,为影片顺利拍摄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后期制作水平迈入了新的台阶。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将持续推进,无论是《红海行动2》《流浪地球3》等重磅作品,还是更多优秀影片的涌现,唯有沿着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充分运用其核心优势,才能实现中国故事的生动呈现与深度传播。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