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一个非典型的第五代导演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74更新:2025-09-16 22:12:03

面对国产影片的整体表现,何爷在微博上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我不是药神》的高度赞誉,称其为一部充满勇气的作品。

他曾在微博上对张一白和郭敬明被冠以“产品经理”称号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并对2014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入围名单进行严厉批评。

何爷,何许人也?这位被广泛认知的中国第六代导演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一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创作理念在中国电影界留下深刻印记。

出生于1957年的何平,于1979年通过担任剧情片《竹》的场记正式踏入影视行业。1988年,他首次独立执导电影《我们是世界》,与方方共同担任导演,剧本由著名作家张贤亮创作,而吴天明则作为其引路人担任监制,但该片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89年,何平执导了传记电影《川岛芳子》,由李碧华负责编剧,该片获得了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及最佳美术指导三项提名,然而仍未为其带来显著的声名。此时,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以及陈凯歌因《霸王别姬》的突破,已然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

1991年,武侠电影《双旗镇刀客》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开端。由于拍摄周期延误及胶片使用超支,导演何平面临严重的经济处罚,被要求自费出席国际电影节,这相当于损失了三年的工资。在携带该片参加日本电影节时,他仅拥有三美元的经费,这种困境直接导致后续创作中资金捉襟见肘,不得不通过多方筹措维持拍摄。

《双旗镇刀客》斩获第三届日本YOBARI国际惊险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同时荣膺1993年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作品奖、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最佳华语片奖、1991年上海影评人中国十佳影片奖、第一届中国摄影家学会最佳摄影奖、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奖,并获得最佳摄影提名奖及第11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该片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发行,更受邀参与伦敦、悉尼、温哥华、福冈、以色列、布里斯班、洛杉矶、台湾等地的数十个国际电影节展映。此后,导演经历七年创作沉寂期,直至1994年推出《炮打双灯》,再度摘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何平并未真正置身事外,他以监制和制片人的身份持续活跃于电影行业。当时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计划在亚洲设立分部,将总部选址北京,旨在拍摄中国本土电影,因此邀请何平担任负责人。他一度认为只需三年便可完成转型,却意外耗费了七年光阴。在这七年间,他深入钻研好莱坞制作体系,开创了中国电影界首个官方网站,首次尝试角色海报设计与预告片制作,将宝贵的市场经验引入国内。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诸多突破性成就,都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诸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作品,却也让他错失了七年宝贵的创作时光。关于其反抗型性格,何平坦言《双旗镇刀客》的拍摄源于盲目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源于自卑,恰如挑战沙漠高手的孩哥般,带着几分憨傻的倔强。在文革期间,他曾因"黑帮仔子"的身份遭受不公待遇,甚至被出身优越的孩童殴打,但这段经历锤炼了他强大的内心。他选择以独特方式表达反抗,而非与自身较劲。他曾说:"若今日有人侮辱我,我便会连夜砸他家玻璃。"这种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精神内核。

为何何平会选择离开导演岗位?2000年,他重返导演领域,倾力打造了酝酿近二十年的电影《天地英雄》。历经四年的精心筹备与后期制作,该片不仅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更被誉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作。

他是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在选择电影合作伙伴时也会因意见分歧而赌气,对国产电影怀有深厚的挚爱与批判,即便未曾观看《港囧》《小时代》《夏洛特烦恼》《煎饼侠》这类作品,他依然兼具艺术家的纯粹与商人的精明,堪称第五代导演群体中尤为特别的存在。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