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为何被移出课本?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51更新:2025-09-16 14:59:07

昨夜梦中遇见岳武穆,他要求我背诵《满江红》。因自幼研习书法,此词我曾反复书写数百遍,早已烂熟于心。然而诵至“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时却卡顿,明明记得下句应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可梦中始终坚信中间尚有遗失的句子,急得冷汗直流。清晨醒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掏出手机查阅《满江红》全篇,方知记忆无误,只是梦境中被误导,更无法直视这位千古名将的犀利诘问。

年少时初涉文学,读的第一部小说竟是《岳飞传》。彼时尚在三年级前的孩童,字词尚未通顺,却在岳飞身上读懂了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这份精神烙印自此深植心底。恰逢春节档导演老谋子新作《满江红》引发热议,这部悬疑正剧以层层反转的叙事风格斩获口碑榜首,堪称全程紧凑无拖沓。国师的水准再次彰显,其对历史题材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作为老谋子的忠实影迷,加之此作与岳飞故事的紧密关联,自然无法错过。

影片虽以“满江红”为名营造出恢弘的视觉期待,实则情节全在一座小院中展开,时间线定格于岳飞陨落四年后。全片聚焦金国密使的一封信件,通过局中局的巧妙设计推动剧情发展。随着多重反转层层递进,最终在全军复诵岳飞遗作《满江红》时达到高潮,字字铿锵如利剑破空,令人热血沸腾。

围绕岳飞之死,近年出现诸多解读版本,更有甚者试图抹黑这位民族英雄。主流观点认为岳飞因政治幼稚而殒命,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从基层士卒晋升为中兴四将之首,若真不懂政治恐怕难以统帅百万雄师。事实上,岳飞文武双全,诗词俱佳,其政治智慧丝毫不逊于军事才能。赵构若真忌惮岳飞迎回二帝,却也经不起推敲——纵观宋史,赵构的政治手腕堪称一流,若岳飞真能光复河山,仅凭此功便足以稳固皇位。

真正令赵构忧虑的,或许是“苗刘之变”后其猜忌心加重。借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他对掌握全国五分之三兵力的岳飞必然心存戒备。尤其听闻“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言后,岳家军的威名愈盛,赵构的疑虑愈深。岳飞每取得一次胜利,赵构的不安便加剧一分。他担忧岳飞因功高震主终成割据势力,故此最大的威胁并非金将完颜宗弼,而是岳飞本人。

绍兴十一年(1141)岳家军连战连捷,眼看将收复河山之际,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令其撤军。这一决定背后,是赵构对岳飞的深切忌惮。他深知岳飞是个忠臣,私德无瑕,不爱钱财亦不近女色,这份纯粹正令他寝食难安。韩世忠或许早已看透局势,故意沉溺酒色才得以避免悲剧。正如古语所言,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赵构虽想处决岳飞,却因岳飞功高望重不敢亲自动手,最终选择与秦桧合谋,借其之手完成政治清除。

在杭州或汤阴的岳王庙中,常有人疑惑为何秦桧之妻王氏也跪于庙前。实则王氏在构陷忠良过程中亦难辞其咎,许多毒计皆出自她手。君臣二人各怀鬼胎,赵构为保皇权,秦桧为谋私利,最终在东窗定计中将岳飞推向深渊,使其父子在风波亭含冤而逝。

图片

秦桧死后,宋高宗赵构迅速发动“绍兴更化”,将此前的种种决策与过失归咎于这位权臣,刻意与秦桧划清界限,并为日后对岳飞的平反铺路。然而,部分人借机为秦桧翻案,试图将其描绘成忍辱负重的爱国者。对此,笔者认为秦桧的罪行难以掩盖,正是他不断进谗言、制造舆论压力,才促使赵构对岳飞产生猜忌,最终导致君臣决裂。尤其在岳飞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际,秦桧深谙其“还我河山”的志向不会轻易妥协,因而煽动赵构连续颁布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直接加速了岳飞被构陷的进程。

图片

电影《满江红》并未采用导演惯常的宏大叙事手法,而是以普通士兵张大为叙事视角,通过层层递进的悬念揭开岳飞绝笔之作的流传真相。剧情设定中,这首词被虚构为岳飞临刑前在狱中墙壁题写,仅秦桧一人得见,随后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线索。故事围绕如何逼迫秦桧说出岳飞遗言展开,形成扣人心弦的局中局设计,最终以全军复诵达到情感高潮。然而这一设定引发广泛争议,被认为是对历史最大的违背。根据现存史料,这首《满江红》应创作于岳飞北伐期间,尤其是朱仙镇大捷之后。彼时岳家军声威鼎盛,岳飞却接到十二道金牌令其撤军。虽身在前线,但他对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早有察觉,因此在被迫撤退之际写下此词。这种深感无奈与悲愤的情境,成就了其"一词压两宋,一人抵万军"的文学地位,也让这首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图片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曾在学生时代要求全文背诵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移出了课本,不仅《满江红》,还有那篇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也消失了。继而发现,也不仅是岳飞被移出教材,“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卫青、霍去病等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也从教材中删除了,甚至有专家还要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面对质疑,这些所谓的砖家给出了三条理由:第一,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涉嫌渲染暴力,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暗示和不好影响。这就呵呵了,哪个战争片中没有杀戮?哪个游戏里没有暴力?是不是把战争电影和一些游戏都给禁了?毒教材毒插画你们看不到,却怕岳飞这两句词吓坏了孩子?第二,《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为词中出现的“贺兰山”远在金国腹地,岳飞不可能把战线推这么长。事实上是此贺兰山非彼贺兰山。河北邯郸境内有个磁县,这里也有一座贺兰山。而且山势平坦,正契合“驾长车踏破”之意。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贺兰山,正在彼时的宋金交界处。关键是,岳家军也正是在此地安营扎寨,听候圣旨的。所以伪作之说根本就是胡扯八道。第三,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宋金两国是“内部矛盾”,所以不能算民族英雄,也不利于现在的民族大团结。事实上,自岳飞平反后,宋后历朝历代,都尊岳飞为民族英雄。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抗击外敌本身,而是一种精神内核,把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深刻在一代代华夏儿女心中。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身!岳飞和岳飞的《满江红》,传递的是一种信心一种信念一种信仰。英雄热血,千古不易。无论时世如何变换,都不能轻薄自己的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悲哀的。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英雄志士,我们缺的是尊重,缺的是守护!无论怎么说,拿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上的英雄,从而去否定和看轻,都是一种自贱表现,不仅透着肤浅,更意味着背叛!没有了岳飞,民族英雄就倒下了一座丰碑。而失去了岳飞,爱国主义也就失去了一缕灵魂。这就是岳飞对于后世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其《满江红》对于后人的强大感召力!这种融入血液的精神图腾,是删不掉,抹不了,否不定的。这不是愚蠢,更不是愚忠,而是一种信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就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