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4》被骂烂片,可真是活该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18更新:2025-09-18 05:00:51

今年国庆档期共有11部影片上映,截至目前累计票房已突破20亿元大关。

目前票房排行榜前三位中,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与陈凯歌的两部力作展开激烈角逐。张艺谋携其最新悬疑巨制《坚如磐石》上榜,而陈凯歌历时多年精心筹备的《志愿军》三部曲亦占据重要席位。值得注意的是,继《前任3:再见前任》之后,时隔六年推出的续集《前任4:英年早婚》也强势入围,形成两岸导演作品的双重比拼。

在《前任4:英年早婚》杀青之际,业内便有观点认为:该片虽难以重现六年前的辉煌热度,但凭借喜剧与爱情题材的轻快属性,注定会在票房上表现亮眼。数据显示,该片在节假日档期上映后,最终以第二名成绩收官,显著超越了同期上映的《志愿军:雄兵出击》。

如此显著的票房差异,或许连导演田羽生自己也会感到些许不安。毕竟无论是观众还是田羽生本人,都深知《前任3》当年斩获19亿票房的两大关键因素:其一,恰逢2017至2018年间国产电影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二,电影中《体面》《说散就散》等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实现了现象级的传播效应,形成了病毒式营销的传播链。

如今回看那些令人不安的片段,却仍能感受到当年在电影院震撼人心的高光时刻:孟云(韩庚饰)头戴紧箍化身为至尊宝,在街头嘶吼着"林佳,我爱你",泪水浸湿了衣襟;林佳(于文文饰)因吃芒果过敏陷入休克,被紧急送往医院。耳畔是否又响起"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要说抱歉"与"说不上爱别说谎,就一点喜欢"的动人旋律?时光荏苒六年,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认知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迁。影片开篇便点明孟云已不再年轻,2013年首部作品中他刚满31岁,而今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家中长辈开始为他张罗相亲事宜。

余飞(郑恺饰)主动向比自己年长的女友丁点(曾梦雪饰)提出结婚的设想,而丁点则巧妙结合时事热点回应:"现在不是有离婚冷静期政策吗?咱们先同居生活,体验一下结婚冷静期如何?"这实际上揭示了第三部聚焦于孟云与林佳炽热却痛苦的爱恋,而第四部则将视角转向余飞与丁点这对情侣,探讨他们是否能顺利迈入婚姻的殿堂。

《前任4》并未延续前作中常见的“回忆杀”或“再续前缘”叙事手法,影片中林佳的出场仅限于短暂的片段。她以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的形象出现,与孟云重逢时的互动也仅停留在几分钟的 superficial 对话,双方在彼此的生活中没有展开深入的情感纠葛,最终以劝慰对方放下过往、彼此祝福的温情结局收场。

除于文文外,《前任4》新增的三位女性角色中,曾在《流浪地球2》中有亮眼表现的朱颜曼滋与“浪姐”张天爱仅作为点缀出现。真正与孟云展开情感互动的,则是另一位“浪姐”刘雅瑟所饰演的柳柳。这位专注于离婚诉讼的律师,以真挚自然的方式回应了孟云关于“人为什么要结婚”的疑问,其回答被评价为全片乃至整个系列中最贴近现实的表态。

婚姻的本质在于将爱情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承诺,通过利益捆绑与代价机制提升情感的忠贞度。即便没有背叛,当双方陷入相互厌弃的境地时,依然难以轻易选择离婚,这种现象源于夫妻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纽带。然而,《前任4》几乎再无亮点,其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及女性角色的塑造依旧停留在十年前的刻板框架内。从2013年到2023年,导演田羽生未能突破既得利益者与传统性别角色的叙事模式——余飞这个角色精准映射了当代部分男性"既要自由又要保障"的矛盾心态,其将婚姻视为摆脱单身的工具,却在享受伴侣服务时抱怨束缚。更令人不适的是孟云相亲对象的设定,三位女性分别承载着"无情商泼妇""婚恋焦虑者"和"传统贤妻"的标签,这种刻意强化的性别对立使电影沦为对女性形象的讽刺性展演。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些男人所推崇的双标“假女权”现象。他们一方面批评孟云用“贤惠”这类传统词汇形容女性,强调女性是独立个体;另一方面却以“让我AA、让我付饭钱”为由拒绝平分支出,这种行为模式恰似田羽生与《前任》系列电影,实则是直男思维的另类体现,与郭敬明的《小时代》形成了小鲜肉风的镜像对照。

这两个系列以截然不同的视觉语言呈现了黑暗内核的共鸣:男权凝视下的女性形象与扭曲欲望的阴影。《小时代》系列编织出表面光鲜的姐妹情谊,却在故事中暗藏性别权力的博弈,例如原著中顾里遭遇情感背叛与身体侵害的情节,揭示了亲密关系中潜在的剥削与控制。

因此便有了顾里生日会上南湘泼洒红酒说出“祝你的人生和我一样,发烂发臭”的经典桥段,这句充满戏剧张力的台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前任》系列电影则典型体现了“男本位”叙事逻辑,通过田羽生身边众多女性角色的徘徊,刻意凸显孟云与余飞两位花心男主的个人魅力。在十年前影视创作监管相对宽松的语境下,聚焦都市青年情感的作品往往充斥着低俗调侃,荤段子成为此类题材惯用的叙事手段。

周岁是出生后计算的年龄,而虚岁则基于农历,通常比实际年龄大一岁。开车时将手伸出车外,那种触感仿佛罩杯的柔软。新娘的前男友与新郎的前女友分坐两桌,男人们对着女性议论纷纷,暗自商量着下一步如何“拿下”目标。

在某些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框架中,女性常被描绘为通过竞争手段满足男性情感与生理需求的载体,同时承担着推动男性成长、积累经验的辅助角色。这种视角将女性简化为功能性符号,其价值被归约为对男性需求的响应,个人意志往往被男性主导的叙事所塑造。

若非要对《前任》系列进行点评,不妨借用影片中的一句改编台词:为这类充斥陈词滥调的国产爱情片添砖加瓦者,我才不吝啬表达感激之情。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