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鲜活劳动者!《烟火人间》在京举办放映活动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84更新:2025-09-16 13:13:55

日前,纪录电影《烟火人间》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放映交流会。影片总监制尹鸿、监制雷建军、导演孙虹及制片人王静等主创人员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创作历程。这部竖屏电影由887个短视频片段拼接而成,素材均来自于509位普通民众的视角,涵盖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外卖员、纺织女工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以镜头为笔,记录下真实的生活场景,既有质朴的真实,也有新鲜的视角;既有欢笑,也有泪水,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大众生活的鲜活图景。

《烟火人间》以颠覆传统电影形态的方式,将横向大银幕分割成多块竖屏,通过平行播放不同时空下的短视频片段,构建出独特的叙事结构。影片以“衣食住行家”为框架,层层递进地展现人类从基本生存需求到精神归属的演变历程。在台风肆虐的塔吊现场,建筑工人于劳作间隙展示体操单杠;高原风雪中,泥地里洗澡的工人师傅豪迈呼喊“来啊,快活啊”;20岁出头的塔吊女孩哼唱着劳动号子;丰收季的农民大哥站在稻田间高声宣言“这是我打下来的江山”……509位素人用真实故事串联起时代图景,短小精悍却直抵人心。作为一部创新性众创电影,500余位短视频创作者共同执笔,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集体记忆。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电影总监及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评价《烟火人间》时,用“至美在于鲜活”概括其核心特质。他指出,这部作品不仅聚焦于中国普通劳动者的日常劳作,更深刻展现了他们面对生活时所持有的坚韧态度。相较于传统纪录片,该片突破了客观记录的局限,通过创作者自身视角展现真实生活方式,这种“鲜活”的表达成为打动人心的关键。活动现场主要观众为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小影人培养计划”的学生,制片人王静表示,期待孩子们通过影片了解衣食住行背后的劳动故事——从衣物的来源到香蕉的运输,从房屋的建造到日常生活的点滴,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而影片正是要传递这种鲜活的生活本质。

导演孙虹深情阐述了影片所传递的精神力量:"这幅由中国劳动者构筑的宏大影像,能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再局限于小屏幕中呈现的世界,而是让每个微小的屏幕都值得被赋予更深远的意义。"小学生们纯真的观影体验也给创作团队带来温暖激励。一名孩童被片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或许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从事的劳动也充满艰辛。但他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地创造着让彼此愉悦的生活瞬间。"

另一位小观众则因首次在大银幕上目睹平日无暇关注的细节,对劳动者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与共情。他提到:"建筑工人在劳作时还会在下雪天堆起雪人,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同样拥有发现美的能力。过去暑假我常因他们的喧闹而烦躁,甚至觉得他们打扰了我。但此刻我深刻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或许下次遇见他们,我的目光会多一份敬意。" 这种情感转变恰好呼应了电影监制、清华大学雷建军教授的创作初衷:"我们期待通过影像让劳动被看见,让劳动者被看见。当人们在街头行走时,或许并非有意轻视,但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漠视。若能借助大银幕的震撼力,让这些平凡身影如神灵般伫立在观众眼前,相信人们今后会以更敬畏的姿态看待他们的辛劳。"

尹鸿对这群年轻观众寄予厚望,他表示:“尽管影片节奏紧凑、信息密集且篇幅较短,给予孩子们回味的空间有限,但我确信他们观影后对劳动与人性的认知将产生全新维度。希望未来他们能因此产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尤其是纪录片,成为推动影像发展的核心力量。”他特别指出,《烟火人间》首次亮相便展现出鲜明的“当代性”,这部作品具备实验价值,开创了新的叙事与生活表达方式。在2020年第四届平遥影展上,贾樟柯导演高度评价该片的创新性。影片通过真实鲜活的市井群像,构建了一部珍贵的影像记录,呈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这些常被主流视野忽视的“小人物”群体,虽在数量上占多数,却在关注中处于边缘。他们质朴却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为银幕带来了难得的真实感与感染力,展现了生活的多元可能,使观众得以窥见中国社会的众生相,从而激发对自身生活的重新思考与前行动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