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中国》“湘味”收官之旅 打造幸福百家宴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1更新:2025-09-17 01:49:12

位于洞庭湖以南的湖南益阳,是一座兼具内敛气质与狂放魅力的城市。这座城市内敛的气质源自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关羽曾在此地单刀赴会,屈原在此挥毫写下《天问》《九歌》等千古诗篇;而其奔放的特质则深深植根于炽热的生活方式:擂茶承载着好客之道,辣椒构筑起湘味宇宙。作为拥有两千余年未改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益阳以独特的文化基因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12月15日19点30分,由中粮福临门独家冠名的首档聚焦大食物观与康养美食的文化类节目《食养中国》将在北京卫视迎来收官之战。节目组"食养探源团"成员胡海泉、刘婧、马羚、许文广、黄誉博将深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益阳市,于充满湘味风情的街巷中探寻普通百姓家中的幸福滋味,开启本季最后一站的深度体验。本期节目特别关注冬笋这一时令食材,通过展现其"金衣白玉"的独特外观与"藏于地底"的生长特性,揭秘南方冬季餐桌上的营养价值。在"中国十大竹乡"桃花江竹海景区,嘉宾们将学习专业挖笋技巧,同时了解竹类植物作为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草本植物之一,其每日最高可达1米的惊人生长速度。

除了挖笋,益阳的芥菜也将成为“食养探源团”深入了解的特色食材。芥菜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其形态多样,不同部位可衍生出多种食用方式。例如,东北地区偏好将根用芥菜加工成下酒小菜,而南北各地普遍喜爱的榨菜则源于茎用芥菜的腌制工艺。四川特有的儿菜属于芽用芥菜品类,籽用芥菜则是制作黄芥末酱的原料。相较之下,益阳人更倾向于将叶用芥菜洗净晾晒后囤积保存,通过传统腌制技艺制成风味独特的坛子菜。

在益阳富民村,除了腌芥菜风味独特,更因村中孩童亲手绘制的坛子画而闻名。美术教师许国良从最初带领7名学生,发展至今拥有五六十名学员,他通过艺术振兴乡村,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产业价值,更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丰富养分。艺术之光照亮了乡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也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在返乡创业热潮中,佩戴运动手环的跑步鸡成为焦点。这群身着"黑衣"的特殊鸡种,在90后青年小邓的农场里展现出独特魅力,引发"食养探源团"的浓厚兴趣。五黑一绿鸡源于明朝时期的神农架地区,其特征包括黑冠、黑羽、黑皮、黑内脏及黑骨,而绿色蛋则是其独特的产物。作为我国罕见、世界少见的珍稀禽类,这种鸡被称为"中国黑宝"。它们如同运动健将般活跃,每日在山林间奔跑跳跃,偶尔回树上休憩片刻。尽管群体生活,却表现出明显的社交回避倾向,一旦察觉陌生人靠近便会迅速躲藏。

早在公元7世纪,古代典籍《本草纲目》便记载了五黑一绿鸡的养生价值。这一传统智慧启发了返乡青年小邓建立生态农场,通过现代化养殖方式传承古法食疗理念。其经营的农场不仅构建了可持续的生态循环系统,更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为益阳乡村经济注入了创新动能。随着更多青年回归乡土创业,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不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在近期举办的食养厨房活动中,益阳地区特别筹备了规模盛大的百家宴,汇聚了280位来自不同民族的亲友。宴席食材精选本地特色农产品与中药材,其中黄精作为益阳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抗衰老、乌发、调节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多重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人爱辣的饮食习惯暗含独特养生智慧——因本省河网密布、气候湿润易生湿气,辛辣食物能有效辅助祛湿,这种饮食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有机统一。

在百家宴洋溢的欢庆气氛里,“食养探源团”重拾一路走来的山川风貌与人文故事:穿越沂蒙山区时,遇见了执着于传承乡味的返乡农家乐夫妻;驻足金黄稻田边,目睹了将乡土风味播撒至全国的农民主播;徜徉东台湿地中,邂逅了坚守传统手艺的鱼汤面馆老板……这场食材溯源之旅,实则是探寻深植于中国大地各处风土中的乡味密码;揭示食物滋养人体的奥秘,亦是在探寻美食背后风土人情如何抚慰心灵的深层逻辑。

此次跨越超过一万公里的旅程,团队深入探寻35种特色食材的起源。以‘大食物观’为指引,‘食养探源团’穿越广袤山河,解读食材与地域、时序之间的深层联系;品味人间烟火气,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然法则;以‘食养’为核心理念,将幸福滋味传递至千家万户,推动中国餐桌的多元丰盛,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助力更多国人迈向科学食养的生活方式。

从当季当令的冬笋到蕴藏鲜香的芥菜坛,中国人民以勤劳的双手诠释着对自然馈赠的智慧利用。这份源自土地的滋养不仅铸就了独特的食养文化,更成为周立波镜头下乡村变迁的生动注脚。《食养中国》终章即将聚焦湖南益阳,通过"各有其美、美美与共"的叙事视角,展现湘菜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食养智慧。12月15日19:30,锁定北京卫视收看收官之作。节目由中粮福临门全程冠名,其中家香味沂蒙土榨花生仁油担任冠名产品,自然香大米作为指定赞助食材。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