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戏、爱情戏,均归于呼唤和平|对话《侦察英雄》总制片人曹平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41更新:2025-09-16 09:42:52

自1月9日登陆北京、浙江卫视以来,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的电视剧《侦察英雄》在20天的播出周期内持续引发观众热议,最终圆满收官。该剧凭借创新叙事手法、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以及突破传统的类型融合,成功塑造了独特的艺术价值。据酷云数据监测,开播期间其黄金时段收视率稳居前列,而中国视听大数据最新统计显示,综合平均收视率已突破1%,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

这部剧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引发观众共鸣,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核心主题引发广泛共鸣。在收官之际,影视独舌独家专访春羽影视联合创始人、总裁及《侦察英雄》总制片人曹平,深入探讨该剧的制作历程与播出反响。《侦察英雄》的创作始于2021年底,当时总局电视剧司领导委派郑晓龙与曹平这对金牌搭档,牵头打造一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0月播出的《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虽同样聚焦抗美援朝题材并获得高口碑,但仅6集的体量让许多观众意犹未尽。面对这一创作契机,郑晓龙导演虽起初有所顾虑,但凭借其军人出身的情结最终决定接下项目,并邀请《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编剧刘戈建共同打磨剧本,两人在深入探讨中迅速达成创作共识。

对于郑晓龙导演而言,战争军事题材并非难事。曹平作为生活剧领域的专家,曾创作出《甄嬛传》《红高粱》等高国民认知度的代表作,其早期作品《生死十日》已展现对战争剧的驾驭能力。该剧编剧刘戈建同样具备军人背景,曾在某军校担任教官,对军事题材有着深入理解。在《能文能武李延年》中,刘戈建不仅刻画了基层政工干部的关键作用,更通过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略战术展现我军智慧,其剧本质量获得广泛认可。经过多次探讨,导演与编剧最终确定以侦察兵为主线创作新剧,最初命名为《侦察兵》。该作品试图聚焦战场上普通战士的真实形象,通过侦察与反侦察的紧张情节,打造区别于传统抗美援朝题材的全新视角,曹平对此信心十足。

侦察兵在常规部队中扮演着类似特种部队的角色,他们凭借卓越的战术素养与专业技能,既能精准获取敌方动向、作战意图及地理坐标等关键情报,也具备深入敌后执行高风险任务的实战能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朝鲜战场,侦察兵以最小代价获取关键情报,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力量。《侦察英雄》作为一部聚焦战场细节的作品,除了展现侦察兵独特的视角外,更通过极具震撼力的叙事手法还原了战争的真实面貌,特别是对夜间侦察场景的细致刻画,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种精准的还原得益于主创团队前期深入的史料研究,曹平透露,在剧本创作阶段,总局电视剧司协调的军史顾问团队提供了专业支持。创作团队不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和经典战争片,还严格依据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侦察兵的英雄事迹与真实战例进行改编。非虚构的创作方式赋予作品独特的力量,例如剧中呈现的文工团被俘、炸毁玉江桥、突袭黑豹师团部以及秃鹰岭战役等情节,均源自真实历史事件,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的英勇无畏。

编剧刘戈建于2022年3月启动剧本创作,至7月中旬完成初稿。据导演曹平透露,按照项目流程倒推,编剧的工作仍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挑战。但得益于刘戈建对相关历史的深入了解,他能迅速运用熟悉战例进行创作,甚至在合同尚未签订前便完成了第一集剧本的初稿。"戈建老师早已在脑海中构建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剩余时间主要用于细化人物塑造和情节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剧中几乎未呈现冬季场景,这是有意为之的创作选择。导演郑晓龙表示,以往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多聚焦于雪地战,此次剧组希望突破常规,将战场环境设定在春夏秋三季。原计划于2022年9月开机,后因多方面因素调整至2023年3月初。剧组最终选定河北承德作为取景地,主要考量在于其地理纬度与朝鲜相近,且地貌特征、山形植被等自然景观与朝鲜高度相似。美术团队曾考察河南、河北多地后确认,承德是最符合拍摄需求的地点。

选择在承德进行拍摄,其利弊十分显著。尽管大部分外景取景于山地环境,但实际拍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限制。承德缺乏专业影视基地,所有场景均需美术团队重新搭建,无法利用现有设施。例如,剧组在承德某仓储基地搭建了内景,包括医院、师指挥部、侦察科办公室、玉江大桥部分及桥下水池等,均为室内棚景。筹备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服化道方面,需严选志愿军军装、朝鲜军装、南韩军装、美军装备及当时百姓的服装,并层层提交专家审阅。此外,剧中出现的坦克和军车均通过美术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的搜集获得,部分车辆因年代久远已无法正常运行。拍摄期间曾出现演员正在进行表演时,后方战车突发故障的情况,导致需重新拍摄。曹平透露,当时有两部同类作品同时取景,剧组间需抢夺有限的坦克和军车资源。战争戏份的实拍特性也带来了破坏性影响,诸如314高地、乌云山、秃鹰岭等反复攻坚的场景常出现“你方炸完我方炸”的局面。虽然制作方已支付场地使用费用,但当地村民仍对拍摄活动心存顾虑。为减轻对村庄的损害,导演团队多选择荒无人烟的野山取景,部分山体甚至没有通路,需由剧组自行开辟。曹平表示,剧组对河北承德市委宣传部及各区县领导提供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电视剧《侦察英雄》于2023年3月6日开机拍摄,7月15日顺利杀青,历时四个月完成32集的制作。作为一部以大量外景拍摄、宏大场面和复杂群演阵容为特点的战争题材剧集,其制作过程极具挑战性。导演曹平坦言,不仅导演和演员付出了艰辛努力,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也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由于大量夜间戏份的安排,拍摄只能在夜晚进行,尽管春季开机时气温已逐渐回升,但山地环境的湿冷仍让剧组面临严峻考验。5月至6月期间,演员们在夜晚8点至凌晨4点的拍摄时段仍需穿着羽绒服御寒,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多人出现感冒症状,但所有演职人员均以专业态度坚持完成拍摄。

在《风吹半夏》的演员选拔过程中,齐禄这一角色由黄澄澄出演。当时他正在热播剧《风吹半夏》中饰演陈宇宙,其表现给导演曹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演员副导演主动联系他前来试镜。白昌镐的饰演者杨帆则经历了严格的筛选流程,尽管当时他正在外地拍摄其他作品,仍特意请假返回北京与导演面谈。杨帆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表演系,拥有十年韩国演艺经历,精通韩语,这些优势使他成为该角色的理想人选。于小山的扮演者曹璐是导演郑晓龙亲自邀请的,他在《警察荣誉》中塑造的"小透明"赵继伟角色广受好评,且曾在《南来北往》中有过精彩演绎。在角色定位上,剧组特别强调演员需具备差异化特征:陈述民(上白 饰)需展现文静气质,李万福(韩鹏翼 饰)应体现油滑特质,莫日根(赵靖舒玉 饰)要彰显少数民族特色,金哲(蒋欣奇 饰)则需具备韩语能力。剧组特别注重演员的外形条件,明确表示希望角色呈现多样化的体型特征,既包括瘦高、矮胖等体型差异,也要求避免过于俊美的面孔。演员副导演曾尝试引入多位高颜值男演员,但导演均未认可,指出"太帅"的外形反而会影响角色塑造。

正是由于角色塑造深入人心,剧中的侦察兵战士在牺牲时令观众深感痛心。在正式开机前,《侦察英雄》剧组开展了为期数周的军事训练,演员们不仅需掌握战术动作,还需分组完成各项任务,通过模拟枪战等场景体验战场心理压力。曹平透露,剧组特别邀请了两名随行军事指导,所有演员均需接受系统性军训,并在拍摄期间由指导全程监督训练细节。即便开机前未参与军训的成员,也会在后期补足相关训练环节。

军事指导团队均出自特种兵背景,从持枪姿势、军礼规范到潜伏爬行、排雷射击等细节均需演员反复练习。经过严格训练后,演员们已能充分融入角色设定,这种沉浸式体验对表演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关于剧中梁辰(罗晋饰)与文婕(马思纯饰)的感情线,播出后引发广泛讨论。部分观众对二人互动表示认可,也有网友认为感情戏份过多影响剧情节奏。

曹平对此表示,战场上同样存在女性角色,她们在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剧首次揭秘"敌工科"的特殊职能,展现了广播员在战场上的战略价值。据戈建老师考证,朝鲜战场上确实曾有几对恋人选择在战时结合。他认为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描写不应刻意回避,这种人性光辉恰恰能让故事更具感染力。

《侦察英雄》备受赞誉的核心在于对手形象的立体塑造。黑豹师情报队队长白昌镐自登场便如幽灵般盘旋在梁辰周围,参与抓捕文工队、偷袭师部、跟踪侦察连、伏击围捕遭遇战以及破坏炸桥行动等关键任务。然而这位对手并非冷血无情的恶徒,其性格呈现出狡猾与狠戾的暗面,同时亦暗藏厌战与反思的微光。曹平透露,广电总局领导曾称赞剧中“对手戏”的处理手法——既非简单的强弱对抗,亦非刻意贬低或神化,而是通过双方斗智斗勇的博弈展现战争的真实复杂性。以往战争题材作品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侦察英雄》则试图打破这种桎梏,以更贴近现实的笔触呈现人性的灰度。正如郑晓龙导演在采访中强调的,战争本质是残酷且不可预测的,创作者应以客观视角审视战争中的人与事。剧中白昌镐的家庭悲剧正是这一主题的具象化表达:战争不仅摧毁了无数士兵,也撕裂了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对和平的深切呼唤构成了郑晓龙战争叙事的永恒内核。

近年来,情绪价值概念的流行对影视行业提出了全新挑战。自2020年成立以来,春羽影视仅用三年时间便打造出《功勋》《幸福到万家》《侦察英雄》三部兼具市场热度与观众口碑的精品剧作。据曹平透露,公司现正推进两部新作的制作进程:其一为聚焦基层警务工作的《小站警事》,该片由郭京飞与陈数领衔主演,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另一部则是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曹译文执导的古装传奇《藏海传》,肖战、张婧仪、周奇及黄觉将联袂主演,该剧的拍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两部作品分别涵盖了现实主义题材与古装传奇类型,展现出春羽影视持续拓宽创作领域的战略眼光。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