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31更新:2025-09-18 05:41:04
202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有12部影片集中上映,为观众呈现多部风格各异的优质作品。其中由李俊铭执导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国庆档唯一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全景史诗片,在9月28日率先登陆院线后便引发广泛关注,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影院。
2023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该系列的开篇之作,标志着《志愿军》三部曲正式启航。相较于传统战争片往往聚焦单一战役或场景,《志愿军》系列通过全景式叙事构建起完整的战争史观,展现出独特的创作格局。陈凯歌导演带领团队耗时一年多完成拍摄,全系列累计塑造200余位历史人物,力求以最真实的影像还原历史。制作团队特别注重细节还原,不仅打造了1:1比例的联合国场景,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战争场面,为观众呈现宏大且震撼的史诗级视觉体验。
作为《抗美援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志愿军:雄兵出击》聚焦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决策过程,以及首次入朝作战期间第一、第二次战役的历史场景。影片同时再现了新中国特派代表首次亮相联合国安理会的外交历史,通过这一重要场景,生动勾勒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形象。
为真实还原这段历史,影片汇聚了实力派演员阵容,唐国强、王砚辉、刘劲饰演的高层领导群体展现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与运筹帷幄的非凡气度;张颂文、章子怡、王传君则以精湛演技诠释了“外交天团”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果敢担当;而黄晓明、魏晨、陈飞宇、尹昉等志愿军军官及战士的扮演者,更是以细腻的表演诠释了战场上的英勇无畏。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在国庆档期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更具特殊意义。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更能体会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能理解先辈们用鲜血与牺牲铸就的伟大征程。
该片以真实感为核心,展现了战场的残酷与无常。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通信排等后勤单位,都未曾拥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任何人在枪林弹雨中都可能瞬间陨落。影片对志愿军与美军装备差距的呈现尤为克制,面对敌方重型坦克与密集的空袭,志愿军只能依靠手榴弹、燃烧瓶等简陋装备展开殊死搏斗。黄晓明饰演的师长江潮,作为志愿军将领的典型代表,既展现了果敢的军事决策,也体现了智慧的战术创新。在接到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阻击敌人的任务时,他毫无迟疑地带领部队奔袭,抵达战场仅5分钟便投入战斗。而在另一次战役中,他巧妙采用“脱掉棉裤渡河”的战术,既有效规避了河水对士兵的伤害,又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取得胜利。
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战斗场景莫过于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作为遏制美军"圣诞攻势"、收复平壤、推动战线至"三八线"的关键战役,这场战斗不仅成为影片结尾的高潮迭起,更以残酷程度令观众情绪达到顶点。在"血战松骨峰"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不足百人的兵力,面对配备重型坦克等先进装备的美军发起五轮进攻。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坚守阵地,连续击退敌军五次冲锋,成功切断美军南逃军隅里的退路。然而这场胜利浸染着鲜血,包括连长、指导员在内的百余名战士英勇牺牲,仅剩副连长负伤幸存。在美军空袭的燃烧弹攻击中,幸存者寥寥,战场上的焦土痕迹见证着这场惨烈的战斗。
唯有如此真实的战场场景,才能让观众在大银幕前深度沉浸,为角色的命运牵动心弦。这些人物在非战斗时刻,皆展现出与普通观众无异的青春气息。战争场面的拍摄堪称艰难,主创团队的付出甚至堪比亲历战火。为追求视觉真实,剧组精心制作了25000套服装、10万件仿真道具,1:1还原飞机、坦克等重型装备,确保实拍质感。陈凯歌导演在镜头语言上始终直面宏大场面,既呈现主角们义无反顾冲向坦克投掷手榴弹的英勇瞬间,也捕捉到背景中群众演员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拼搏的细节——他们或被爆炸产生的泥巴木屑覆盖,或在奔跑中跌倒,却始终以战士的姿态重新站起向前冲。据摄影指导赵非透露,摄影组高峰期同时有100人作业,为呈现"血战松骨峰"这一经典场景,更是采用8台摄影机同步拍摄,单场戏动用超过1500人参与。这种高度工业化的制作水准在中国电影领域极为罕见,《志愿军:雄兵出击》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影视制作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重要突破。
面对美军介入朝鲜内战并威胁我国边境安全的局势,是否应出兵参战成为无数决策者面临的艰难抉择。正如朱亚文在影片中饰演的归国武器专家吴本正所说,从军事装备、工业产能、能源储备等维度衡量,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显著差距。主动出击虽面临巨大风险,但若选择沉默则可能无法换取长久的和平。可以说,志愿军参与抗美援朝的抉择,本质上是对民族未来的战略投资。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未来"这一主题通过多重叙事维度展开——无论是统帅将帅、基层指挥官还是普通战士,他们都以个体视角诠释着对新中国的希望。主创团队在筹备阶段就对人物原型进行深度挖掘,明确每个角色的出身背景、核心诉求与成长轨迹。在塑造领袖形象时,通过增加生活化细节打破传统刻板印象;而普通士兵群体则大量采用真实参战者的经历作为创作蓝本,使历史记忆更具现实温度。
影片通过细腻刻画真实可感的个体,构建出一幅立体的中华儿女英雄画卷。片中诸多细节令人动容,如尹昉饰演的3连指导员杨少成与陈飞宇饰演的3连副连长孙醒,在久别重逢时的嬉戏打闹展现出青春洋溢的特质,若非魏晨饰演的连长戴如义提醒他们在战士面前需保持威严,观众很难想象这些已是 seasoned 战场指挥官的英姿。长久以来,观众普遍认同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源于志愿军先辈的牺牲,但或许鲜少有人意识到,这些英勇的战士也曾是充满烟火气的凡人。他们为何能在奔袭72.5公里后立即投入战斗?为何能以百人之众抗衡坦克装甲洪流?答案在于他们坚定的信仰与永不言弃的志愿军精神,这种精神让每一次交战都承载着为新中国百姓争取光明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军》三部曲的深层价值在于唤醒当代观众对志愿军精神的认知,促使人们思考、学习并传承这份宝贵遗产。
导演陈凯歌巧妙地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相交织,在展现抗美援朝历史进程的同时,深入刻画人物心理与情感变化。例如黄晓明饰演的江潮,为凸显市井气质,在危急时刻脱口而出的粗话既强化了战场紧张感,又让角色形象更加饱满。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在目睹通信排仅剩杨三弟存活时,敏锐察觉到其可能面临现代人熟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将他纳入新的集体给予精神关怀。而在同步进行的联合国安理会场景中,章子怡饰演的同声传译唐笙因看到张子枫饰演的李晓挂上家门钥匙,感慨自身漂泊异乡的孤独,由此引发对归属感的深层思考。
即便是细微的场景细节,也能彰显陈凯歌导演深沉的人文情怀。3连连长戴如义在松骨峰上的呐喊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然而关于这片土地是否真的存在松树,历史记载却语焉不详。陈凯歌导演曾提出,希望能在松骨峰上植下一棵真实的松树。在他看来,松树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精神意象,这正与志愿军战士以及全体中国人民的气节相契合。这一设想不仅让"松骨峰"这一地理名称更具象化,更深化了战争场景的悲壮氛围。为此,剧组特意栽种了一棵松树,让它与志愿军战士共同见证战火洗礼。
尽管陈凯歌导演从业四十载,斩获众多荣誉并赢得广泛认可,他仍选择在《志愿军》三部曲中突破自我。在采访中他表示,"剧组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重型机器,持续运作超过一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作品,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这份执着、才情与经验,最终凝聚成这部全景式史诗巨制。通过细节的精心雕琢,陈凯歌以电影艺术重现历史,让每个场景都成为传递民族精神的载体。
陈凯歌导演之所以敢于突破自我界限,正是源于志愿军精神的深刻震撼。他希望通过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和赤诚之心,运用全方位视角的叙事手法,将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的壮烈史诗完整呈现给当代观众。唯有将艺术创作做到极致,才能无愧于历史,让志愿军精神如星火般照亮今人的心灵。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