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印度富豪系列:孟买超级豪宅后的兄弟对决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85更新:2025-09-16 13:35:36

在年前我们开启的神秘印度富豪系列中,首篇文章聚焦于现印度首富阿达尼家族的崛起历程。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安巴尼家族曾长期稳居印度首富宝座,如今虽位列"二富",其家族故事却更具戏剧性。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世人皆知这位传奇富豪在孟买拥有一座璀璨夺目的豪华宅邸,成为印度富豪圈的标志性存在。

印度第二富豪穆克什·安巴尼拥有一处奢华至极的私人住宅,该建筑虽为27层楼高,但因层高设计特殊,整体高度相当于60层楼。这座豪宅配备了直升机停机坪、可容纳80人的剧院、可停放168辆汽车的车库以及广阔露台花园,其价值高达20亿美元。近期,安巴尼家族喜讯连连:长女诞下龙凤胎,刚从美国返回印度,次子亦与交往多年的女友正式订婚。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富高塔姆·阿达尼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财富跃升之前,安巴尼长期稳居印度首富位置,其商业帝国的版图和财富积累对印度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最新公布的胡润全球500强榜单中,印度两大商业巨头的财富地位引发关注。穆克什·安巴尼(Reliance Industries创始人)以202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第二,其掌管的信实工业集团不仅成为印度市值最高的企业,更超越我国字节跳动与美国甲骨文公司,位居全球前列。相比之下,高塔姆·阿达尼凭借旗下四家公司(Adani Enterprises、Adani Transmission、Adani Total Gas和Adani Green Energy)总价值1.3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虽于2022年首次跻身榜单,但整体规模仍不及信实工业一家。值得注意的是,信实工业的崛起轨迹与阿达尼集团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早期以纺织业起家,逐步构建起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从纤维制造延伸至石油提炼,进而拓展至天然气、新能源、零售、电信及大众媒体等多元化领域,而后者则从贸易行业转型为港口承包领域的成功典范。

公司官网所展示的多元化业务板块,其发展根基可追溯至“二富”父亲德鲁拜·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在创业初期奠定的坚实基业。作为集团创始人,他通过不懈努力构建了企业的核心框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德鲁拜·安巴尼作为印度首富阿达尼的父亲,其家族在商业领域的成就足以与阿达尼本人相提并论。正如上文所述,这位商业传奇人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已凭借卓越的市场洞察力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其影响力被《亚洲周刊》列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50人"榜单。2002年12月28日,恰逢其诞辰日,印度官方邮局特别选用他标志性的左手托腮照片发行纪念邮票,时任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在悼词中盛赞:"这个国家从此失去了一位证明普通印度人凭借进取心与决心可创造非凡成就的典范。"

2007年上映的印度电影《Guru》以老安巴尼的创业经历为蓝本,影片中男主角作为乡村教师之子的奋斗历程,与德鲁拜从贸易起家到资本运作的商业轨迹高度契合。该片在叙事上适度简化了创业细节,却精准再现了从早期贸易到建立工厂、股票发行、资本操作等关键商业节点,甚至暗含了后续商业纠纷的伏笔。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女主角由印度知名影星阿伊莎娃里亚·雷饰演,男主角则是其现实中的丈夫阿比希凯克·巴甘,两人因拍摄该片与安巴尼家族建立了密切联系,频繁参与家族社交活动。

德鲁拜·安巴尼1932年出生于古吉拉特邦乔尔瓦德小镇,相较于同样出身古吉拉特邦却位于阿姆利则的阿达尼家族,其家乡在地理规模和资源禀赋上都处于劣势。但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反而锻造了他坚韧的商业品格。如今作为著名企业家的故乡,乔尔瓦德吸引了众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前来寻访,这些"朝圣者"们渴望从这位商业先驱的人生经历中汲取改变命运的力量。

德鲁拜童年至成年长期居住的地点现已改建为纪念馆。

这座毗邻的白色建筑曾是德鲁拜父亲租用的一部分,用作其教育实践的场所。2002年,该建筑被安巴尼家族完成收购并纳入旗下。为回馈社区,家族随后在周边区域开发了公共花园,并设立了以德鲁拜父亲全名Hirachand Gordhandas Ambani命名的学校。

德鲁拜的夫人Kokilaben在纪念馆内驻足于亡夫照片前,双手合十静立默哀。其子"二富"穆克什与弟弟阿尼尔陪同母亲一同参观。回首往昔,德鲁拜在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其中关于排行存在两种说法——或为次子,或为三子。其父为当地教师,但德鲁拜对学业毫无兴趣,据传他自幼便展现出敏锐的商业嗅觉,常逃学前往街头观察商贩交易,甚至在周末摆摊售卖bhajias(印度传统油炸小吃)。正因出生地Chorwad濒临海岸,当地居民多有通过船只出国谋生的机会。1949年,年仅17岁的德鲁拜在完成十年级学业后,毅然前往相隔阿拉伯海的亚丁。彼时亚丁仍为英国直辖殖民地,该地的壳牌公司独家经销商A.Besse(由法国商人Antonin Besse创立的贸易公司,为多家保险、航空及航运企业代理业务)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亚丁度过了近十年时光,这段经历不仅为他积累创业资本,更让他领悟了大型企业运营的精髓。期间,家人已为其在印度故乡安排了婚姻,这位后来成为"二富"之妻的女士便是Kokilaben。

Kokilaben与媒体的互动一直十分有限,仅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提及了她童年在古吉拉特邦Jamnagar市的经历。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父亲从事电报局工作,母亲则为家庭主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极为稀缺,她更多接受的是刺绣、缝纫等传统技艺的培训。两人通过父母之命缔结婚姻,属于典型的盲婚哑嫁。新婚初期,他们经历了一段两地分居的时光,随后Kokilaben独自前往亚丁与德鲁拜团聚,这也是她人生首次乘坐船只。在亚丁期间,她诞下了长子穆克什(即日后被称为"二富"的人物)。1958年,即"二富"出生的次年,德鲁拜携全家返回印度,开启了创业之路。他与在亚丁共同经营的亲属Champaklal Daman合作创立了名为"Majin"的贸易公司,主营涤纶和纱线的进口业务,同时开展香料、糖、槟榔等商品的出口贸易。最初办公场所仅为46平方米的小屋,仅有两三位助手协助。随着市场对涤纶、纱线需求的激增,德鲁拜逐渐转变思路,不再局限于中间商角色,于1966年创立Reliance Commercial Corporation,并在艾哈迈达巴德Naroda区建立了首间纺织厂。

尽管工厂顺利建成,产品却面临滞销困境。当时市场主要由批发商掌控,他们与传统大型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新兴小厂家持排斥态度。德鲁拜决定打破这一格局,直接绕过中间商,转而与个体零售商建立联系。通过直接对接个体零售商,以‘Vimal’面料的性价比优势迅速打开市场,最终使其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Vimal”这一品牌名称实际上源自德鲁拜的长兄Ramniklal Ambani之子。具体过程则略去不提。品牌首先通过拓展市场渠道打开局面,继而在1975年获得世界银行技术团队的认可,为自身赋予了合法性。到了80年代中期,Vimal借助宝莱坞明星与板球运动员的广告代言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后,该品牌不仅在本土纺织行业确立了无可撼动的领军地位,更率先建立了首批零售连锁体系。

然而,随着Reliance集团规模不断扩大,这个曾为其奠定基石的品牌如今已显得微不足道。2012年,集团曾一度考虑出售该品牌。要衡量Reliance的版图规模,可参考2005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企业投资指南。回溯其发展历程,企业壮大离不开德鲁拜的个人领导力。其一,尽管德鲁拜未接受正规学历教育,但他始终具备前瞻性的商业视野,善于把握金融市场机遇。彼时,股票市场在印度仍属新兴领域,普通民众对其认知度尚浅。1977年公司启动IPO时,德鲁拜描绘的宏伟蓝图成功吸引了远超预期的投资者参与。

1977年,印度实业家德鲁拜发起信实股票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该发行遭遇超过7倍的超额认购。这种大规模融资若未能成功,可能沦为资本运作的泡沫与市场投机的牺牲品。幸运的是,德鲁拜成功筹集资金,不仅扩大了纺织业的生产规模,更将业务延伸至聚酯纤维产业链上游的石化产品领域,最终涉足石油精炼行业。公司名称从Reliance Textiles Industries Ltd.更改为Reliance Industries Ltd.,标志着其商业版图的显著拓展。1991年印度启动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后,德鲁拜敏锐把握机遇,将触角伸向电信、电力基础设施等新兴行业,推动企业股价持续攀升。早期投资者因此实现财富快速增长,对其形成高度赞誉与个人崇拜,此后每次新股或可转债发行均引发抢购热潮。对许多投资者而言,德鲁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引领者,更是助力家族财富积累的象征性人物。

根据"二富"穆克什在Reliance工业上市四十周年庆典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若于1977年以1000卢比购入信实工业股票,并持续持有至2017年,其市值预计将达170万卢比(约合14万元人民币)。德鲁拜卓越的游说与社交能力或源于他早年作为街头小贩与形形色色人群频繁互动的生活经历。在印度本土政策尚未明晰的七八十年代,德鲁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政界人士建立人脉网络,为其事业铺平道路。正如"首富"阿达尼的创业历程常与现任总理莫迪的政策扶持联系在一起,德鲁拜的成就也常被归因于其与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关系。传言称,正是他成功游说英迪拉·甘地,才得以获取石油炼油厂项目,从而推动企业迅速崛起。

这张显示两人共进餐食的照片被用作证据,试图佐证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然而从时间线来看,英迪拉于1984年已遇刺离世,而Reliance集团直到80年代末才在石化领域崭露头角。因此若说德鲁拜在英迪拉生前已助其取得实质性成果,恐怕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德鲁拜在商业领域的纵横捭阖,其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

一本未经德鲁拜授权的传记《聚酯王子》曾引发争议,书中披露了他与政商界人士的隐秘互动,因内容过于敏感而被责令停产。将Reliance(信实)集团从纺织业拓展至石油石化领域,标志着安巴尼家族商业版图的战略升级,也推动德鲁拜从富豪跻身顶级商业巨擘。相较于其商业传奇,外界更关注其家庭生活:除妻子Kokilaben外,四名子女中仅两子常现身公众视野。据2014年庆祝Kokilaben80寿辰的报道,这位曾历经丈夫创业艰辛的女性现已88岁高龄,虽未接受系统教育,却以坚韧陪伴家族见证财富积累。

她曾在采访中回忆起自己与德鲁拜的财富历程,用“在老家Chorwad乘坐牛车,到亚丁驾驶汽车,抵达孟买后便拥有飞机与直升机”来形容这种跨越。在她眼中,德鲁拜的崛起并未让她迷失方向,反而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常叮嘱她要与自己并肩前行,坚持共同奋斗。为此,他特意为她聘请了英文老师,为她将来在公众场合演讲和商业场合沟通做准备。更令她感动的是,他带着她参加每家工厂的落成典礼,陪同她出席结识政要的晚宴,还带她走进世界各地的五星级餐厅,品尝各国佳肴。这些经历不仅让她见证了财富的增长,更感受到丈夫始终如一的支持与陪伴。

正是这些积淀,使她能在聚光灯下自信应对媒体与公众的提问,言谈间尽显从容。她与众多藏匿于成功男性光环下的女性一样,秉持着"以夫为贵"的理念,将丈夫视为精神支柱与人生楷模。在谈及丈夫时,她坦言:"多年来我从未见过他陷入绝望的时刻,但这并不代表他未曾遭遇困境,他总能以勇气与智慧化解难题。"多年后,在儿子演讲中提及丈夫卓越功绩的瞬间,她依旧难以抑制内心的悲恸,泪水决堤般涌出。丈夫去世后,她便成为家族事务的核心,常在两位儿子之间周旋,调解矛盾,维系家族和谐。尽管媒体对她的记载寥寥无几,但已知的信息显示,她坚持严格的素食主义,甚至家中禁绝任何肉类与肉制品。这一习惯被两位儿子完整继承。此外,她酷爱收藏豪车,热衷旅行,并对粉红色情有独钟。

远嫁异乡的女儿按长幼顺序,本应优先讲述两位兄弟的故事,但鉴于其纷争需详尽论述,我们暂且先完成对两位女儿的叙述。她们分别名为Deepti(亦有译作Dipti)与Nina。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她们分别出生于1962年1月和7月,然而考虑到同母所生的逻辑,其中至少有一项数据存在矛盾。基于Deepti早于Nina缔结婚约的事实,我们仍将其视为年长的妹妹。

从单张照片看,姐妹俩的容貌差异较为明显,但同框时却展现出惊人的相似度(图中红裙女子为Deepti,黄裙为Nina,中间站立者为"二富"之弟阿尼尔)。两人均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步入婚嫁年龄时,其父德鲁拜已凭借商业成就跻身印度上流社会。然而在传统社会观念影响下,家族财富继承权始终与女儿无缘,她们的婚姻更多被视为拓展商业网络的策略性安排。Deepti最终嫁给了Dattaraj V. Salgaocar,这位常被简称为Raj Salgaocar的丈夫在图中以浓眉大眼的形象呈现。

2003年左右的报道显示,Raj Salgaocar的商业版图涵盖铁矿石开采、加工及出口领域,旗下拥有La-Paz和果阿万豪两座酒店,同时涉足与Reliance集团关联的发电、输电与配电业务。此外,他还涉足媒体行业,创办孔卡尼语报纸及英文月刊,并在农业和房地产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其父Vassudeva Mahadeva Salgaocar亦是凭借自身努力崛起的典范,出身贫寒且教育背景有限,通过独立打拼和把握时代机遇,将VM Salgaocar企业从一家小型贸易公司发展为涵盖矿石开采出口、航运、工程及酒店等领域的大型综合集团。作为家中七名子女中最小的Raj,于1978年在孟买Usha Kiran大楼(当时当地首栋高层建筑)与Deepti相识,两人将这段恋情定义为一见钟情,而非基于家族联姻的商业考量。由于双方家庭背景相似、企业实力相当,这段感情获得了双方的认可和支持。

Raj回忆道,他与Deepti的缘分始于一次邂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向家族长辈坦白感情后,双方家庭均对这段关系表示支持。1983年12月31日,这对恋人步入婚姻殿堂。值得注意的是,Deepti作为安巴尼家族第二代成员中首位缔结婚姻的女性,而Raj则成为Salgaocar家族同辈中最后完婚的男子。婚后次年,Raj的父亲VM Salgaocar不幸离世,这一变故使得家族的重心发生转移。尽管身处果阿的祖宅,Deepti坦言初期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但她始终选择与丈夫同甘共苦。多年来,这对夫妻维持着和谐的关系,并共同育有一子一女。

这张全家福合影捕捉到了四口之家的幸福瞬间。Nina与Bhadrashyam Kothari(更常被称为Shyam Kothari)结为连理,后者作为HC Kothari家族企业的第三代继承人,长期居住在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

公司最初主要从事制糖和保险业务,但通过与Reliance的深度合作,逐步将业务拓展至石化行业,并使其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间这位是Shyam Kothari,身旁为其与妻子Nina之子Arjun Kothari。据悉,Arjun目前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而Shyam曾担任该校董事会成员。他们共同捐赠了一间以Kothari家族命名的学习工作室。此外,两人还育有一女Nayantara(图中右侧人物)。遗憾的是,Shyam Kothari在2015年因病去世,年仅53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公司主席一职由其太太Nina接任,而儿子Arjun Kothari则出任董事总经理。

有关儿子与女儿的婚恋状况,后续章节将深入探讨。

如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尼尔·安巴尼(二富的弟弟)、其配偶Tina、Nina、他们的母亲Kokilaben,以及Nina之子Arjun Kothari与其妻子Anandita Mariwala。

在铺垫了诸多背景后,终于要讲述"二富"穆克什·安巴尼与其弟弟阿尼尔·安巴尼的故事。穆克什·安巴尼于1957年4月19日出生在亚丁,随后随父母迁居印度。1959年6月,母亲在孟买诞下弟弟阿尼尔·安巴尼。父母携这对相差两岁的兄弟,以及后来出生的两位妹妹,全家六口人长期居住在孟买Bhuleshwar区的一间普通两居室公寓中。直至70年代,随着德鲁拜集团的财富迅速积累,这家人方才迁入条件更为优越的新居。

故事始于1960年代孟买地标建筑Usha Kiran,这座当时的城市第一高楼高达80米,巍然屹立于印度金融中心。作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其住户多为权贵阶层,而德鲁拜家族的长女Deepti恰是在这里邂逅了改变她命运的爱情。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财富的增长,德鲁拜决定在Cuffe Parade购置土地,亲自打造私人住宅。这片占地建造的19层建筑中,每个子女都被分配专属楼层,顶层特别设置直升机停机坪以便利出行。如今回望,无论是次子穆克什还是弟弟阿尼尔,恐怕都未曾预料到父亲创立的Reliance集团最终会发展成庞然大物,更无法预见兄弟间的合作关系终将走向解体。遵循传统,穆克什从孟买化学工程学院毕业后,赴斯坦福攻读MBA,但课程尚未完成便被紧急召回。当时正值Reliance与美国杜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本地设立工厂,德鲁拜选择让儿子亲自统筹这项关键任务。据2008年《纽约时报》对穆克什的专访记载,其父坚信"实践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因此刻意安排儿子提前回归。此举背后包含双重考量:一方面公司规模扩大引发外界觊觎,需将核心决策权交予亲信;另一方面借助与杜邦合作这一珍贵契机培养接班人。相较而言,深造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阿尼尔则完成学业后才回国,他更擅长处理政商关系与媒体互动,而哥哥穆克什偏爱工厂一线操作,两人虽同为素食主义者且杜绝烟酒,却在性格与职业倾向上形成鲜明对比。

▲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0年,展现了"二富"的影像。若探讨父亲对子女的偏爱程度,实则难以定论。然而,早期合影中的身体语言却可能引发外界对阿尼尔更受父亲青睐的猜测。

前排座位从左至右依次为:“二富”、德鲁拜、阿尼尔。

这张合照中,阿尼尔更贴近父亲,而"二富"则依偎在弟弟肩头。1986年,年仅54岁的德鲁拜突然中风,此次中风对他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导致其右臂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因此之后的诸多影像记录里,他都保持着坐在椅子上的固定姿势。

▲ 包括下图左边这张克林顿到访时的合照。父亲的身体状况加速了两个儿子的接班进程,早前就主管业务的"二富"顺理成章挑起大梁,接手了父亲的位置。也是在这个时期,刚刚三十而立的兄弟俩先后完婚,开枝散叶。"二富"按照家族意愿娶了舞者出身的Nita,小儿子阿尼尔却执意要违抗父母迎娶宝莱坞女明星Tina。

▲ 看一眼这张难得的家族合照,最明显的是,孙子们在这个家真的是众星捧月。坐在德鲁拜身旁白色衣服的是"二富"穆克什的大儿子Akash,蓝色衣服偏年长的是阿尼尔的大儿子Jai Anmol,而坐在德鲁拜腿上的(按衣服材质推断)应该是阿尼尔的小儿子Jai Anshul。照片里不见"二富"穆克什的小儿子Anant,可能跟他从小身患哮喘有关。这样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在老爸德鲁拜去世后,不复存在。

2002年6月24日,德鲁拜又一次因为中风被送往医院,但这回他没能逃过死神召唤,昏迷了整整两周,于7月6日去世。

▲ 两个儿子悲痛抬棺的照片。可能是真没有料到自己会在69岁就离开,德鲁拜竟然没有留下关于Reliance这个庞大商业帝国要如何分配的只字片语。此事震撼了整个商界,要知道这样的错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少见,也就为后面两兄弟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这里要插播一个前情提要,就是在印度这种讲究家族制的地方,几乎每一个创业故事都离不开自家亲戚的帮忙参与,上篇讲的"首富"阿达尼是这样,德鲁拜创立Reliance的过程也不例外,他的兄弟们参与了早期的建设发展。但伴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也就出现了,很多印度家族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后,会因为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产生分歧而选择分家,拆分公司。

德鲁拜早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不忍自己亲手从无到有建立的Reliance被分割,所以未雨绸缪,给了兄弟们一笔钱来让他们退出自家公司。由此可以看出,依照德鲁拜的个人心愿,肯定是不希望自己身后儿子们为了争家产闹到天翻地覆,把集团都给拆了,他想要的是团结一致,做大做强。只是在极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亲情显得那么一文不值。

最初的最初,外界都以为"二富"跟弟弟兄友弟恭,"二富"是集团的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弟弟阿尼尔则是副董事长。但渐渐有内部消息传出,阿尼尔跟另一位高管Anand Jain不和,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位Anand是Reliance集团日常运营的关键人物,还被看作是德鲁拜的第三个儿子。不止如此,阿尼尔跟"二富"穆克什同样不睦,并且愈发公开明朗化。

世人普遍认为,安巴尼兄弟之间鲜有交流。2005年1月,媒体正式披露了安巴尼兄弟关于集团拆分的决策。当时提出的方案显示,通过拆分集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兄弟双方各有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妹妹也将获得相应的资产份额,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Reliance帝国的庞大程度令人惊叹,仅仅是讨论权力分配就耗时半年,其间多方专业人士介入调停,但始终难以平息纷争。直到母亲Kokilaben亲自出面,召集所有家族成员于自家Sea Wind大楼10楼召开会议,这场持续12天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二富"穆克什掌控了集团核心业务,涵盖石油勘探、炼油、石化全价值链,以及天然气和纺织品等领域。随后他独立创立了Reliance Retail和Jio电信业务,形成了如今Reliance集团的业务版图。弟弟阿尼尔则获得了电信、电力、娱乐和金融服务等新兴领域,其分拆实体被更名为Reliance Anil Dhirubhai Ambani Group(Reliance ADAG)。

然而分家并未终结矛盾,因其业务高度关联性导致持续冲突。首起纠纷源于阿尼尔旗下电力公司依赖"二富"的天然气业务,原定的低价交易因政府介入被迫终止,引发阿尼尔对哥哥背信弃义的指控。此举意外使印度政府获得天然气定价控制权。其次,阿尼尔原本与南非MTN的电信合作濒临完成,却因"二富"要求回购股份导致合作破裂,引发市值缩水和法律纠纷。最激烈的对抗出现在2008年,穆克什在《纽约时报》专访中提及阿尼尔曾负责集团情报网络,该言论引发阿尼尔以21.2亿美金索赔的诽谤诉讼。

2009年8月,阿尼尔在《印度时报》等32家主流媒体投放超显眼的红色广告,直指Reliance集团与政府勾结推高天然气价格,导致电费飙升。对此,"二富"公司反击称其试图操控舆论。同年,阿尼尔更向时任印度总理发信痛斥兄长的商业行为,称其导致北部地区频繁停电。最终在2010年5月,老母亲Kokilaben再度斡旋,促成兄弟签署和平条约,包含竞业禁止条款,阿尼尔撤回诽谤诉讼。

分家后,穆克什迁入价值超20亿美元的超级豪宅Antilla,这座27层建筑(因层高设计整体相当于60层楼高)配备直升机停机坪、可容纳80人的剧院、168车位车库及巨型露台花园。2020年庆祝小儿子订婚时,Antilla特意进行灯光秀照亮孟买夜空。反观阿尼尔,曾计划在父亲旧宅附近购置土地建新居,但该地块最终被用于筹建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医院,他至今仍居住在父亲的老宅Sea Wind,且该住所被法律文件界定为"免租",不视为个人财产。

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资料显示,阿尼尔的个人净资产已归零,面临多起债务诉讼。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进出口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三家国内金融机构,已在伦敦起诉其拖欠7.16亿美元贷款及75万英镑法律费用。回望十年历程,阿尼尔曾凭借Reliance Entertainment在娱乐业大放异彩,与斯皮尔伯格、斯奈德合作创建的DreamWorks(后被派拉蒙收购)拥有51%股份。2012年他携夫人Tina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年DreamWorks的三部作品《相助》《战马》《铁甲钢拳》共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

201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林肯》斩获多项提名,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该片摘得个人第三座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杯。与此同时,印度影星阿尼尔在国内同样备受瞩目,其在娱乐圈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

如图所示,他与阿米尔·汗一同出现。

文中提及的Aishwarya Rai(左一)与Abhishek Bachchan(左二)同样隶属于Reliance集团。除Reliance Entertainment外,Reliance Communication(简称RCom)也被视为阿尼尔布局的重要棋子。过去数年间,他持续关注行业动向,虽未实现绝对领先,却已获得显著收益。然而,其兄长“二富”的介入成为关键转折点。“二富”宣称因女儿抱怨印度网络速度缓慢而涉足电信领域,实则早在要求从RCom回购股份时便已布局。待兄弟间的竞业限制条款到期,他果断推出Jio品牌。依托Reliance集团的雄厚实力,Jio凭借大规模补贴与免费服务策略迅速崛起,短时间内便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确立了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地位。

2020年,Facebook与多家企业联合注资收购Jio股份,使这家印度本土迅速崛起的科技公司引起全球关注。相比之下,持续与Jio竞争的RCom因陷入价格战导致债务危机,一度濒临破产。阿尼尔曾试图将RCom出售给Jio,但未能达成交易。2018年5月,与RCom签订长期服务协议的爱立信因合同纠纷将其告上法庭,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阿尼尔以个人资产提供担保,RCom需支付55亿卢比(约合7800万美元)赔偿。然而RCom资金链断裂,拖至半年后仍未履约,最高法院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3月19日前完成支付,否则阿尼尔将面临法律制裁。就在期限前一天,阿尼尔动用6100万美元现金替弟弟偿还了这笔债务。

阿尼尔在面对媒体时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称:“我真诚而衷心地感谢我尊敬的哥哥和太太Nita,感谢他们在艰难时期给予的支持。”尽管外界对“二富”在最后时刻出手相救的举动存在质疑,认为其动机可能不纯,但相较于韩国东洋集团姐妹间因利益对立而见死不救的案例——“血脉敌不过金钱”(如前所述,东洋集团的案例曾引发广泛讨论),仍需感慨“二富”保留了最后的仁慈。然而,随着事件余波逐渐平息,外界原本期待的兄弟和解似乎并未真正实现。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哈里王子所著的《Spare》一书,其命名暗含着王室继承的残酷逻辑——在皇室与贵族体系中,长子往往承载着头衔、权力与财富的传承使命,而次子则被视作备用选项。阿尼尔显然不愿接受这种命运的安排。尽管父亲在世期间曾被赋予重要职责,但参与交易谈判的履历并不能等同于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所揭示的:潮水退去后才能看清真正的实力。在与兄长的较量中,他不仅遭遇了全面溃败,更经历了彻底的挫败感。这种深层次的落差,让他不禁反思:或许从一开始就选择做个安于享乐的富贵闲人,反而能避免这般困局。

谈及兄弟俩的婚事,不得不提他们各自的妻子。妯娌之间自有一番微妙的比较,而两位太太的美貌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堪称当世佳人。

Nita,作为“二富”的妻子,1963年11月1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中产家庭。她的父亲在Birla Industries担任高管,母亲则从事全职主妇工作。

这幅全家福中,Nita与妹妹相视而笑,尽显温馨。自幼便沉浸在Bharatanatyam(婆罗多舞)艺术中的她,凭借天赋与努力,最终蜕变为备受瞩目的专业舞者。多年来,她活跃于全国各地的舞台,用灵动的舞姿诠释着印度最古老古典舞蹈的魅力。令人意外的是,一次演出意外成为命运的转折点——德鲁拜在观演后当即表达婚意,将她视为理想的儿媳妇人选。不少人会疑惑,为何仅凭一场演出就确定了这段姻缘?或许正如世人所言,出众的美貌有时确实能成为改变人生轨迹的关键。

这是她与"二富"在1985年的婚纱照。画面中她眼神流转,气质温婉,令人移不开视线。彼时她出身优渥,又持有Narsee Monjee商业与经济学院的商业学士学位,这份背景自然赢得了德鲁拜的认可。据传德鲁拜曾通过人脉直接联系Nita,坦率询问她是否愿意见自己的长子。在父亲的撮合下,"二富"与Nita开始了约会。而求婚场景颇具戏剧性:他将车辆停在孟买主干道中央,径直向她提出婚姻邀约,直至得到肯定答复才重新启动发动机。

令人意外的是,年轻时的"二富"也展现出霸道总裁的行事风格。婚前曾与Nita约定,婚后不会阻碍她继续职业发展。推测她最初因舞蹈梦想而犹豫,但最终选择转型为教育工作者,仅领取800卢比月薪,并始终低调隐藏自己是Reliance家族儿媳妇的身份。结婚六年间,两人始终未育,使作为长媳的Nita承受不小压力。后经试管婴儿技术,他们迎来了龙凤胎Akash与Isha,数年之后又添小儿子Anant。

图中呈现的是他们五口之家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大儿子Akash,小儿子Anant,女儿Isha,Nita及"二富"。90年代末,完成生育使命的Nita逐步投身Reliance集团日常运营,参与创办以德鲁拜命名的国际学校,同时主导专注公益的Reliance Foundation慈善项目。尽管已不再职业舞者,但每逢子女婚礼,她仍会即兴表演婆罗多舞。或许正是这份家族传承,让她对同样擅长此舞的小儿子未婚妻Radhika Merchant格外青睐。

Radhika Merchant。

在各类合照中,她与Radhika Merchant呈现出宛如母女的亲密感。而Nita作为顶级富豪家族成员所享有的优渥生活,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名媛手中各类奢华手袋早已成为日常标配,对于她们而言这些高端单品不过是游刃有余的收藏品。

2007年,“二富”为Nita购置了一架价值6000万美元的空客A319飞机作为生日礼物。

2008年,孟买印第安人板球队正式成立,Nita被委任担任球队主席。画面中另一侧情绪激动、高声尖叫的是她的长子Akash。此外,他们所居住的豪华庄园Antilia,通过难得曝光的几张照片便能窥见Nita作为贵妇的优雅生活日常。

2017年,她以私人住宅为背景拍摄《Vogue India》时尚大片,其拍摄现场的布置与氛围更胜五星级酒店。

夕阳下,Isha独自坐在自家露台上,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微风轻拂着她的发丝,带来一丝清凉。

在婚礼前夕,Isha于自家豪华别墅内精心绘制传统海娜图案,为即将来临的庆典增添一抹东方雅韵。

婚礼活动选址于一座豪华住宅内部。与Nita相比,Tina迅速获得了未来公婆的认可与青睐,而作为弟弟伴侣的她所受到的待遇则呈现出鲜明反差。

Tina出生于1957年2月11日,比阿尼尔年长两岁。这位印度女明星凭借选美比赛一跃成名,1975年在高中毕业后便荣获印度少女公主称号,并代表国家赴阿鲁巴参与少女洲际小姐大赛,最终摘得亚军桂冠。此后,她进入艺术学院深造,凭借出色的外貌与气质逐步涉足影视行业,开启了璀璨的演艺生涯。令人惊叹的是,年轻时的Tina究竟有多么惊艳。

Tina的演艺生涯始于1978年,彼时她首次亮相银幕便担任主角,此后在宝莱坞持续活跃至1991年。在与阿尼尔相恋并结婚后,她选择退出影坛。这段跨越阶层的爱情堪称现实版浪漫传奇——出身商贾世家的阿尼尔执着追求演艺圈的Tina,甘愿与家族决裂也要赢得她的芳心。初遇时,Tina对阿尼尔并无好感,长期浸淫在娱乐圈的她早已对异性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婉拒了朋友安排的相亲局。然而阿尼尔的坦诚与赤诚逐渐融化了她的防备,当发现对方并非那些只图虚情假意的浮夸男明星后,两人悄然坠入爱河。

然而传统守旧的安巴尼家族对这段姻缘持反对态度,迫使情侣分开四年之久。Tina选择赴美攻读室内设计专业,试图通过转行来疗愈感情创伤。期间两人虽无直接联系,但命运的转折在洛杉矶地震时悄然降临。当阿尼尔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致电询问Tina安危,这段被岁月搁置的感情终于重新萌芽。最终阿尼尔以坚定的决心说服父母,通过跨越太平洋的电话促成Tina重返印度,仅用六周便完成见家长、订婚、结婚的全部仪式,缔结了令人惊叹的速成婚姻。

1991年2月2日,阿尼尔与Tina在婚礼上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相较兄嫂历经漫长岁月才迎来的子嗣,这对夫妇在婚后不久便顺利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

长子贾伊·安莫尔(右侧,1991年12月出生)与次子贾伊·安什尔(左侧,1995年9月出生)相继诞生。

从过往的合影中可见,Tina在婚姻生活中曾为迎合公婆付出诸多努力。随着安巴尼家族兄弟间矛盾加剧,她与Nita作为妯娌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公众对两人的对比从未止息,二人各自拥有坚定的支持群体。支持者眼中,Tina以低调务实的形象著称,相较于Nita的奢华张扬,她更注重朴素的生活态度。曾有媒体询问其服饰品牌,Tina坦言"我不需要铂金包,我自己就是品牌",此番回答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对Nita高调作风的微妙调侃。

在三年前的一场艺术展览中,Tina背着爱马仕最便宜的Herbag,婆婆Kokilaben则站在她身后。

此次活动上,Nita现身现场,其身旁背负爱马仕Constance手袋的女士为大儿媳妇Shloka Mehta(左图),另一侧则站着准儿媳妇Radhika Merchant(右图)。两位妯娌全程未有交集。昔日身居财富巅峰的阿尼尔,目睹亲哥"二富"为嫂子赠送私人飞机后,随即以价值8000万美金的豪华游艇作为礼物送给Tina。

游艇名为“TIAN”,其名称源自两人名字的前两个字母的组合。然而,阿尼尔目前的事业已陷入低谷,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显得低迷。

昔日的意气风发已不复存在,发际线逐渐稀疏,鬓角的白发悄然蔓延,仿佛在无声诉说他的落寞与消沉。Tina始终如影随形,用柔情守护他颓废的背影,将他视为生命中的唯一依靠。

在去年庆祝的31周年结婚纪念日上,她写下这样的话:"你使我的人生完整。"

本文将聚焦于安巴尼家族几代人的奋斗历程。尤令人钦佩的是德鲁拜在殖民时期、战争动荡与独立浪潮中开辟事业的非凡魄力,他始终精准把握历史机遇,于时代洪流中稳步前行。而作为家族第二代企业家,'二富'展现出远超普通富二代的格局,不仅继承并延续了其父的远见与魄力,更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实现创新转型,推动企业迈向新高度。

如今公司官网陈列着"二富"与父亲的合影,这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无声诠释,更承载着深厚的精神纽带。网页上镌刻着父亲的箴言:"唯有树立远大的梦想,确立崇高的志向,践行更坚定的承诺,付出更卓越的努力,方能成就Reliance与印度的未来!"在当代企业家普遍倾向于低调行事、竭力维护自身神秘感之际,印度商界精英却以昂扬的姿态打破常规,用张扬的行事风格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财富魅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